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家园】
作者:何华湘(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如果说近几年有哪一个概念能深度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那非“融合”莫属。融合,从顶层设计来讲是一种方略,在底层逻辑则是一种思维。在数字时代和信息社会,它也可以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级算法。疫情期间,人们习惯了上网课、开视频会议、直播带货,许多工作和生意搬到云端进行,这是媒体融合带来的线上生活新常态。在线下,人心融合催生了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量。数不清的人员和物资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完成了一项又一项惊艳世界的壮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中国速度至今令人叹为观止。
当传统节日搭上融合的快车,又会诞生怎样的奇迹呢?
文章插图
兔儿爷是老北京中秋时节常见的泥质玩具。李韵摄/光明图片
融合是传统节日的底色
实际上,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与生俱来的融合特质。这种特质首先体现在舌尖上。譬如春卷、汤圆、青团、粽子、月饼、腊八粥,这些最有代表性的节日食品没有一样是“单纯”的:不仅用多种食材配伍,而且以和合手法制作,在搓揉、包裹、混合的手艺中蕴含着阴阳相生、对立统一、混沌和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中国人过节,讲究吃,讲究穿,讲究视听之娱,也讲究各种各样的礼数。过节是调动了人的全部感官兴趣和整个社会力量来对待的,是对个体和集体的全方位检视和调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必定是全家老小和社会各界乃至举国上下一齐张罗着来过的。从人的团聚到社会关系的连接,再到资源的整合、功能的融合,中国传统节日在整体上是由多个层面文化载体融合而成的产物。春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文章插图
李韵摄/光明图片
【 腊八节|用融合思维让传统节日更炫酷】“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年春节都伴随一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2020年全国春运客流量达14.8亿人次,2021年在疫情影响下仍有8.7亿人次。另外还有一支浩浩荡荡的“摩托大军”——数十万的珠三角打工者,每年冒着寒风千里迢迢骑着摩托车返乡过年。“过年了,再难也要回家”,这是中国人刻在基因里的共识,阖家团圆比什么都重要。
过年返乡,除了家人团聚,还要送灶神、祭祖先、走亲戚、访故友、睦街坊、恤孤寡。总之,方方面面的伦理关系——人和鬼神、后代和祖先、生者和死者、家庭和宗族之间的关系——都要按节日的礼法重新打点、加固。这是社会关系的连接。
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交往是物质活动的产物。无论是人和神的关系,还是人和人的关系,其建立与维护总是要以物质为基础的。春节里,少不了的是年货的置办,礼物的流动也是必需的。人们在节日集中爆发出来的巨大消费需求带动了财富和物资的流通、分配、交换。这是资源的整合。
既要满足身心享受的需求,又要经营各种社会关系,这就使得传统节日在功能上也呈现出明显的融合特征,兼有巩固伦常、维持秩序、促进经济、培植艺术、传承文化、养成教育、娱乐社交等多种显性功能,渗透着中国人的物质需求、精神追求、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与西方圣诞节、情人节这类目标清晰、诉求单一的节日不一样,中国传统节日向来就是以融合思维打底的,融合是其底色。
文章插图
故宫博物院藏挂屏。每年过春节,清宫里都会挂上这种象征吉祥如意的饰品。李韵摄/光明图片
融合为传统节日赋能
在洋节、饭圈、快餐文化的包围下,农耕社会传下来的民俗节日越来越难“过”。许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上巳节、寒衣节的存在。在商品市场里,端午被“剥光”成“粽子节”,中秋节则“躺平”为“月饼节”。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及全球化的合力影响,导致了传统节日的边缘化、空心化。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源源不竭的能量注入和动力推进,亟须重新激活传统节日的生命力和“造血”功能。融合思维的创新应用,能为传统节日快速“充电”,使其能量水平恢复“满格”状态。
(一)寻回价值归属
传统节日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部分,具有多重价值。人们通过节日的集体参与来传递情感、寄托愿望、繁荣经济和娱乐生活,同时也通过节日周而复始的年度演绎来铭记历史、传承知识及教化童蒙。当下,随着中国乡土社会向现代经济社会转型,大众文化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样态日益丰富,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传统节日的存在感逐渐下降。
- eszter|妈妈每周带女儿摘野菜 并利用找到的食材做饭
- 盐水|4种肉、菜直接用水洗当心越洗越脏!厨房老手都做错了
- 食盐|家庭用盐怎么选?无碘盐、低钠盐、玫瑰盐、加钙盐 很多人没选对!
- 传承|苗绣传承人石丽平:非遗的传承必须“用两条腿走路”
- 红炉|潍坊新华中学用“心”继承传统,以“爱”温暖冬日
- 韩国|用“腐烂食材”制作料理,韩国人却一脸无所谓,反正是出口?
- 感染力|民进巴中市委会主委秦渊:用文学艺术的感染力凝心聚力
- 胡麻油|蒸彩色月饼
- 爱儿|油豆腐配川味腊肠
- 腊肉|豆皮冬笋蒸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