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出现了含有铁质材料的冰鞋。《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冰鞋以铁为之,中有单条缚于鞋上,身起则行,可能暂止,技之巧者,如蜻蜓点水,紫燕穿波,殊可观也。”所谓“单条”,其实就是一种“单冰刀”滑冰鞋。乾隆在其《冰嬉赋》"序”中说:“国俗有冰嬉者,护膝以芾,牢鞋以韦。或底合双齿齧凌而不踣焉。或薦铁如刀,使践冰而步逾疾焉。”“双齿”类似于今天的“双冰刀”滑冰鞋。双冰刀比较平稳,适合初学者练习。与现在的冰刀不同的是,清代的冰刀都比较短,鞋的后跟有一部分下面没有冰刀,这样可以在需要时用鞋跟触及冰面以便停止滑行,或改变滑行方向。
据《帝京岁时记胜》记载:“积雪残云,景更如画,冰上滑擦者所着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名曰溜冰。”简单几句,把滑冰中精彩的花样动作描绘得惟妙惟肖。含有铁条、熟皮等材料的冰鞋以及护膝的出现,表明清代滑冰器具已经相当先进了。据考证,如此制出的冰鞋,和西洋传来的式样区别不大,甚至更为精致。
清朝还有带毛猪皮的冰鞋,这是一种特制的冰鞋。清朝有一种冰上运动名为“打滑挞”,非常类似于今天的高山滑雪。在冬季选一个比较陡的坡,用水浇注成冰山,高大约有十米左右。滑雪勇士们从最高处滑下,以到地不摔倒为胜。之所以要用毛猪皮的冰鞋,是因为打滑挞从高处滑落,需要非常光滑的冰,同时冰鞋也要非常滑,以尽可能减少与冰的摩擦。
清朝时,西苑三海(即太液池)成为皇家的禁地,冬季池面结冰后,自然也就成为皇家冰上活动的专用场地,普通百姓是不能入内的。据高士奇写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一部史料笔记记载,当时的冰上抢球“每队数十人,各有统领,分伍而立,以革作球,掷于空中,俟其将坠,群起而争之,以得者为胜。或此队之人将得,彼队之人蹴之令远。欢腾驰逐,以便捷勇敢为能,本朝用以习武。所着之履,皆有铁齿,行冰上不滑也。”这时的鞋底下前端装有带齿的铁条,随意滑行,可以制动,还可以踢球,一鞋三用。
编辑/王静
- 墨戏|这一曲《墨戏》,或许只有她能写出来
- 超市|3月1日起,青岛这家超市将闭店,店方回应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中老年人|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竟然会加速衰老?!
- 腌黄瓜|火腿土豆沙拉
- 责权利|微软食堂为何会持续提供优质服务?只因为这一点
- 美食|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看了这位画师画的美食,给我看饿了
- 初评|武汉48人入围!这项工艺美术活动初评名单公示
- 油饼|饺子皮别只会包饺子,试试这种做法,层层松软,出锅后比饺子还香
- 舌尖上的中国|人老了才知道,不管多穷,也别端这三种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