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柔弱的男人,往往越厉害!( 二 )


要想大范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首先得有专业素质过硬的俄语人才。
遍观当时的中国,仅有寥寥数人具备这个俄语功底。这其中最耀眼夺目的,非瞿秋白莫属。
一向笔锋犀利的鲁迅,对于瞿秋白都是赞不绝口。
在翻译了俄国作家果戈里的作品《死魂灵》后,鲁迅就满怀感慨地说:
别说林徽因和陆小曼等人的恩怨情仇了,就连蒋勋拜访钱氏夫妇的时候,晚年钱钟书也不忘对钱穆这个同宗兄弟进行一番嘲讽。
能够让鲁迅这样的文化宗师钦佩不已,可见瞿秋白的才华之闪耀,在群星璀璨的民国学术圈也不遑多让。
假如瞿秋白像父亲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于学术研究,很大可能会一生相安无事。
但在翻译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过程中,瞿秋白已经无法抑制心中熊熊燃烧的革命烈火。
纵然他青年时期就罹患肺结核,纵然他的身体状态每况愈下,但强大的精神意志依然支撑着他不懈地工作。
一方面,瞿秋白选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跟陈独秀、毛泽东等人一起奠定共产党早期的理论基础,并不断翻译推介马克思、列宁等人的著作。
古今中外的革命者队伍里,大多是热血的劳动者,以及极富感染力的领袖。像瞿秋白这样才德兼备,堪称学术男神的人物却少之又少。
郑振铎结婚,请瞿秋白刻印,却无法负担五十块大洋的润格。
婚礼当天,瞿秋白现身,说赠礼金五十。郑振铎一看,瞿秋白所说的礼金,乃是一个标准的两方石印。
无论在上海大学,还是黄埔军校,瞿秋白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
当时,台下有一个稚气未脱的大眼睛少女,总是无比认真地听瞿老师讲课。
这个少女,就是后来的大作家丁玲。
作为曾经的官家子弟,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术精英,瞿秋白却始终把家国天下置于个人情趣之上。
为此,他们甚至不惜跟身为既得利益阶层的父母辈反目成仇。
1935年4月,瞿秋白被国民党当局逮捕。
 越是柔弱的男人,往往越厉害!
文章插图
 越是柔弱的男人,往往越厉害!
文章插图
被捕后,瞿秋白却显得异常淡定从容。
在监狱里,他写下了洋洋洒洒两万字的肺腑之言,即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多余的话》。
在他看来,自己并不适合当一个洪流中的革命领袖。
他的每一寸血管里,都流淌着文人惯有的慈悲和柔顺:
临终之前,瞿秋白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豪言壮语,只是冷静地剖析自我,告诉大家自己为什么不适合领导革命队伍。
自古以来,文人和政治连襟带肉,都难以有所善终。
曹子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却在立嗣之争中硬生生败给兄长曹丕。
苏东坡名垂千古,辞赋盖世,却也免不了在王安石变法的政治站位中磕磕碰碰。
以至于红军主力长征时,瞿秋白还留在中央苏区,为最后的被捕埋下伏笔。
如果不参加革命,瞿秋白完全可以成为名噪一时的杂文家、翻译家、雕刻家、社会学家。
即便投身革命,他也可以选择当一个左右逢源的投机者,从而达到明哲保身的目的。
但这个虚弱文静的士大夫后人,却毅然决然地选择忠于天道真理。
1935年6月18日清晨,瞿秋白从容就义。
1950年,毛泽东亲笔为《瞿秋白文集》题词:
那一丝冷峻和倔强,那一份情怀和担当,最终成就了瞿秋白的生前身后名。
最动人的英雄主义,莫过于明白一切利害与因果,却依然慷慨前行,义无反顾。
私信回复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