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泉的造像与悬路
文/姜苗林
由张夏镇中街穿过,一条弯弯曲曲的乡间公路向山里面延伸。有村子的地方就通公路,公路的尽头未必就是村子。中巴车可以放心的往里面开。没有限高限宽的担心,车子居然开到了渡槽上面。看那渡槽似乎是东西走向,东面的从山里面延伸过来,不仔细看以为是田垄;西面一条深的沟壑,那渡槽大跨度的飞架而去。渡槽废弃了,那路也就截断了渡槽。稍作盘桓,看那渡槽的建造也是颇具沧桑感的,抬头看渡槽的名字是“车箱渡槽”。怎么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呢?
文章插图
山里面的路是狭长的。两边是山。路边插了些细如手指的果木。路过土屋,路过王庄村,来到了王家泉。村委会前的广场就是路的尽头了?
广场一侧的崖壁上雕刻有十二属相,正中的景观石上面写着“天赐福”,另一侧新开了一家清泉饭店,村委会的二楼是“幸福院”。一旁的巨石上面写着村子的来龙去脉:深幽车箱峪,佛韵王家泉。原来这一路走来的山谷名字叫车箱峪啊。“车箱渡槽”由此得名。
村子里的房屋有新盖的,也有废弃掉的。那废弃掉的老屋依稀可以寻找得到主人的身份。有房门上锁的也有敞开的,偶尔有炊烟升起,偶尔有几声犬吠。一家房屋墙壁上盘根错节长出了碗口粗细的树,不是梧桐树,也不是榆树。村的南头有两株苍劲的柏树,至少也有几百年的树龄了。有柏树的地方应该就有寺庙。相传宋朝初年这里为四禅寺的东邻,也有寺庙一座,名为旮旯寺。还有传言说旮旯寺、四禅寺的和尚均为花和尚,后来几个寺庙正本清源都归属到义净寺里面去了。
文章插图
穿过村子依然有路,只不过那路又狭窄了许多。路的尽头是山崖。崖壁上散落着一些佛家造像。这里就是村史所写的“佛韵王家泉”了。看那造像除了有两三尊为几十公分高的以外,其他的均不足一尺,小的也就是拳头大小。五十三尊佛那里虽然说不上壮阔,却也十分的威严。除了佛像还有一些小的动物,比如猪和猴子,煞是可爱。相传这些造像是隋唐时期的,可惜的是在岁月的剥蚀下,原本的佛龛已经不复存在,原有的慈眉善目复又回归了山石的纹理。
文章插图
山崖下滴水成泉。一处一米见方的泉池当中那水清澈见底,流出泉池的水结成了冰,这水就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源泉。相传王姓自明朝嘉靖年间由河北枣强迁徙至此,以姓氏、泉水命名村子延续至今。
村子西面连绵的山上有一条悬路。路不在山顶,在山的半腰。从谷底望去那条路就是刻划在山崖上面的一条白线。假如没有人告知,
也就忽略掉了;一旦知道了,又看得头晕目眩。村头的王嫂说:“原本这山上都有路,是放牛放羊踩出来的。”她又指了指东面的山上说:“从这边去仲宫镇也是有路的,中间就隔着一道山梁,过去走的人多,现在几乎没有人走了。荆棘杂草掩埋了道路。”为什么看不到放牧牛羊的了呢?为什么也看不见走在田间地头的种田人了呢?王嫂说:“村子户籍上面还有一百七八十口人,常住在这里的只有二三十人了。年轻人都走了出去。”
文章插图
那条挂在悬崖上面的“悬路”吸引了许多人。攀上一百多米的陡坡,就可以体验一下走在悬路上的感觉了。一侧的山崖望不到顶,一侧的峡谷看不到底。不是因为那山有多么的高,谷有多么的深,而是那脚下的路只有一尺多宽,不敢昂头也不敢侧身。走过去的算不得英雄豪杰,望而却步的自有一番道理。
文章插图
旮旯寺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土屋村还有四禅寺的遗物。一座四四方方的钟亭还在,只是挪了位置。石柱、石梁都是老部件,重新构造起来,那构造的工艺与古人相差了许多,不够严丝合缝,糙得很。还有一根华表,石柱上刻的字清晰可辨。对面的一棵老松树郁郁葱葱。一位热心的大嫂指了指一侧的山说:“四禅寺的遗址在山上面,爬上去用不了二十分钟。”顺着大嫂手指的方向看去,似乎是有一处石塔若隐若现。
文章插图
渡槽横跨岁时同,
山野吹来古韵风。
犬吠依然新舍起,
【 造像|山村游记|王家泉的造像与悬路
- 弼马温|《西游记》中的诗词
- 西游记中|孙悟空打死六个山贼,这六个人的名字连起来读,发现一个秘密
- 大教育家|为先知立传 为先生造像
- 人民冰雪·冰雪故事汇|《人民冰雪·冰雪故事汇》第三季—大众冰雪季:带孩子们制作吉祥物的山村老师
- 漏洞|11岁女孩指出《西游记》漏洞,专家称无法反驳,400年来无人发现
- 邓颖超|森林故事|苗圃游记(散文)
- 春早|青未了|山村春早
- 西游记|面对一枚蛋,他做了达芬奇没做到的……
- 用《西游记》的方式打开北京冬奥会
- 猪八戒|《西游记》唐僧、悟空、八戒,现实中的老婆大有来头,真是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