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平|虎风虎韵齐鲁行|从虎年的布(不)老“虎”说起( 四 )


不过虎年写“虎头帆”,这可是切着“虎”题呢。这个“虎头帆”,在我眼里,是100年间的影像“蒙太奇”:100年前,爷爷吴支英18岁当“虎头帆”头船船长,号称海岛“神老大”。1937年日本人烧毁长岛18条船,包括爷爷自家的“虎头帆”。2004年,我牵头、主持恢复建造了北方首条仿古“虎头帆”。2010年前后,父亲作为“虎头帆”非遗渔号家族成员,与伙伴们先后荣获全国渔号比赛二等奖、并登上央视三套文艺节目的舞台。
我离岛到市工作十年,已不知“虎头帆”的情况了。直到春节网上看视频,那熟悉的影像又重现在我眼前。只见那“虎头”一现,立马被我手机瞬间截屏。因为网上资料很少,多年的照片也不知存哪了。时过境迁,可能没有人能理解我当时的心情,我再用“泪目”、“破防”那样的词,也显得苍白无力的了。
18年前的“虎头帆”,决策人是我,也可能“只能”是最有情结的我;设计人做过船模没造过船,船的图纸是传承数十年前的;造船厂是我那“虎头帆”老家的,虽有资质但也没造过这类船。因此,成就“虎头帆”,除了县委支持,是需要我的虎头虎脑的“傻气”和勇敢担当的精神的。“能置家财万贯,不置水漂一件”的民间俗语和朋友规劝,也没有动摇我“船成业兴、纲举目张”的坚定信念。
素平|虎风虎韵齐鲁行|从虎年的布(不)老“虎”说起
文章插图
2004年3月20日,是“虎头帆”下坞的日子,一只快艇载着我,飞也似地向“虎头帆”老家兼造船地一一砣矶岛驰奔而去。在没见真船之前,我看过刘延安的船模和图纸上的“虎头”图案。这到达现场,一条长21米、宽6米、插上两根顶天立地的桅杆、船体披红挂彩并且是机帆两用的“虎头帆”,虎威咋现、虎啸生风,真的就这样迎面而来。那种激动、那种喜悦、那种亢奋,我是找不出更合适的词语去表达了。
令人难忘的是船体内部设置了象征十二生肖的各种物件,其中一个钉虎头钉是最后一道程序,相当于当下开业典礼的剪彩,这是需要尊者或长者来钉的。只听造船设计人刘延安一声高喊:“请吴局长钉虎头钉”。于是我攀上弦梯登上船头,接过别人递过的木棰,朝着船头上矗立的三个大铁钉,用尽全力地钉了下去。
仪式结束后,“虎头帆”在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欢快热闹声中下坞,我和几位同事与不多的技术人员参加了检验船体安全的航试。先绕岛半圈,较为平稳后,再掉头往县城进发,予以长距行驶。带着一颗不确定的心,在备足必须的救生设备情况下,我们冒着春寒乘风破浪,机帆两用、快慢进退地航试,最终用近两个小时,安全顺利地到达县城,还没进港就沉浸在前来迎接的县领导和群众欢乐的包围圈之中。
在得到船监技术人员“航试”成功的明示、即将安全到港的此时此刻,我的眼晴里模糊了,脑海中穿越了:我变成了百年前纵横两海、一网两船的爷爷吴支英;欢迎的人群里分明是盼亲归来、等待丰收的亲人父老。等回过神来,我在心中祈愿祷告着,并兴奋地告诉我爷爷:您带队领航的那只“大风船”回来了!您那被日本人烧毁的“大瓜篓”重生了!您孙辈人“虎头帆”正后浪推前浪开启旅游兴岛新的远航呢!
素平|虎风虎韵齐鲁行|从虎年的布(不)老“虎”说起
文章插图
“虎头帆”的建造,于传承民俗文化,历史性的恢复了渔家号子传唱,再现了摇大橹、上鱼网、吊大锚、使船舵仪式等,成就了刘延安等大帆船建造非遗传承人的名号,也打造出长岛渔号(朱大相团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光时刻。于转型旅游产业,扛起了“渔家乐1号”的旗帜,开启了“游乐在海上”的渔家海上游的航程。培养出孙明高“虎头帆”船长这样的省级劳模,以及央视“形象大使”张存兴和王沟村等渔家乐先进群体。
几年间,“虎头帆”参与过几乎所有的旅游、渔家乐、妈祖节等大型节事。2006年6、7两月作为中国航海日地方纪念活动内容,“虎头帆”连续两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2007年《最后的“大瓜篓”》作为六集(每集半小时以上)专题之一,又荣登央视《走遍中国》。这些不仅使“虎头帆”成了风帆时代的“标志物”、“活化石”,而且是名符其实的新时代海岛“大风歌”和“信天游”。
作于2月10日(正月初十)
(文中虎头船两张照片为杨志常拍摄提供,其余为作者提供)
素平|虎风虎韵齐鲁行|从虎年的布(不)老“虎”说起
文章插图
素平|虎风虎韵齐鲁行|从虎年的布(不)老“虎”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