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留学数年没有学位
却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被学界尊称“中国最后一位鸿儒通才”
陈寅恪,江西修水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因其出身名门,学识渊博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文章插图
从12岁起,陈寅恪先后在日本、德国、瑞士等多国求学,掌握22种语言。
尽管他进入了众多高等学府,却未怀揣一张高级学位证回来。他对学位淡然视之,解释道:考博士不难,但两三年内,会被一个具体的专题所束缚,就没有时间学其它知识了。
1925年,清华成立国学研究院,陈寅恪受聘任教。和当时大多数归国留学生喜欢穿西装不同,陈寅恪总是一袭长衫,脚踩布履,是清华园里出了名的“国货式先生”。他去课堂授课,不提皮包,总用双层布缝制的包袱皮裹着书本,用不同颜色包袱布包着不同的书。
陈寅恪的课,连冯友兰、吴宓、朱自清等知名教授也跑来听。在课上,陈寅恪把各种语言文字信手拈来地写在黑板上,大家过后才明白:哦,这是德文、这是俄文、这是梵文……
有人说,没有相当底子,根本就不敢进他的课堂。
1939年初,英国牛津大学向陈寅恪发出聘书,首次聘请中国人做专职教授。在前往牛津大学途中,香港到欧洲的轮船全部停航,陈寅恪暂时在港大教书。
这一时期,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影响深远的著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1964年,失明已久的陈寅恪以口述的方式,用10年的时间,完成了85万字的《柳如是别传》。这期间,由于自己无法及时地将所有想法记下来,有时为了一个要修改的小地方,陈寅恪怕睡着后忘记,就坚持一夜不睡,一直牢记,直到第二天助手来叩门。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在广州离开人世。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这样评价道:“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赵元任
他在数学、物理学、哲学上都颇有造诣
更以语言学成就蜚声于世
他所创作的音乐传唱近百年
他说
学习这一切
都是为了“好玩儿”
赵元任,1893年11月出生于天津,18岁时考取庚子赔款留学,进入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选修物理、音乐,并保持了该校平均成绩的最高纪录多年。23岁考上哈佛研究生,修哲学和音乐。27岁回康奈尔大学任物理系讲师,29岁到哈佛大学中文系和哲学系任教,31岁升任哈佛大学中文系教授。
文章插图
赵元任语言天赋惊人,他一生会讲33种方言,至于外语,他说:“在应用文方面,英文、德文、法文没有问题。至于一般用法,则日本、古希腊、拉丁、俄罗斯等文字都不成问题。”
赵元任33岁回国,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是当时四大导师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同时讲授数学、物理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西洋音乐欣赏等课程。
1926年,赵元任为刘半农旅居英国时写下的诗——《教我如何不想她》谱曲。这也是中国第一首流行音乐。
1936年,赵元任在“百代”公司灌录了一张唱片,原声演唱了《教我如何不想她》。在音乐方面,赵元任的代表作还有《海韵》《厦门大学校歌》等。
1938年之后,赵元任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最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退休。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顾军
- 墨戏|这一曲《墨戏》,或许只有她能写出来
- 超市|3月1日起,青岛这家超市将闭店,店方回应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中老年人|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竟然会加速衰老?!
- 腌黄瓜|火腿土豆沙拉
- 责权利|微软食堂为何会持续提供优质服务?只因为这一点
- 美食|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看了这位画师画的美食,给我看饿了
- 初评|武汉48人入围!这项工艺美术活动初评名单公示
- 油饼|饺子皮别只会包饺子,试试这种做法,层层松软,出锅后比饺子还香
- 舌尖上的中国|人老了才知道,不管多穷,也别端这三种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