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冬奥幕后|北京冬奥“新食力”:美味、安全、技术、环保


北京冬奥|冬奥幕后|北京冬奥“新食力”:美味、安全、技术、环保
文章插图
北京2022年冬奥会顺利收官。在冬奥会进程中,“冬奥美食”在参赛运动员们的“推荐”下也走红了,韭菜合子、蜜三刀、地三鲜、锅包肉等美食的外卖搜索量攀升。
而在冬奥场馆不时“入镜”的乳品、饮料、饺子、食用油等供奥食品食材,则隐藏着现代食品产业的新实力——“极点”配方植物奶,久煮不破灌汤饺,可回收利用饮料瓶,“专线”保供食用油。美味、安全、技术、环保,成为它们的四大关键词。
乳品:牛奶豆奶蕴藏“黑科技”
提及北京2022年冬奥会,伊利集团液态奶事业部研发部总监巴根纳最自豪的有两件事,一是成为冬奥火炬手,二是自己参与研发的产品进入冬奥场馆,向世界展示中国乳品品质。
“不能让外国运动员背着牛奶来中国”,是20年前伊利获知北京申奥成功时萌生的朴素愿望。2005年11月,伊利从激烈角逐中胜出,牵手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7年8月30日,伊利又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
针对来自世界各地不同习惯和喜好的冬奥健儿,伊利在冬奥场馆除备好常规的纯牛奶外,还针对乳糖不耐运动员准备了舒化无乳糖牛奶,针对素食主义者提供植选植物奶,喜好冷饮和热饮的人群也可以享受到冷藏奶和牛奶加热服务。而在这些供奥产品背后,有巴根纳所在的伊利研发团队的身影。
“目前中国市场上找不到植选之外没有豆腥味的豆奶。”巴根纳介绍供奥产品植选豆奶时说,植选配方是“极点”配方,只有大豆和水,突破了高萃取工艺。“一般的萃取工艺只能达到60%-65%,我们通过低温浸泡、隔氧研磨、磨浆等技术,萃取率可达75%以上。”为解决传统管式杀菌工艺带来的蛋白易变性问题,伊利采用了将蒸汽直接喷到豆奶中杀菌的短时高温灭菌技术。提升蛋白质含量后,巴根纳和同事们又自主开发出“卧·立双清”沉淀消减技术,进一步去除了豆奶杂质,使产品口感更顺滑。
在这次冬奥保障工作中,巴根纳认为自己最大的贡献在于产品质量方面,“质量源于设计,如果设计端出了问题,后面再努力可能风险也规避不掉。所以我们在设计一开始,就把质量这根弦绷得非常紧。今年,我们引入了一套管控体系(QbD),这个体系以前是用于药品的,在快消行业没有企业使用。”
在伊利看来,“做好冬奥产品生产和供应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在冬奥项目组统筹下,伊利各工厂严格实施防疫管控和产品品质管理。在灌装车间,加强酒精雾化环境清洁,进行尘埃颗粒度检测;在生产后端,设置隔离警戒线,24小时不间断巡检;在物流端,产品、车辆、司机和押运人员全部进行核酸检测,GPS全程跟踪配送轨迹。各工厂对每一盒产品的密封性和外包装都要严格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为确保运动员享受乳品的便利性,伊利还在各冬奥赛区场馆的餐厅、运动员休息区、公共售卖区、冬奥村投放279台冷柜、冰柜、暖柜,设备的运行状况、补货情况等,成为伊利更好服务冬奥的关键环节。一次,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冷藏设备出现故障,保障人员连夜冒雪前行3个小时抵达维修点位,并抢在天亮前维修完毕。
北京冬奥|冬奥幕后|北京冬奥“新食力”:美味、安全、技术、环保
文章插图
伊利投放的设备,确保运动员便利享受乳品。
伊利与奥运结缘的17年,巴根纳认为,伊利有两个“不变”,一是对健康的追求不变,二是对质量的追求不变。“奥运选择伊利,是对伊利品质的放心与肯定。”
饮料:“回收我”装点绿色冬奥
在冬奥村,整齐码放的各式饮品经常出现在冬奥健儿的视频记录里,其中也少不了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可口可乐公司的身影。
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起,可口可乐公司就携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为奥运健儿和观众带来许多难忘时刻。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可口可乐公司向冬奥场馆提供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美汁源、爆锐、纯悦、Costa等多款饮品,冷热一体柜的设立更是方便来宾按需取用。
围绕北京2022年冬奥会“绿色”理念,可口可乐中国为冬奥会所有场馆的清废团队提供了采用rPET材质(饮料瓶再生材质)的工作服套装。据可口可乐中国方面介绍,“该套装兼具功能性和设计感,全方位体现可持续理念,期待为冬奥一线清废人员提供温暖、优质、实用的后勤保障,同时提升公众对循环再生理念的认知,以新颖、有温度的方式助力实现冬奥‘可持续·向未来’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