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寄奴到宋武帝
小编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请相信我,我正在努力改变,相信以后将给大家呈现一个完美的自己。今天的内容相当的劲爆,各位小主做好了,我们发车了。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一位苍老的诗人登上京口的北固庭,回想起当初刘裕在此起事而席卷天下,收复汉家山河,有感之下挥毫泼墨,写出了“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诗句。
文章插图
此人正是主张抗金的诗人辛弃疾,稼轩之名传遍大江南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辛弃疾为之歌颂的英雄,又是何许人等?一骑当千的神话俗话说三十而立,男人三十岁理应成家立业,可是此时的刘裕却是颇有老刘家祖风,一事无成。刘邦年近四十方才起兵反秦、刘备年过半百这才夺取荆州,三十多岁的刘裕碌碌无为,干着和老祖宗刘备一样的活计——织席贩履。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此时的东晋与诸胡划江而治,坐断东南。而在东晋的三吴之地却是爆发了一场动乱,说起来还和几百年前的三国时期有点关系。
文章插图
三国时期的汉中太守乃是张鲁,乃是五斗米教之主,不过张鲁并没有掀起多大的声势,因为他好巧不巧的夹在曹操和刘备两大枭雄之间,围绕争夺汉中展开了一场大战。不过张鲁虽然未能成事,但是他的徒子徒孙却是十分争气,为首两人名为孙恩、卢循,之前那场三吴农民起义正是出于孙恩之手。宗教狂热之下,三吴之地十数万居民纷纷聚众造反,而已经三十八岁的刘裕则是在399年加入了北府军,准备平定叛乱。
文章插图
此时的刘裕是一名小队长,率领数十人侦察敌情,结果遇到了上千起义军。俗话说柿子捡软的捏,起义军见到刘裕兵少,当即一拥而上,刘裕勇猛过人,麾下纷纷战死却是依旧死战不休,独自一人击杀数十人,浴血奋战。恰好这时名将刘牢之之子刘敬宣率领援军赶到,起义军惊慌之下转身便逃。于是乎,在北府军众目睽睽之下,刘裕单枪匹马,疯了一般一个人追着几千起义军跑。什么叫做一骑当千?这就叫做一骑当千。京口起事,朝廷之柱石一骑当千的壮举使得刘裕成为了北府军的名人,从这之后他在东南坚守抵抗孙恩入侵,以弱敌强甚至逼的孙恩投海自尽,刘裕成为了北府军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东晋朝廷暗弱,人所共知。之前的“王与马、共天下”,“谢与马、共天下”好歹还是皇帝士族共掌大权,但是桓玄的野心膨胀的太大了,他要做皇帝。
文章插图
桓玄的父亲是东晋名臣桓温,桓家根基深厚,世代掌控荆州。实力强劲的桓玄决心称帝,因为荆州为楚国故土,因此称之为桓楚,不过因为存在时间太短,正史压根不愿承认这个朝代的正统性。话虽如此,但是桓玄兵力强大,刘裕也不得不暂且低头,如同曹操效忠董卓一般效忠桓玄。桓玄对于刘裕的投靠十分满意,并且委以重任,并且准备瓦解北府军。不过桓玄怎么也想不到,刘裕“吃了豹子胆”。404年召集了北府军残兵败将不到两千人,在京口起事,发誓打倒桓玄。两人的实力对比十分明显,桓玄拥兵十万,雄踞荆州,而刘裕兵不满万,没有立足之地。猛人之所以被称为猛人,就因为他们往往能够完成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桓玄兵败如山倒,刘裕斩杀桓玄,拥立晋安帝复位,成为了晋朝的擎天巨柱。北擒慕容超、南枭卢循首东晋朝廷偏暗,屡次面对北方的威胁,为了壮大实力,同时也为了宣扬声名,刘裕决心北伐。恰好此时,占据山东的南燕之主慕容超即位,出兵掳掠淮北。枪打出头鸟,这下慕容超要倒霉了,你招惹谁不好,偏要招惹刘裕?
- 从寄人篱下的“寄奴”到南朝第一帝,宋武帝刘裕到底有多气吞山河
- 儒家受到汉武帝青睐,延续千年正统地位,只因掌控了两条国家命脉
- 孟津铁谢村的汉光武帝陵,可能是假的,真正的刘秀坟或在邙山
- 汉代初期为何采用道家思想治国,汉武帝又为何转用儒家思想?
- 汉武帝从西域引进“天马”,或被后世工匠捕捉,成就国宝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