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塆|花甲之年不说假话(之五)志在千里花奶牛( 二 )


2019年6月22日,定会成为我终生难忘的日子。那天新县苏河镇永斌大哥一行盛情款待我。酒桌上,我热情迸发,本来想好的词却一下子断了片,但我稍作镇静,站起来娓娓道来:我奶奶一直告诉我,我们的根在河南。从小,我就牢记我们是河南人。今天我终于来到我根脉所在地。第一杯,我敬我的祖先……我把酒沿着墙根洒下,洒下是我作为后代的敬意、怀念,我眼里含着泪,心中揪着疼。
2021年清明时节,新县宗亲吴文时等发起吴氏苏河镇返堂洼第二次续谱倡议,很快得到全体吴氏族人热烈响应。吴之明大爷任会长,吴之法二爷任主编。在爷爷们关爱之下,我被推举为副主编。近一年来,全体族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永斌、永礼他们走村入户、深入调查核实,力求资料科学、准确,争取少留甚至不留遗憾。我和之法二爷交流更多一些,为了一个人名,为了一个排序,为了一张表格,都要反复进行切磋,让严规范、高标准贯彻谱书始终。有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二爷微信写满话。
令我暗自欣喜但又惴惴不安的是,之法二爷将续谱的序二交给了我。推脱不下,只好硬着头皮去写。好在有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吴姓委员会会长吴天玺打头阵撰写序一。
吴天玺会长出生在台湾宝岛,年龄与我相仿,但至今未曾谋面。两岸解冻,吴会长几经周折终于踏上新县老塆那片土地,并放弃在日本的事业把家安在郑州。在创办实业同时,全力推进公益事业,为吴氏文化研究煞费苦心,真是吴氏家族巾帼壸范。
由我们寻找老塆经历,由吴会长回归故里报效桑梓壮举,我们还是把话题萦绕到叶落归根上来吧。
老塆|花甲之年不说假话(之五)志在千里花奶牛
文章插图
现在我们国家已经进入老年社会,到我的第五个十八年,可能就是深度老年社会了。
有时候我想,什么都可以通过努力去追赶,甚至能超越。但年龄不行,不管你怎么努力,你的年龄永远大不了你的父辈。
俗话说,你把我养大,我陪你到老。其实,是时光陪人到老,如今社会,年轻一代们“5+2”“白加黑”,很少有时间陪伴(要不然“常回家看看”就能把人催得噼里啪啦),对此不要指望更不能指责。
到那时,我们的孩子们也是四十多岁的人,属于上有老,下有小。我们争取少给孩子添乱,帮多少是多少。不能自理前夕,适时进行精简整编,主动地悄悄地带着简要的生活必需品去老年公寓报个到。也许那时候,家庭养老成为可能,那样不需要打点行装。
俗话说得好: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但愿在第五个十八年里,属牛的我反刍能力基本不减,咀嚼过往,在略带昏花的眼眸注视下敲击键盘,为国家、为社会、为自己后代挤出那怕带血丝的发涩的牛奶,直到日落西下星起缀满夜幕……
但愿那个时候,能回到故乡,陪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身旁,弥补一直在外没有尽到孝道的惆怅。我留下,孩子们会适时回到故乡,望一望我出发的地方,嗅一嗅家乡泥土的芬芳,足矣。
借用几句诗吧:
雨季奉献给大地,岁月奉献给季节,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爹娘。
我是你的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也许,还有第六个十八年呢?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那就静静期待三十年后再说吧!
感谢各位亲真诚陪伴。再见。
壹点号吴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