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峰不自杀行吗? 答案真的很令人心酸

每看《天龙八部》,都会为大英雄萧峰最后的结局流泪,有时候也会很天真的想,雁门关外的萧峰,他难道除了自杀就没别的选择吗,他不自杀行吗。可仔细考虑之后,答案是很令人心酸的。
根据《天龙八部》的情境判断,萧峰这样的人,最好出生之后马上死掉,大约人生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为什么这么说?
萧峰不自杀行吗? 答案真的很令人心酸
文章插图
萧峰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其时宋辽两国交战,互为仇敌,萧峰是契丹人,而且应该还是契丹大姓,出生于契丹的一个大家族。
父亲萧远山是契丹有名的英雄,从雁门关一战可以看出,一个人,就杀的带头大哥率领的十余名中原武林高手,死的死,伤的伤,之后若不是因为伤心妻子孩子的惨死,凭他的功夫,杀尽这些武林高手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不过跳崖之前,忽然发现儿子萧峰还活着,出于父子天性,用尽全身功夫,在坠落崖底之前,将萧峰抛上悬崖,抛入带头大哥怀中。
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萧远山还想赌一赌,赌一赌带头大哥这些中原武林人士尚未泯灭的人性,结果,他真的赌对了。
带头大哥终于明白,他们雁门关伏击武功奇高的萧远山,很可能是因为一场误会杀错了人,错了怎么办,带头大哥之所以被中原武林人士称为大哥,因为他也是个光明磊落的英雄,于是呢,为了赎罪,为了让自己良心能过得去一些,便将萧峰带到少室山下,交给一户姓乔的农夫抚养。
其后呢,又利用自己在中原武林的威望,给萧峰安排种种巧合,一门心思的将之抚养、调教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从此,萧峰的人生悲剧就开始了。
萧峰是契丹人,而且还是契丹大姓之后,却因为父母惨死,自小在异族,中原汉人的抚养教导下长大,而且因为国仇家恨的缘故,打小被教导的是:
要仇视契丹人,要杀尽契丹狗,要做一个堂堂正正,忠君爱国的汉人。
萧峰很听话,他也一直朝做个忠君爱国的汉人,做个汉人当中的大英雄的这个方向努力,而且毫不意外的是,他由于天性聪明,做的非常成功,三十岁以后。
即成了汉人人人敬仰的英雄,契丹人人得而诛之的仇敌。
正因为他做的非常努力,所以萧峰的恩师之一,丐帮帮主汪剑通临死之后,还打算把帮主之位传给他。
然而就在萧峰即将登上人生巅峰的时候,因为一个很偶然的原因,他的身份暴露,他的真实来历大白于天下。
萧峰自此由巅峰一下坠入低谷。
当然,刚开始他还不相信,经历一系列努力调查之后,萧峰终于相信,原来自己就是打小恨之入骨的,视之为猪狗不如的契丹人。
这时候萧峰该怎么办?
萧峰不自杀行吗? 答案真的很令人心酸
文章插图
在汉人中长大,汉人已容不下他;明明是真正的契丹人,却杀了无数契丹英雄,破坏了契丹大计,给母国带来灾难。
既不能向左,也不能向右,这就是萧峰当时真正的处境。
他的这种经历其实跟郭靖差不多,他俩都是打小在互为仇敌的异族当中长大。
不同的是,郭靖要比萧峰决绝的多,郭靖在蒙古长大,当得知自己是汉人的时候,立刻对曾经的恩人拔刀相向,反目成仇,在襄阳抵抗十年有余,因此,也成了不忘祖宗,有情有义大英雄,大侠士,而萧峰呢。
按我们打小接受的正统的价值观念:
萧峰如果帮助母国,即帮助契丹,他必然会被人斥之为忘恩负义,养不熟的狼崽子之类;那么,拒绝自己的出身,依旧在中原为抵抗契丹努力,他当然会成为中原人口中,弃暗投明,心向正义的大英雄,可对自己的母族,对自己的父族该怎么交代了。
萧峰的优点就是有情有义、光明磊落,这两个优点,又恰恰成了他无法回避的缺点。
人处在夹缝之中无非两种选择:
一:面对。
二: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