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元青花之谜( 四 )


元代末期,南方农民起义群雄并起,元朝廷自然要切断苏麻离青原料的供应。
景德镇的工匠,随起义军四处奔波,起义军也需要这些生活用品,这些工匠制作瓷器时,颜料和瓷土也只好就地取材。
这类瓷器明显的胎土颗粒很大,胎质疏松,器身釉面开片密布,类似哥窑开片。青花料偏灰,没有元中期青花料的幽蓝。纹饰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当朱元璋得到天下之后,景德镇又恢复生产瓷器,瓷胎又恢复了细腻,颜料沿用这种灰青料,直到永乐才又得到新的进口青料。
这种瓷器在陶瓷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多少人能看懂?市场上价格很低。
 浅谈;元青花之谜
文章插图
国家博物馆三层陶瓷厅内,藏有一只元青花云龙纹罐,我刚看过,强烈推荐大家去逛逛。
 浅谈;元青花之谜
文章插图
 浅谈;元青花之谜
文章插图
 浅谈;元青花之谜
文章插图
最后,还是请专家总结发言:
青花瓷,又名“白地蓝花瓷”,源于唐宋,盛于元明。
人们常把青花瓷比作舞台上的青衣,素雅高洁,清丽婉转,像极了中国的水墨画。
中国青花瓷自诞生至今已有700多年,却为何只有元青花价值连城?
这里面的因素有很多,要从元青花的颜料来源、艺术价值、存世情况等三个方面来分析。
(以下元青花器物,均来自于大英博物馆馆藏,有点心痛啊......)
 浅谈;元青花之谜
文章插图
一、颜料来源
元青花的颜料,以苏麻离青(或译作苏勃尼青)最为美妙,这是一种极为纯正而又个性突出的颜料,用它描绘出的青花瓷器,因有鲜明、大方、潇洒、立体感强等诸多优点而倍受人喜爱。
苏麻离青本是产于古波斯一带独有的一种矿物质钴料。(一说是产于今伊拉克的萨马拉地区;另一说是产于伊朗德黑兰以南 400公里的格哈默沙村的山中。)
可惜的是,此料太稀少、太珍贵,从元代至正年到明朝宣德年后便绝迹了,现在,只能看到当时采掘后遗弃的一个个废洞。
元代至正年间,苏麻离青辗转万里来到中国,其中的艰辛我们难以想象。若非元朝大力开拓疆土,将势力范围扩大到古波斯一带,苏麻离青根本就不可能被发现,也就没有所谓的元青花了。
 浅谈;元青花之谜
文章插图
如此珍稀的颜料,自然被当时的生产者及权贵奉为至宝,被专门用于官窑中大小不同的青花瓷器的描绘。其中以大型器物,如大罐、大梅瓶上所表现出的特征最为亮丽。类似最华丽的衣彩披在了最好的模特身上,使其满屋生辉、惊艳群芳。
由于当时的生产者条件不同,所以,存在着颜料中苏麻离青料含量或多或少的问题。
即有的器物使用的多,则浓一些;有的器物使用的少,便淡一些;或在苏麻离青料中混入国产料,或浓或淡,这就是后来造成元青花瓷颜色千姿百态,几乎没有一只一样的原因。
 浅谈;元青花之谜
文章插图
二、艺术价值
元青花的主色调以蓝白为主,这主要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因为蒙古人喜欢白和蓝,而蓝色又是伊斯兰文化的主色调。
13世纪初,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崇尚伊斯兰文化的突厥人进入中国,其中有工匠、天文学家和医学家,他们带来了西域文化。
元朝建立后,又有大批穆斯林知识分子、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受西域文化影响的中国工匠,开始将传统的中国图案,用青花原料画在瓷胎上,烧制出赏心悦目的青花瓷,开创了一代中国人审美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