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水天中:融中会西 汲古出新

【求索】
作者:杜少虎(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学人小传
水天中,1935年出生于甘肃兰州,美术理论家、批评家。198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美术史研究和美术评论。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系主任、研究生部负责人、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报》《美术史论》(季刊)主编。著有《20世纪著名美术家踪影》《历史、艺术与人》《穿越四季》《20世纪中国美术史·油画卷》《中国书画鉴赏辞典》《中国现代绘画评论》《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水天中卷》《20世纪中国美术纪年》《20世纪中国油画》等。
美术|水天中:融中会西 汲古出新
文章插图
李天元作品《艺术理论家水天中和他的头发》(纪实和电子显微摄影)
水天中在甘肃兰州一个传统文人家庭里长大,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
年近半百时,他毅然转向当代美术史研究,在一日新过一日的美术创作中,观察、感受、思考、判断。
他倡导“有思想的学术”和“有深度的通俗”,总是站在开阔的历史情境中展开阐述,以知识分子的立场思考问题,“想在艺术的长河里增加点新的东西,在古人的基础上能继续往前走”。
他常引用康德的那句话:“艺术是超越功利的。”
煦园家风:饱览群书与艺术启蒙
水天中的父亲水梓是一位具有新学思想的传统文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考入北京法政学堂,受到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人思想的影响,回甘后曾任甘肃省立第一中学校长、甘肃省政府代理秘书长、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等职。水天中的大哥水天同长他26岁,曾留学欧美,是著名学者,经常邀请学者在家里聚会。
据当时到过兰州的外地文人回忆:“在目前花木之盛要推颜家沟煦园,煦园是兰州教育家水楚琴先生(梓)的家园。”(许元方《忆兰州》)煦园主人交游极广,常有文人墨客相与往还,水天中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人文艺术的热爱,也是在“煦园”熏陶中逐渐形成的。
煦园的藏书极为丰富,除传统的经史子集外,还有大量新学名作。水梓为教育界名流,擅长书法,在他交往的朋友当中,当然也不乏书画大家、学界名宿,王震、姚华、余绍宋、张大千、齐白石、于右任等,都在煦园留下了他们的印迹,许承尧、张元济、黎丹、范振绪等也是水家座上宾。
“于右任给父亲写了许多字,煦园几处厅堂的匾额就是他的手笔。”水天中回忆,章太炎的横幅“兄弟阋墙 外御其侮”,是他遭禁闭之际,父亲去探望时所书,“这个特殊的背景使父亲异常珍重这件墨迹,一直挂在书柜上边。”
美术|水天中:融中会西 汲古出新
文章插图
水天中肖像 全山石绘
在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下,水天中不自觉地爱上了书画艺术,常常跟随父亲去观看各种展览。张大千、常书鸿、韩乐然、陆其清等人的画展都曾给水天中留下深刻印象。水天中说:“从我有记忆的时候,我的周围总是有许多画,它们挂在墙上,摆在书架上,画在窗户纸上,卷放在巨大的木箱里。还有一些是画在花园里的厅、堂墙壁上……这些以写意笔调画出的山林泉石人物与花园里的花草树木假山池塘一起,成为我生长环境中的一个部分。”
在一个鼓励独立思考和融会中西文化的大家庭里,水天中如饥似渴、自由自在地汲取着各种不同的营养。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水天中开始对文学产生偏好,父亲和哥哥们的藏书为他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在那个花木繁盛的大花园里,水梓的书房和孩子们日常起居的“寿山堂”摆放着各种杂志、报纸和画册,任凭他自由翻阅。在他模糊的记忆里,煦园的文化生活异常热闹,“父亲的‘千龄诗社’、大哥的‘英语教学研究会’、二哥的‘小雅文史学会’,还有我们的周末音乐会……”
让水天中最早接触油画的人不是他父亲书画界的朋友,而是一位业余画家“蔡修母”。蔡修母是德国籍天主教修女,她住得离煦园很近,与水天中的母亲和煦园的孩子们多有往来,经常把画在硬纸板上的瓶花、风景和小孩头像等油画作品送给水天中的母亲,这让水天中“第一次感受到原作与印刷品之间的明显差异,感受到一个人如何通过自己的眼睛和手来表现不曾注意的色彩”。1950年,兰州举办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画展,水天中有一张模仿塞尚画法的油画作品参展,引起了评论家洪毅然先生的注意。此后,水天中利用家中藏书和诸多外国画报、杂志、画册,模仿塞尚、马蒂斯和布拉克的画大胆涂画。这些因兴趣而萌发的自觉行动,源于父兄对他的影响和支持,为他日后在中国美术界的发展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