[健身房]国内疫情逐渐平息,居家健身狂潮仍将继续?


[健身房]国内疫情逐渐平息,居家健身狂潮仍将继续?
文章插图
在老家闭关修“练”了一个半月后 , 终于回到熟悉而又陌生的广州 。 路上的汽车少了 , 很多商店也大门紧锁 , 行人们都戴着口罩 , 就连打招呼都隔着双臂的距离 。
本以为习惯了农村的慢生活 , 回到城市很难适应 , 没想到仅仅过了一个晚上便足以无缝切换到都市的快节奏 。
只能说 , 生存环境确实能快速地塑造和改变一个人 , 也难怪各种人才和资源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到大城市来 。
从一月的武汉封城和全国无差别居家隔离以来 , 家庭健身器材确实经历了一轮销量暴涨 。
小乔体育年前备货六万台跑步机和动感单车在春节期间售罄 , 金史密斯走步机年初二宣布断货 , 而健身视频内容和硬件提供商 myShape 也清空了库存 。
与门可罗雀的健身房相比 , 家庭健身似乎正在以不可逆的趋势实现弯道超车 。
是居家健身就此把本就繁乱的传统健身房击倒在地 , 还是当一切回归平静后继续匍匐前行?
01
正如农村与城市塑造不同的人格 , 促使大部分游离在中间地带的潜在健身人群都呆在家里运动的最重要因素是被迫隔离 , 而抗击病毒主要靠自身免疫力的信息轰炸只是居家健身这件事儿的催化剂 。 很多人却把催化剂当解药来推销 , 实不可取 。
由于 2019 年家庭健身器材整体销售较为低迷 , 春节期间开始持续到现在的业绩飙升显得格外耀眼 , 甚至蒙蔽了不少从业者的双眼 , 误以为是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也跟病毒蔓延那般快速地占领了人们的心智 。
当年诺基亚关闭手机业务的时候有高层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 ,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 我们输了 。 这句话改一下放在这个时期的家用健身器材市场也应该能适用:我们并没有做什么 ,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 我们卖断货了 。
02
难道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居家健身的推广和普及没有本质上的帮助?
促进作用肯定是有的 。 至少从我的朋友圈可以看出来 , 在被 Keep 教育了几年后 , 数以亿计的“下载就是练了”的健身小白里面有不少人终于行动起来 , 加入日常打卡的行列中来 。
我们可以把疫情期间的健身人群简单地分为三种:
第一是已经养成健身习惯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二是似懂非懂 , 但觉得有必要去认真对待;第三是 , 健身?不存在的 。
那么 , 最有可能因冲动或焦虑购买健身器材的应该是第二种 。 如何把“买了就是练了”的人转化为品牌的持续付费用户 , 这是厂商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
相比纯卖硬件 , 有内容支撑的类 Peloton 产品似乎在由消费者转化为用户的路上走得更顺畅一些 。
去年浮出水面的木卫六跑步机便是其中之一 。 据其公布的数据 , 2 月份平均每台机器使用的里程是 74 公里 , 次数是 84 次 , 时长为 922 分钟 。 也就是说 , 平均每天运动 2.55 公里 , 使用接近 3 次 , 每天使用超过 30 分钟 。
这一系列数据秒杀了传统健身器材 。 但疫情过后数据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仍需时间来验证 。
03
到这里可以先大胆地下一个结论 。
在疫情及其后遗症的笼罩之下 , 以健身房撸铁为首的室内人群聚集且空间较为封闭的健身方式将会被闲置相当长一段时间 , 也许是半年或更久;当户外运动场所逐步开放后 , 上文提到的第一、二种健身人群很有可能抛弃家里的健身器材转投大自然的怀抱 。
至于跑步机是否再次沦为高级晾衣架 , 看看天气预报就知道了 。
不过 , 情况或许也没那么糟糕 。 以往的跑步机除了有晾衣架的“美名”外 , 还被赋予了“月抛机”的外号 , 跟隐形眼镜一样 , 看起来美 , 戴起来真心不舒服 。
在被迫居家的几个月里 , 一个从用户角度设计出来的产品足以经受住考验 , 并凭借口碑脱引而出 。 虽然后续的使用时间可能少了 , 但并不妨碍它成为健身时必要的辅助方式 , 甚至天气糟糕时的主力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