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写了几篇纪念文章,追忆我们这个小城逝去的文化名人。我之所以如此深刻地怀念他们,是我觉得文学的确改变了他们的精神指向,应该说,文学没有给他们带来富裕的生活,那个苏歌甚至因为文学而举步维艰,正如路遥所说的,这狗日的文学!可是即使如此,我们为啥仍如此热爱文学?有位文友,对我说,文学让他不那么偏执、绝望!这位年轻的文友,是我在线上参加一个文学营的同学。他父亲早逝,母亲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但是文学给了他承受现实残酷击打的勇气。
很多年前,那时我还是翩翩少年,在经历了所谓的爱与忧愁之后,我对自己说,我很失望,但我不会绝望,因为一切都可以重头再来。
是的,一切都可以重头再来。比如对文学的热爱,这个真的不分年龄。山东巨野县的姜淑梅老奶奶,六十岁学写字,七十多岁出书,如今八十多了,现在已经出了四本书,而且还是畅销书。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文学已经失去了它的神性,但是我认为,无论在什么时候,它不可丢失人性。
著名作家迟子建在她的短篇小说《炖马靴》获得“钟山文学奖”时说,“作家就像厨师,针对不同的食材,采取不同的烹饪方式,或者煎炸烹炒,或者炝闷蒸煮。这次我面对的食材是战争年代的一双马靴,我在寒夜燃起篝火,用雪水和松枝炖它,让人性的蒸汽在印着人迹兽迹的雪原弥漫、升腾。”
人性的蒸汽。总结我们过去两年的文字,边缘写手们也把这种写人性的蒸气展示在公众号平台上,在宏大叙事的时代,我们关注微小的事物,因为它们和我们一样更贴近地面。
虽然众声喧哗,但我认为文学至少给我们带来一种可能,那就是用文字挑开内心的脓包,挤出病液,向这个世界表达善意。
有人嘲笑我们是乌合之众,其实我们背后有可以倚靠的大树。那就是广阔的时代的土壤,是日益丰富的自由化写作,是个体细小微妙的多彩展示,是化茧成蝶的绚烂与璀璨。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边缘越来越好!
壹点号 边缘文学
- eszter|妈妈每周带女儿摘野菜 并利用找到的食材做饭
- 盐水|4种肉、菜直接用水洗当心越洗越脏!厨房老手都做错了
- 食盐|家庭用盐怎么选?无碘盐、低钠盐、玫瑰盐、加钙盐 很多人没选对!
- 传承|苗绣传承人石丽平:非遗的传承必须“用两条腿走路”
- 红炉|潍坊新华中学用“心”继承传统,以“爱”温暖冬日
- 韩国|用“腐烂食材”制作料理,韩国人却一脸无所谓,反正是出口?
- 感染力|民进巴中市委会主委秦渊:用文学艺术的感染力凝心聚力
- 胡麻油|蒸彩色月饼
- 鸡汤丸子面|松茸鸡汤丸子面
- 抹茶|抹茶蜜豆吐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