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法学虽属人文社科类,却犹如自然科学,要求概念准确、表述清晰、逻辑严密。然而,法学家王利明的《守拙集》说明,冷峻理性的头脑里可以有丰饶细腻的情思。
这是王利明的人生随笔集。作为师者,他的人生故事自然是从讲坛上铺展。《“饭碗法学”当休矣》讲法律内部专业条块分割、壁垒森严,存在缺乏联系与综合的弊病。其实,这不仅是法学的问题,在其他学科也存在,当属现代知识体系的大问题。于是,又有了《只懂法律而不懂其他的法律人是不成功的》,反对把法律视为一种封闭性的知识,认为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单独达成对人的全面把握,解决人所遇到的全部困境。我揣摩,在“理一分殊”“殊途同归”的科学认识下,在法律实践中灌注人文关怀,找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路径,应该是王利明一以贯之的治学观念。
正因此,认识社会、理解人生成为《守拙集》的主线。无论是谈人生成长、伦理哲思,还是谈家国情怀,或是干脆投入文艺海洋谈诗词鉴赏、读书感悟,王利明试图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生活全貌、理解人生真谛、掌握社会规律。
王利明从小有文学梦,是误打误撞才走上法学之路。他品读古诗词,《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我言秋日胜春朝》《寒山寺的钟声》《我辈岂是蓬蒿人》等文章深入堂奥、情思飞扬,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完全沉浸在无我的审美意境中,呈现出非常专业的诗词鉴赏水平。
“读书札记”里吸引我的是《人文主义和契约精神——读后感》,这是一篇法学家撰写的文艺评论文章。王利明不落窠臼,没有停留在对夏洛克贪婪无度的批判,而是着重从“契约正义”历史性认知的角度开展评析,字里行间充盈着对人的尊严和权利的关怀,鲜明体现了他的唯物史观和人民立场。
集子里谈人生、谈社会的篇章,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出自伦理学家之手:《守拙是一种美德》《感念贵人》《厚道: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弘扬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靠什么致君尧舜》,这些文章都有守正持中、向上向善、开放包容的正大气象,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方向高度一致。
诗词鉴赏、读书札记、人生感悟反映了一位法学家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形式,这种个体人格赋予了他参与起草的法律文本的价值向度和人文底色。王利明参与了改革开放以来许多重要民商事法律的起草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编纂工作。因对中国的法学教育和法治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他两度获评“CCTV中国年度法治人物”。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也得到国际法学界的高度评价。让人意外的是,国外评价比较集中于它对人格权的保护和规范。法国蒙彼利埃大学教授、民法学家雷米·卡布里亚克(Rémy Cabrillac)认为中国的《民法典》“设置人格权编是非常合理的选择,这代表了人法最现代的立法成就。”德国明斯特大学法学院教授托马斯·赫恩(Thomas Hoeren)和律师斯特凡·皮内利(Stefan Pinelli)认为“民法典中的信息保护规定改善了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法律地位,从而在民法典层面提升了信息保护的意义。”欧洲国家是近代民法典的发源地,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通过法治建设特别是民法典的制定,开始得到西方有识之士的中肯评价,这其中有王利明宝贵的贡献。
【 法学家|冷峻背后的细腻丰饶】(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
- 现代|东亚背景下中国美学的发生研究
- chin还记得开幕式上那句“Welcome to China”吗?“粉衣小哥”孙泽宇讲述背后故事
- 这件事|曝海底捞背地里给顾客打标签,网友热评:有点害怕这样的行为
- 李雪莲|《我不是潘金莲》搬上舞台 刘震云期待话剧“背叛原著”
- 预备杆|《立春》背后的功夫小子
- 郎佳子彧|大兴丨三代传承 冬奥舞台背后的面人郎
- 陈情令|《魔道祖师》凭什么能大火?剧情扎实人物立体,背后蕴含人生哲理
- 冬奥运动员|冬奥运动员穿虎头鞋、背机械臂?非遗面塑传承人巧手诠释“一起向未来”
- 巨石|神秘白垩石鼓首次公开!这场主题大展揭秘巨石阵背后的故事
- 年轻消费者|风向变了!年轻人涌入唯品会疯抢黄金,背后隐藏的信号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