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张幼仪与丈夫到访康桥,却并非为悼念徐志摩

“也许错开了的东西,我们真的应该遗忘了。”——徐志摩。世人看到的大多是徐志摩这位大诗人的浪漫多情,他的爱而不得,他的才华横溢,但忽视了温润如玉的他,对待原配妻子张幼仪是何其残忍冷酷。也许无法说清谁对谁错,只是张幼仪遇到徐志摩是她的不幸。岁月如歌,多少年后再回首从前,只觉恍然隔世。时光砌成一道长堤,人的一生就是从堤的那头走到另一头,踩过绵长的回忆,执手摘采一路的繁华和贫瘠。再访康桥,重拾往昔记忆1967年,67岁的张幼仪和第二任丈夫苏纪之前往英国沙士顿,这是张幼仪第二次来到此地,回想上次在这里时,已是近半个世纪前的事。
1967年,张幼仪与丈夫到访康桥,却并非为悼念徐志摩
文章插图
这对她而言是个伤心之地,就是在这里,怀孕的她被徐志摩抛弃,也是在这里,她痛失爱子。但再次来到这里,走上康桥,站在和徐志摩共同生活过的小屋外,她并没有觉得往事有多么不堪再提,人生的风霜有多么让她感到苦楚,她只觉得恍然隔世,和苏纪之说:“我真的没办法相信自己曾那么年轻过。”要说放下,过往的所有她又怎能轻易一笑泯然,要说永远铭记,她在历经痛苦,得到重生后,又确实跟自己和解。彼时她的身边有一个真正疼惜她,陪她度过漫长余生的爱人,膝下孙儿成群,并且衣食无忧,享尽天伦之乐。再度访问英国康桥、德国柏林,并不是想缅怀什么,而是应丈夫苏纪之的要求,再回望往昔人生。因为苏纪之说:“你50岁以前的人生我没来得及参与,所以我都要补上。”站在康桥上,张幼仪才发觉,这个地方真的很美,河畔的依依杨柳,真的就像徐志摩笔下所写,“是夕阳中的新娘。”1972年,苏纪之病逝,不久后,张幼仪被儿子徐积锴接到美国纽约养老。
1967年,张幼仪与丈夫到访康桥,却并非为悼念徐志摩
文章插图
在美国的日子里,张幼仪每天都能跟儿孙生活在一起,儿孙们也都十分孝顺她。人生或许满是疮痍,但尽头处是如烛光一般的温暖,倒也可以安然。1988年,88岁的张幼仪在睡梦中离世,没有什么痛苦,很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逝世时,儿孙一直在她身边服侍着。张幼仪死后,墓碑上刻了“苏张幼仪”这四个字,这是她自己的意思,也许在生命的尽头,她还是想留住一些什么,也对自己、对故人交待一些什么。这四个字,是对苏纪之的缅怀和感念,也是对自己后半生的认识。此时距离徐志摩飞机失事已过去57年,想记住的人、想忘掉的人,也已经全不在了,岁月在渐渐抹杀一切。张幼仪的离去,似是平静地带走了一切纠葛,一切执念。若把时间倒回从前的民国,那是“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不幸婚姻出生于名门望族的张幼仪,在父母和哥哥的安排下,15岁便辍学订婚,嫁给了远近闻名的大才子徐志摩。
1967年,张幼仪与丈夫到访康桥,却并非为悼念徐志摩
文章插图
这是段家族联姻,对于两人而言,不过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张家认为徐志摩才华出众,日后必有作为,小女儿若嫁给他必定不会受苦;徐家则想攀附张家这个高枝。张幼仪是东方社会温婉贤惠的传统女子,却不是接受过西方思想浸染的风流诗人心中的理想人妻。张幼仪早闻徐志摩的才华,像是要嫁给一个偶像那样满心欢喜。徐志摩看到张幼仪的照片时,则立刻就撇下嘴来,说了一句:“土包子。”诗人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一段婚姻的,但父命难违,他只能做一个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可他牺牲自己,也顺带牺牲了张幼仪。婚后,张幼仪秉着传统媳妇的本性,尽心尽力地操持家务,服侍丈夫和公婆。公婆皆喜爱她的乖巧体贴,徐志摩却从不正眼瞧她。他只是履行了基本的婚姻义务,满足高堂含饴弄孙的愿望,就算他的职责了。张幼仪感受到了丈夫的冷淡,但她仍以为自己只要做好本分,无条件地待他好,他一定会看见她的。殊不知,这只是她的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