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冰上杂技
沉浸式观赛,“观众们”坐“床”看比赛
古代的冰嬉运动会上总是会出现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冰床。冰床,也称“拖床”,是一种冰上滑行用具。其实,冰床的历史要远远早于冰嬉,早在北宋时期,我国的海河流域,曾有文献记载了这里冰上活动情况。在冬季的水淀塘泊,出现了可以在冰面上人力牵引运载蒲苇的拖床,可以乘人、载物。这种冰床,从宋代到清代一直在使用。
利用冰床作为冰上运输工具,宋人笔记中已有记载,称作“凌床”。据《江邻几杂志》:“雄、霸沿边塘泊,冬月载蒲苇,悉用凌床,官员亦乘之。”雄、霸即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州),是宋辽两国的交界处,也是宋朝北部边境的战略要地。这些地区冬季河沟湖泊结冰,人们已使用凌床在冰面上载运蒲草芦苇。至于从“凌床”变为“冰床”可能跟“凌”音同“灵”不吉利有关,据《过夏杂录》卷六“冰床”:“北人呼冰为凌,凌音同灵……今直呼冰床是也。”
在明代北京城,冬季乘坐冰床已经比较盛行。《帝京景物略》卷一“水关”载:“冬水坚冻,一人挽小木兜,驱如衢,曰冰床。”此处的“冰床”,为一人牵拉的一种木制的简便轿子。明代万历年间,对于宫中水域管理宽松,老百姓常在冬季进入皇城内外的水域活动。贫困的百姓经常有拉冰床来糊口的。寒冬腊月,冰厚的时候,经常可以见到交拉如织的情景。这种冰上生意十分兴隆:“遇雪满林皋,坐拖床者艳素杂遝,交拉如织,亦有兴豪乘醉而频往来者。”乘坐冰床已成为明人冬季户外嬉乐方式之一,“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连十余床,携榼篮酒具,铺氍毹其上,轰饮冰凌中。”他们将几张冰床甚至十几张冰床用链子连在一起,置酒案于冰床之上,喝酒聊天。
文章插图
花样滑冰
冰床长约五尺,宽约三尺,一般用木头做成,有些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雪橇,清末民初,出现了“冰橇”这一名称。和普通冰床相比,观看冰嬉所乘坐的冰床要华丽得多。王公大臣所乘冰床配有御寒兼装饰的车箱。“清制,西苑门内,有冰床,为王大臣设,床甚华美,如绿呢车箱,行绝驶。”皇帝的冰床更大,“似蹋无足,似车无轮。”大冰床用黄色缎子围起来,有龙凤花纹,从远处看就像是一顶大轿子。但是它不是由人抬着走的,而是由八个人从后面推着行进的,下面装置了利于冰上滑行的铁条。
清代查揆撰写的《燕台口号一百首》中说:“河头冻合坐冰床,偷得舟行陆地方。更有抛球人夺彩,一双飞鸟欲生芒。”原注云:“冬月冰坚,以平板作床状,下用二足裹以铁,一人引绳,名‘冰床’,亦曰‘拖床’。又尝于冰上弄球掷彩为冰嬉。”
乾隆皇帝在做皇子时就喜欢乘坐冰床,当了皇帝以后,对冰床的喜爱有增无减。在乾隆帝御制诗中有很多关于乘坐冰床的诗句。如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他坐冰床前往琼华岛上的悦心殿观看冰嬉,为此写下《坐冰床至悦心殿》一诗:“筠冲赐宴有余闲,琼岛韶光暖镜间。尚可翠鸾轻舵试,徐过玉虹一桥弯。冻酥岸觉看波漾,春到物知听雁还。今日悦心真恰当,窗凭积素慰开颜。”
钱维城根据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所作《御制雪中坐冰床即景》绘制的诗意图中,黄幄冰床即为乾隆乘坐的冰床。此特制的冰床,是专门供乾隆在太液池上冬日里乘坐滑行,观赏银装素裹、苍茫浩渺雪景的。而乾隆更是与傅恒、尹继善、刘统勋等28人做《冰床联句》,记载了冰床的历史、冰床的功能以及乾隆乘坐冰床阅冰嬉时的情景等。
《燕京岁时记》记载:“冬至以后,冰变得很厚。十刹海、护城河、二闸等处都有冰床。大雪过后天晴之时,周围一片银装素裹,仿佛行走在玉壶之中,真是人生一大快事。”清人杨静亭《都门杂咏》中有诗句形容冰床受欢迎的程度:“十月冰床遍九城,游人曳去一毛轻。风和日暖时端坐,疑在玻璃世界行。”
冰鞋也是技术流,单冰刀、双冰刀任君选择
冰床毕竟只是一种冰上交通兼观看工具,而要在冰上做出各种旋转跳跃的高难度动作,自然离不开冰鞋。最早的冰鞋是从冰刀演化而来的,人们为了便于在冰上行走,就把牲畜的胫骨缚于脚下。后来人们对冰刀进行改进,在一块木板的底部固定铁条或铁片,再将木板扎紧在鞋上,称为冰鞋。早期的冰鞋称为“乌拉滑子”,就是把嵌有滑条的木板缚于乌拉鞋的底下,手持木杖滑行于冰上,大约出现在11-12世纪之间。
- 墨戏|这一曲《墨戏》,或许只有她能写出来
- 超市|3月1日起,青岛这家超市将闭店,店方回应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中老年人|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竟然会加速衰老?!
- 腌黄瓜|火腿土豆沙拉
- 责权利|微软食堂为何会持续提供优质服务?只因为这一点
- 美食|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看了这位画师画的美食,给我看饿了
- 初评|武汉48人入围!这项工艺美术活动初评名单公示
- 油饼|饺子皮别只会包饺子,试试这种做法,层层松软,出锅后比饺子还香
- 舌尖上的中国|人老了才知道,不管多穷,也别端这三种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