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如何在21世纪扮演维京海盗?当代新历史主义和“阴谋论”( 三 )



玩家|如何在21世纪扮演维京海盗?当代新历史主义和“阴谋论”
文章图片
《刺客信条:英灵殿》游戏画面
游戏里这种“折衷”态势 , 甚至“自我批判”的反讽性质的历史解读 , 以埃塞克斯郡的情节写作为最高代表:在这段剧情里 , 玩家来到埃塞克斯郡谋求结盟与和平协议 , 被告知必须以协助郡长和夫人离婚作为交换 。 因为阿尔弗雷德大帝不允许这桩政治婚姻公开破产 , 因此郡长和夫人另辟蹊径 , 想到借助玩家所扮演的“维京人”来协助:即制造一场“劫掠表演”将郡长夫人“劫走” , 制造夫人被维京海盗杀死的“新闻” , 来让郡长得以合法公开地离婚 。
在这场“表演”情节中 , 玩家不得不以经典的“侵略者”形象出现演出一场杀戮的“闹剧” , 客观上犯下侵略、杀戮和掠夺的罪行 , 美其名曰是为了达到“和平”的目的;代表原住民撒克逊人的郡长一方 , 更是毫无顾忌地抛弃反侵略战线与维京人合作 , 为了一己私利在这场表演中任凭自己治下的人民被劫掠和杀戮——剧情最终以郡长和夫人得其所愿 , 玩家也得到结盟誓约的皆大欢喜场面结束 , 但其背后的反讽和“自嘲”意味很难被忽略:一方面 , 这段剧情将维京入侵行径改写为一种族群合作的“表演” , 似乎是在做一种全新角度的历史诠释;但另一方面 , 这种“表演”式的文本操演 , 却更加深了对维京入侵行为和对当时整体历史环境深切的批判和讽刺意味 , 玩家所扮演的维京海盗也绝非是被洗白的一方 , 而被纳入了更加宏观的历史反思话语之中 。
我们能保证每次都不掉下来吗?新历史主义与“阴谋论”
综上所述 , 我们几乎可以为育碧在《英灵殿》中对历史进行解读和阐释时 , 所表现出来的绝妙的意识形态尺度把握而击节叫好:他们绝不负“由不同信仰、性向和性别的成员组成的多元文化”之名 , 展现了在坚实的历史考证基础上强大的“走钢丝”式的历史阐释能力——当然 , 这是其作为制作全球售卖数千万份的3A顶级游戏的商业大厂所不可或缺的 , 育碧必须找到写作历史题材时所面对的受众的最大公约数 。
为了利用好明显能够被转化为丰富的商业消费价值的“情动”力量 , 为了显而易见的商业盈利诉求 , 《英灵殿》选择了“政治不正确”的维京海盗题材 , 并最终运用强大的文本能力基本解决了维京海盗美学的“非道德性” , 使其不会影响到纯粹的美学表达和商业诉求:玩家能够一定程度上克服对于扮演“侵略者”的厌恶和不安 , 沉浸式地体验扮演维京海盗纯粹美学和情绪上的满足;与此同时 , 也并没有让玩家真正与维京海盗行为“共情”、迷失 , 虽然跳出了“歌颂反侵略 , 批判侵略者”的传统历史叙事 , 但也没有滑向为侵略者洗白的殖民主义话语 , 而是以更高的历史视角和更加全面的思维 , 将批判和反思的锋芒转向整个时代与“战争”本身 , 是一个经典的以人本主义为途径进行“去意识形态”化的新历史主义解读范例 。
1973年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发表《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 , 对黑格尔、米什莱、兰克、托克维尔、布克哈特、马克思、尼采、克罗齐八人的历史写作进行了详尽的文本分析 , 借助源自列维—施特劳斯和雅各布森的隐喻、转喻、提喻和反讽的四种基本语言结构 , 源自斯蒂芬·佩珀的“世界构想”理论的形式论、机械论、有机论和情境论的四种真实性理论 , 源自诺斯罗普·弗莱的小说理论的浪漫剧、悲剧、喜剧和讽刺剧的四种情节结构原型 , 源自卡尔·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无政府主义、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四种意识形态蕴含策略对八人的历史写作进行分类 , 最终提出历史学家的写作也是一种必须要对其进行形式分析的“文学写作” , 他们的文本是由语言结构、真实性理论、情节结构原型和意识形态所组成的形式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