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的惯用笔法:李唐篡隋的循例合规性论证
文|江上苇
因为既要肯定杨隋的历史功绩,又要婉转点出李唐代隋的合理性,所以《 隋书 》惯用笔法就是拔高杨坚,而贬低杨广。
拔高 杨坚 的手法,一是装神弄鬼,惯以人语谶谚搞舆论暗示,反复强调隋之代周实乃天意所钟;二是各种暗喻宇文家对不起杨坚,杨坚之篡位乃逼上梁山不得不反——然后唐之代隋,也就依葫芦画瓢,有例可循,顺理成章了。
北周 元首勋贵,多系原北魏武川镇军人出身。由于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对以武川为代表的六镇军人损害最大,所以武川军人一旦掌权,其逆反行为亦最激烈,不但令孝文帝以来改为汉姓的 鲜卑人 等复改归旧姓,还反过来给汉族勋臣赐鲜卑姓,如 李虎 赐姓大野,杨忠赐姓普六茹,王光赐姓乌丸,等等。
而神鬼天意之说,最为武川军人等鲜卑胡化者所迷信,即便是在最高权力的予夺上,也要求神问卜。如尔朱荣极盛时欲篡北魏自立,就曾经试“铸金为己像”,只因“数四不成”才悻悻放弃。所以杨坚篡周前后,为争取武川军人集团的支持,就大造了一批这类“天命所钟”的神怪舆论。
而《隋书》的编撰者们也揣着明白装糊涂,会心一笑后即将这些鬼话悉数收入隋帝纪中——
如说杨坚诞生之时“紫气充庭”,就有河东尼谓其母吕苦桃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已惊我儿,致令晚得天下”云云。
接着《隋书》又举证 宇文泰 曾见杨坚而叹曰:“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 北史 》则更进一步记为“周文帝见而叹曰:‘此儿风骨,非世间人。’”其实宇文泰只不过说了句客气话“这孩子踏实稳重,一点都不像我们六镇军人的气质啊”而已。
再往后,《隋书》又举证亲王重臣 宇文宪 警告北周武帝:“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乌丸轨(即王光之子王轨,北周武帝的亲信,大败陈朝北伐军的名将)亦打小报告称“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前面这句王轨真说过,且因此遭祸。但后面这句可就查无实据了。
然后《隋书》撰者又把话筒递给 北周武帝 :“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这杨坚有老天爷罩着,不好办咧!
敢情这灭僧、灭佛、灭权臣、灭北齐的一代雄主宇文邕,他居然还怕起老天爷来了?
《隋书》还有一个特点,但凡背后说过杨坚坏话的,无一例外都是早已在北周政治斗争中垮台身死的大人物——既死无对证,又无可追究。
但一等宇文邕之子宣帝 宇文赟 上场,《隋书》的画风就陡变了。先说这个狗熊儿子娶了杨坚的女儿不好好珍惜,天天威胁小杨姑娘要“必族灭尔家”。还把老丈人叫来训话,告左右“若(杨坚)色动,即杀之”,无奈杨坚“容色自若”,结果没有杀成。
宇文赟还要将老丈人发配边疆去当扬州总管,但杨还没动身他就死掉了。
文章插图
杨坚只好留下来当辅政大臣,而继位的小皇帝却非要把皇位禅让给杨坚。杨坚反复推辞,最后文武百官都跑去求他接受禅让,他却之不能,才只好接受了……然后就有各种祥瑞出现: 高平 获赤雀、太原获苍鸟、长安获白雀,多地树结连理,就连外国人都跑来献土特产。
杨坚三月份刚即位,到五月份,退休的小皇帝就死掉了,时年才9岁。杨坚并不因为死的是“退休皇帝”就降低礼数,仍为之“举哀于朝堂”,并为其挑选族人承祧为嗣。
这一节,《隋书》不厌其烦,用了偌大篇幅记叙“禅让”的文献、杨坚的再三辞让,以及事后的恩典照顾。
总而言之,只要场面上做得仁至义尽,篡弑就不能算作罪过,而忠臣义士的反抗却被指斥为“叛乱”——也难怪刘知几要愤愤指责《隋书》:“古之书事,令乱臣贼子惧;今之书事,使忠臣义士羞!”
“晋国规模如魏王,陈留踪迹似 山阳 ”,既然隋受周禅如此,那唐受隋禅亦如此,也就没有什么好指责的了。
- 他的楷书守正出新,萧散简远,笔法精湛,曾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 怀素的三个“长”字,其中一个笔法独立,不小心成为全篇亮点
- 老话“两面三刀”具体指什么小人惯用的5种伎俩,早知道早好
- 好德如好色孟頫酒后泄密,笔法秘密一览无余
- 美术生画梁山好汉,笔法犀利惊呆众人,网友:别拉我,跪着舒服
- 包世臣非一流书家,自称右军第一人,形直意曲乃其笔法的最高理想
- 赵孟頫55岁楷书作品欣赏,笔法精湛,写出书法艺术美
- 以发酵成功|养花人惯用4种“宝贝”,盆里加一点,肥力足不烧根,花开爆满盆
- 星座男|十二星座对减肥怎么看?12星座男骗感情的惯用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