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山村孩子唱响《奥林匹克颂歌》,让这份感动久留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44个中国孩子唱响希腊语的《奥林匹克颂歌》,让全世界观众欣赏到一份淳朴的天籁之音。揭秘报道刊发以后,这些小演员的背景令人惊讶,也给人留下更多感动:他们来自大山里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很多人4个月前刚认识简谱,而他们唱歌的希腊语是用拉丁字母发音标注的。
奥运会开幕式上,组织少年儿童表演并不稀奇,用希腊语歌唱《奥林匹克颂歌》也是惯例。但是,邀请一群在山里长大,并没有接受过太多专业音乐训练的孩子来唱这首奥运会会歌,本身就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创新。
振兴|山村孩子唱响《奥林匹克颂歌》,让这份感动久留
文章插图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马兰花儿童合唱团”在用希腊语歌唱。 新华社采访人员 曹灿/摄
寓意是显而易见的: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萌发和传播,受影响的不能只有城里孩子。中国广大乡村的孩子,同样有权利分享奥运会带来的快乐。在“一起向未来”的历史进程中,不能落下一个孩子,不能辜负一个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生活热情。
对当地条件来说,组织这群孩子在冬奥会开幕式舞台登台亮相,显然是不小的挑战。2016年,退休教师付宝环到阜平支教,到了才发现自己是唯一的音乐教师;“马兰小乐队”刚成立时,创立者邓小岚不得不从亲戚朋友处“搜刮”闲置乐器;为了教孩子们学唱《奥林匹克颂歌》,阜平“举全县之力”抽调音乐老师,直至来自北京、保定等地的教学团队加盟。
振兴|山村孩子唱响《奥林匹克颂歌》,让这份感动久留】经过数月培训,再加上专业师资的指导,孩子们如愿在“鸟巢”呈现了精彩的表演,这当然将在他们一生中留下深刻印记。不过,这场演出留给人们的感动,不应该只停留在开幕式表演的几分钟,也不应该只针对这44个孩子。孩子们天籁之音的背后,蕴藏着乡村教育振兴的母题。
在地图上以直线测算,保定市阜平县距离北京不过200多公里的距离。然而,无论是以完成这次表演所要克服的困难,还是从人们的常识认知来看,一个在阜平山村里长大的孩子,与一个成长于大城市的孩子,所拥有的“可能性”无疑天差地别。
高水平的音乐老师,丰富多样的乐器爱好,甚至在英语之外学习第二门外语,对大城市的孩子来说可谓触手可及。“鸡娃”的家长们更需要担心的,恐怕是周末培训排得是不是太满,孩子除了上兴趣班还有没有休息的时间,还有没有机会享受大自然的沐浴。
而对山里孩子来说,除了对《奥林匹克颂歌》中的“溪谷”“山岳”习以为常,以上这些都是陌生的。他们改变命运的主要方式就是走出大山。即便如此,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顺利进入城市,过上向往的生活。相比大城市的同龄人,他们必须付出更多努力。
教育是未来和希望。振兴乡村教育,需要国家和地方更多的投入。多年来,中央政府始终高度关注乡村教育发展,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各地政府、招生院校也相继就教育资源分配出台倾斜性政策。有理由期待,开幕式表演结束了,带给这些孩子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振兴乡村教育,需要社会上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今年78岁的邓小岚,退休以后从城市来到父亲邓拓工作过的地方,教村里的孩子唱歌,并组建当地小有名气的“马兰小乐队”,这是这群阜平县的孩子们受到冬奥组委关注、参加开幕式表演的重要原因。这些年,在邓小岚等人的努力下,乐队的许多孩子考上大学、走出大山,过上了不一样的人生。
振兴|山村孩子唱响《奥林匹克颂歌》,让这份感动久留
文章插图
合唱团成员在做发声练习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马宇平/摄
乡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育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必要前提。尽管能够在冬奥会舞台上表演的孩子只是少数,但是只要这份机会是公平和开放的,就会在更多孩子心中投下希望的种子,让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创造更多属于自己的独特奇迹。
《奥林匹克颂歌》用音乐的语言,让全世界倾听中国山里孩子的歌声,也让更多人关注乡村、关注乡村教育。希望这份感动不仅留在开幕式中,也能在更远的地方永久传扬。
(原题为《山村孩子唱响《奥林匹克颂歌》,让这份感动久留》 作者 王钟的 来源 中青评论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