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国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舌尖上的浪费,还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把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升为了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但是,食品浪费现象仍然不可小看。比如聚会为了面子超量点菜,外出就餐吃不完的剩菜不打包,看上去似乎只是个人某一次的大手大脚,但叠加在一起,就成了我国每年上千万吨的餐饮浪费。怎么能更好地推动全社会节约粮食呢?
采访人员在短视频平台上随便输入蛋糕大战、食物浪费等关键词,就能搜到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浪费画面。
尽管大家从小便被教育要爱惜粮食,但是从城市到农村,从商务宴请到私人聚会,食物浪费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文章插图
除了各种名义的聚餐、宴请以外,“扶墙进、扶墙出”的自助餐也一直是食物浪费的重灾区之一。这是去年夏天,北京怀柔的一家海鲜自助餐厅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一条短视频。几位客人吃完饭后,剩下了大量螃蟹、鲍鱼等海鲜。
食物浪费现象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那么浪费程度到底有多严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曾经对此进行了两年的实地调研。结果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大型聚会浪费高达38%,是食物浪费的“重灾区”。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每年的粮食浪费总量数额惊人。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统计,仅餐饮每年约浪费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由于食物的生命周期涉及生产、运输、储藏、加工、零售、消费、后期处理等多个环节,因此从全产业链角度来看,有大约30%的食物都被浪费损失掉了。这不仅令人痛心,而且导致的后果还十分严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 张丹:每浪费1千克的食物,相当于5.22千克二氧化碳额外的排放,包括220克氮的一个额外排放,是40.56克磷的额外排放。北京一年餐饮食物浪费量,相当于浪费了40万吨的食物,意味着我们有29万公顷的土地被白白浪费掉了,这个面积非常大,那么它额外排放的二氧化碳达到200万吨。那么它额外排放的氮,相当于永定河一年的来自整个农业面源污染总氮的排放量,所以它的总量是非常惊人的。
中国是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国家,用全球7.8%的耕地、5%的水资源,养活了全球约20%的人口,能做到这一点难能可贵。但是辛辛苦苦得来的食物,却又白白浪费,实在令人痛心。那么明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为什么还会浪费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成升魁:我觉得有一个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那么主观因素就是消费者这种节俭意识不强,另外还有消费的习惯,或者癖好不一样。发现餐饮业这块是造成我们浪费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餐饮供餐方式在一些细节上设置不合理,是导致食物浪费的原因之一。比如,这家位于北京通州区的东北菜馆的菜品设计就很容易造成浪费。这家店的特色是各种铁锅炖。像这样一份铁锅炖大鹅,店家说四斤起步,没有小份。很快,采访人员便发现,两位客人吃完后没打包就走了,锅内的食物几乎剩下了一半。
调查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自费就餐且人数较少,基本能做到光盘;但如果是他人宴请、多人聚餐,往往就很容易出现食物浪费现象。这是网友拍摄的山东青岛一场婚宴之后的情景。
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人们认为宴请一定要有“面子”,似乎不剩些饭菜,就丢了“面子”,所以通常会多点些饭菜,这在多人聚餐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还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那就是我国关于反食物浪费的教育仍然不够,也就是缺乏所谓的“食育”教育。不仅应当让孩子从小学习饮食知识并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还应当对涉及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相关行业的从业者进行教育。
反食品浪费法等法律法规落地仍有困难
食物浪费的现象正受到国家和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反食品浪费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使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升为了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 浪费|莫让盛宴变“剩宴”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明确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从采访人员在北京、昆明、贵阳、青岛等地实际调查情况来看,不少餐饮企业都已行动起来。
- 腐竹|武汉母子俩午餐晒圈火了,不剩菜不浪费,网友:妈妈做的菜就是香
- 黑木耳|武汉夫妻俩午餐,一荤一素一汤不足20元,家人爱吃从不剩菜不浪费
- 家训|三明泰宁:走进明清园 品味百“福”文化盛宴
- 工笔画马|文化盛宴!快去石家庄市博物馆看工笔画马作品展
- 公勺|河北石家庄:免费打包服务减少餐桌浪费
- 人工智能|在西岸传媒港,打造一席流动的数字化盛宴
- 象山|石浦十四夜,共享象山非遗共富盛宴
- p晒南方三口之家午餐,荤素搭配好吃好做,家人爱吃从不剩菜不浪费
- 文化|【图片直击】保定涞源:文化惠民贺新春 文化盛宴飨群众
- 定情信物|情人节遇上元宵节 成都“国风”花海盛宴太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