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一个游魂在讲述|读书 | 塔斯马尼亚( 二 )


余华:一个游魂在讲述|读书 | 塔斯马尼亚
文章插图
▲理查德·弗兰纳根
这个段落的上面段落写的是玛利亚·马格达莱娜·斯维沃正在清洗阿利亚什出生后产房的地板。而下面的段落是多年后阿利亚什母亲的抱怨,因为玛利亚·马格达莱娜·斯维沃嫌给的接生费少了,顺走了一瓶珍贵的威士忌。“我母亲唯一的一瓶威士忌,是她与我父亲一夜春宵后获得的报偿。那瓶酒和我这个不受欢迎的儿子,就是母亲当时从正在附近一所监狱里服刑的我父亲那里获得的全部了。”所以阿利亚什的母亲会哀叹“假如当初玛利亚·马格达莱娜·斯维沃带走的是我,而留下了那瓶威士忌,她的境况会好很多”。这三个段落呈现出来的时间像是一次三级跳远,差不多一跳就是一个十年。
我继续来讲讲弗兰纳根如何让他笔下的人物登场,关于玛利亚·马格达莱娜·斯维沃最初的描写,只要还记得两个细节,玛利亚·马格达莱娜·斯维沃的形象就会栩栩如生,一个是两个撞伤她的学生当天死了,她却生龙活虎回来了;另一个是她往阿利亚什母亲墓穴里弹烟灰。
阿利亚什父亲哈利的登场,前面章节里关于他正在监狱里服刑的那句话不是正式登场,哈利的正式登场是在醉酒的时候,在烧烤聚会上,“哈利会向一大串动物致辞,但除了几只流浪猫和长疥癣的狗,其他动物听众旁人根本看不见。可哈利声称,动物们都很享受这种盛宴”。
弗兰纳根总是让笔下人物在最合适的时间地点登场亮相,玛利亚·马格达莱娜·斯维沃是这本书里少有的几个安稳度过一生的人,她的登场是用生动的生活细节表现出来,哈利是不幸的,所以他登场时是潦倒的模样。
也有刚登场就退场的人物,阿利亚什还是小男孩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被同学欺负殴打,这让他懂得了还击,即使他被打得遍体鳞伤,只要仍在还击,他就认为他们不会赢。他发现一个名叫埃迪的同学也是这样,一直被欺负,一直不屈服,这两个一直在与其他孩子打架的人成为了好友。可是埃迪刚登场,弗兰纳根就让他退场了,埃迪的退场就像其他人物的登场那么精彩。四年级的时候,埃迪一家要搬到北部去,把行李搬上一辆老旧的奥斯汀汽车,埃迪利用最后的时间与阿利亚什一起玩。“埃迪为接下来的旅途戴上了呼吸管和护目镜,说以免待会儿跟五个兄弟姐妹一起挤在后座上时,要闻一路他们放的屁。阿利亚什哈哈大笑。”
《河流引路人之死》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叙述学指南,对于热衷探索文学奥秘的读者,这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书;对于刚刚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作者,这是一部关于叙述的教科书。我们可以在这里读到叙述的无所不能,阿利亚什的讲述,一个游魂在讲述,有阿利亚什看过听过经历过的,也有阿利亚什没看过没听过没经历过的,一个溺水的游魂,一个飘扬的游魂,一个静坐的游魂,一个无所不知的游魂,讲述了很多的自己,讲述很多的别人,出生后的讲了,出生前的也讲了,最远讲到了他父亲哈利的曾外祖父。弗兰纳根的描写有时候快速推进,可以几页讲完一生,有时候慢下来,仔细描写事物,尤其是关于富兰克林河的动态描写,堪称是文学对于河流描写的典范,阿利亚什和绰号“蟑螂”的两个河流向导带着旅客的历险经历是这部小说的两条线索之一,另一条线索讲述了众多家人和众多别人,这条线索可以说是天马行空,正是这条天马行空的线索让弗兰纳根敢于在叙述里把情节切成片断,同时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之间来回转换,如同在客厅和房间之间来回走动那么自然。需要说明的是,弗兰纳根在让叙述获得彻底的自由的时候,他把握叙述分寸的能力也凸显出来,他深知重要的情节是不能切开的,要一气呵成写完。
阿利亚什与蔻塔·何,一个有着中国血统的女子的认识、相爱、分离就是一气呵成。弗兰纳根不会错过任何的叙述机会,在这个章节里,他趁机写下了何氏家族的历史,也让阿利亚什向蔻塔·何说起了母亲的死,这是阿利亚什第一次说起母亲索妮娅是怎么死去的。我们读到第七页的时候就知道索妮娅去世了,在第九十七页才知道她是怎么死去的。这是弗兰纳根的风格,发生了什么,原因是什么,他经常会分开告诉我们,又总是时机恰当。
余华:一个游魂在讲述|读书 | 塔斯马尼亚
文章插图
弗兰纳根描写阿利亚什与蔻塔·何分离时,有着深沉的宁静和忧伤,他们的宝贝女儿杰玛来到人间两个月就死了,蔻塔·何沉入到痛苦的深渊,阿利亚什努力安慰蔻塔·何,“生活必须继续”“我们至少拥有过她两个月”,这样的话只是阿利亚什的自我安慰,对蔻塔·何来说是不可理喻的,之后当阿利亚什给蔻塔·何拥抱或者亲吻时,蔻塔·何的反应是对这样举止的憎恶。让我们看看弗兰纳根是如何描写他们的分离,女儿去世八个月后,两个人餐后洗碗时,阿利亚什对蔻塔·何说,他想了很久,最好的办法是他离开。蔻塔·何的反应是虚弱地微笑了一下,“好像他说的不过是要去街角商店买牛奶这种无关紧要的话。‘好吧。’她说,‘好。’然后露出第二次微笑,仿佛这件事对她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接下去他们继续洗碗,他们之间已经结束了。两个人在一起的最后一个晚上,“肩并肩躺在一起。他握住她的手,但她把手抽走了,交叠在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