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青绿至美,为何三次由盛而衰?

“凡设青绿,体要严重,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余于青绿法静悟三十年,始尽其妙。”这是清代著名画家王翚(音如辉)对青绿山水画的心得。
王翚被称为“清初画圣”。可他“始尽其妙”后,青绿山水画却再次进入衰退期。
青绿山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独特品种,始于唐,元代庄肃《画继补遗》中称宋初画家赵伯驹“善青绿山水”,首次提及“青绿山水”。历史上,青绿山水画三次衰落,分别是五代至宋初、元代、明末至清。
画法|青绿至美,为何三次由盛而衰?
文章插图
(元)钱选《幽居图》卷
令人好奇:青绿山水有“愈浅淡愈见秾厚,所谓绚烂之极,仍归自然,画法之一变也”(清代画家恽寿平语)的美誉,为何屡遭排挤?
其一,青绿画法是舶来品,与本土文化反复磨合。
其二,技术繁复,作一图需数日,与“文人画”强调的“雅玩”乖离。
清末民初时,青绿山水基本被边缘化。张大千先生远赴敦煌,通过临摹壁画,靠青绿画法,闯出国画变革新路。
今年除夕,舞蹈《只此青绿》选段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引起热议,网友们纷纷模仿“青绿腰”。青绿山水不完全来自中华文明,它包含了古印度、古希腊、古中亚等文明的成果,是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最好阐释。
百川汇海,有容乃大。可如何才能做到位呢?青绿山水的历史引人深思。
画法|青绿至美,为何三次由盛而衰?
文章插图
《只此青绿》舞蹈诗剧项目
黑、红二色最受尊重
“丹”是红色,多用朱砂。“青”则不见于甲骨文,周代金文中“青”通“静”,不指颜色。春秋战国时,才用“青”来称色彩。一般认为是黑色,也有学者认为是极深的蓝色。
“丹青”并称,可能因二者原矿石是伴生的,都出自雘(音如获,即赤石脂),分丹雘和青雘,可制陶,也可做颜料。从先秦到汉末,黑、红二色最受尊重,当时漆器有“不言色者皆黑”之说,绘画亦以黑、红为主色。
黑、红二色不易变色,能长久使用,且都属正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古人对配色有偏见,认为有害身体。古代红色近于今天的砖红色,不太刺激视觉。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原作已佚,今存唐代模本)等,便呈现为褐色调。此外,据五行学说,红色对应南方,黑色对应北方,抓住黑色与红色,也就把握了南北。
从崇黑、红,转向重青绿色,与佛教传入有关。
在我国新疆克孜尔石窟的壁画中,可见最早的青绿画。此地古代属龟兹,是西域文化传入中原的第一站。克孜尔石窟属小乘佛教文化,重静修,开凿石窟,是为方便僧人静修之用,壁画内容也以静修为主。
从壁画风格看,新疆克孜尔石窟与印度阿旃陀(孟买东北388公里处)石窟的风格一脉相承。后者以土红色为主,即“印度红”,前者却呈现出灿烂的蓝绿色,虽经千余年,残留处仍熠熠生辉。
画法|青绿至美,为何三次由盛而衰?
文章插图
克孜尔123窟 化现千佛的神变像
“凸凹画法”传入中国
为什么说新疆克孜尔石窟源自印度阿旃陀石窟呢?
一是从印度阿旃陀到新疆克孜尔,沿途多石窟,风格呈渐变。二是印度壁画采用独特的“凸凹画法”,就是用色彩一层层平涂上去,形成立体感。
做印式壁画时,先用沙、泥、稻草等在墙面上制地仗,为避免开裂,一般分两层,上层呈褐色,然后线描师画出造型,再交徒弟上色。
上色时,先“掏填”,即在应上色的部分外,涂上土红色,这样,该上色的部分就凸显出来。再“刷基底色”,一般是白色,再一层层把颜色涂上去,一般用朱红色。由于不同部位上色的层数不一样,形成高低错落的效果。为加强立体感,在壁画中人物的高光部分,比如额头、鼻梁、眼睑、眉骨等处,另加白线,即“提白”,并将菩萨鼻梁上的单线画成双线。最后,用黑色描出人物轮廓,即“铁线描”。
“凸凹画法”比古代中原画法更有立体性,其中包含了古希腊造型技术,又不完全一样。古希腊绘画强调明暗,通过光的变化表现体积。“凸凹画法”则不考虑光的因素,采取散点透视,用涂色厚度表现体积。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容易走向程式化。画家不必观察被画者,直接抄袭前人即可。
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制作技术来自印度,表层下是土红色,上层却用了中亚最推崇的青绿色。古代中亚“色尚青白”,常以价值昂贵的青金石为颜料,而克孜尔石窟壁画,乃至敦煌壁画,都用了青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