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劲松|追寻精神安顿的乐园】有人说,诗歌是自我的镜像。在写作中不断地认识自己,返回真实的内心,才能达到最佳境界。蔡劲松诗集中的《陕西这个地方》《致西安》《老城》《大雁塔》《北方河》《遥远的牧歌》《咸阳,阐释和我》等诗作,常把异乡作故乡。这些诗就像水墨画一样,其线条轻重多变,虚实相间,笔断意连,其主体感、内在感、幽境感,可谓呼之欲出。如:“我找到一群饮月光的羊羔/一条意识的河流上/一片枝叶繁茂的夜的山坡/某个瞬间 我找到/牵着羊儿的少年/在陕北倾听驰骋的脚印/”(《饮月光的羊群》·节选)这首诗解构着他自身的一切,不断呈现出内心世界与精神上的追寻。《故乡与异乡》诗作中,还有很多意象的建构,突破了平面模态,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立体感。如“一条江/从我面前经过很久了/我一直像石块那样击落在江面/像目光沉在水底/看见沼泽的环境/我当年想象时/风雨落下/在这片峡谷间静寂无声/在青色的岸边/云雾环绕着流浪着/唯有船/行走在远远的江心”(《我是一条江》·节选),诗中的“一条江”象征意象,我认为,它既联系着此岸世界,又联系着彼岸世界;既联系着过去,又联系着未来;既是外在宏观世界的象征,又是内在微观世界的幻化。从而达到了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形象与抽象的平衡。同时也实现了题旨的飞升,表明了诗人叩问人生、慰藉生活、诗意渡舟的精神追寻,传递出了故乡中落寞寡合的孤独音响。
作为一个艺术家,诗人蔡劲松十分注重调动多种艺术手段,把绘画、音乐、浮雕等诸多要素,融入诗歌创作之中,将写实具象嫁接与意象重构,得大化而无迹。为此,他的诗作始终弥漫着思、美、静、灵、韵等特质,其笔墨细腻、意向灵动而富有哲理和新奇感,具有与众不同的审美质素,令人叹服。诗人对故乡或异乡的抒写,总是带着庄严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并延伸到开阔的精神领域层面,从而拨响了云影与松风的和弦,抒发了池塘与月色的浪漫。整个诗集饱含着诗人对生命的体认和对生活的挚爱,呈现出开阔的视野与独特的精神品质。如《凝望南方》《月光下的巷子》《我心深处》等,在这些足以叩击人心又引人思索的诗作中,无论是自然、社会或大海、乡村,无不贯穿着诗人追寻精神安顿的深刻认知和透彻的感悟。这不仅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还引发其心灵的震撼与美的向往。
综观《故乡与异乡》中的这些诗作,掩卷而思,我们恍然大悟:诗人心目中的故乡,真可谓大亦!他抒写的异乡,是与故乡的特质糅在一起的,诗中始终存在着或迷恋着对于故乡和异乡的倾诉与低吟。其实,诗人只是用一种“错位”的方式,来彰显故乡是精神之根、异乡为灵魂之诗的人生意蕴!
蔡劲松:管理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北航艺术馆创始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诗歌、小说、散文、艺术评论等作品200余万字,散见于海内外报刊;出版诗集4部,长篇小说、小说集2部,随笔集艺术作品集2部,学术专著5部;曾在北京、台湾等地举办艺术个展3次,雕塑、山水画作品被数十家海内外机构陈设、收藏。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少数民族创作委员会委员。(作者:陶建群,系资深媒体评论员)
- 玉臂匠金大坚|「水浒人物漫谈」卢明专栏 | 蔡京
- 昆剧|蔡正仁、计镇华、梁谷音、岳美缇、张铭荣……这台折子戏专场,“80后”挑大梁
- 蔡正仁|平均年龄80+!这群“大熊猫”齐聚一堂,要开创昆曲舞台的新奇迹
- 蔡运磊:齿赋|口腔文学| 任达
- 班花|蔡明:我年轻时可是班花,本以为搞笑的,看到照片懵了
- 蔡小平|余杭“小神厨”自制“冰墩墩”汤圆 甜甜蜜蜜过佳节
- 蔡杰田|青未了|蔡杰田:记忆中的元宵节
- 大先生|他的胸中有世界——一个编外学生对蔡鸿生先生的纪念
- 蔡志伟|中国式浪漫:“非遗”绒花见证冬奥会高光时刻
- 蔡艳|黄岩:喜迎元宵节 巧手做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