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轻人,打造一片古人生活的小天地
年关将近,刘帅的工作更加繁忙了,常常深夜还在加班。他形容自己“从行政上的大小事到服装设计都得管”。几经周折,我们完成对刘帅的线上采访时,已经临近凌晨一点,他却说还不能睡觉,有点事情没做完。从大学时就加入服装复原的兴趣小组算起,15年的时间里,他仍然保持着对这一行最初的冲劲。
2007年时,还在上大学的刘帅就已经对古代服饰感兴趣了,他联合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在外面租了房子,买来缝纫机和布料,成立了一个简单的工作室,随心所欲地制作喜欢的汉服。虽然当时工作室的规模不大,但刘帅已经有意识地查阅文献和考古资料,以“复原”的观点制衣。
毕业之后,因为家庭的关系,刘帅从老家河南来到了上海,也是在这里他认识了包括周方在内的一众主创,正式把服装复原作为自己的工作。
最近几年,中国装束复原小组的名头响亮起来,他们受到外交部邀请,在中日韩贤人会议中,向国际友人展示传统中国汉服。他们也曾多次与博物馆合作,受邀到各个高校宣讲,登上了各大卫视的综艺栏目,举办了服装大秀,甚至还开起了淘宝店。团队也从最初只有几名核心成员,发展到拥有20多名主创的大团队,除了设立于上海的工作室,还在山东、上海和苏州分别有了合作的制衣工厂。工厂以主创们的复原成品为样板,批量生产服装,供应给淘宝店和其他合作项目。
1986年出生的刘帅,是个妥妥的“80后”,小时候看过的古装剧、连环画,让他对古人的穿搭印象深刻。兴趣的驱使下,他“半路出家”自学起了服装设计。他说自己也喜欢年轻人流行的东西,但这和喜爱传统文化并不冲突。而且,服装复原这个圈子看起来不大,进去之后发现小伙伴也不少,工作也让他认识了不少朋友。
我们询问刘帅,在和同行的交流中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他说要想一下,“怎么叫做有趣呢?其实就是认识了,就像你认识了我一样,就认识了。”说完他就笑了起来。刘帅的话不多,只有在谈到服装时,才多说上一两句。他说,其实生活就是这么平淡无奇,没有那么多的惊涛骇浪需要面对。于是他一个转身,安静地投身到复原服装的世界里。
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担任老师的周方,博士毕业于东华大学服装学院的染织史论研究专业,在团队中负责史料处理的相关工作。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周方在学校纺织博物馆的活动中认识了刘帅,并在2015年时正式加入了装束复原小组。在周方看来,自己的本职工作与装束复原小组形成了一种频率上的共振,帮助她把学术上的研究和实践性工作结合起来。
团队中的文献组组长池文汇则是通过网络论坛认识了刘帅,“年头太久了,都忘了是什么论坛。”刘帅说。目前,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涵盖了服装史、服装设计、考古、美术、中文、博物馆学等等,这群年轻人聚在一起,打造一片古人生活的小天地。
为复原一件魏晋南朝时贵族妇女的袿衣,他们花费了近三年时间
能以复原服装为职业,刘帅觉得自己挺幸运的。刚入行几年就赶上了传统文化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国人愿意关注古典文化,帮助他的事业很快就步入了正轨。他说自己唯一踩过的坑,就是那些复原得不够完美的服装。“有时候大家觉得挺好看的,但我自己的要求更高。”选料、色彩、工艺,甚至某个配饰,刘帅在意每个微小的细节,他觉得自己算是个完美主义者。
手工复原一件衣服耗时耗力,比如一件全手工的魏晋襦裙,需要花费两名师傅半年的时间裁剪、缝纫,但团队仍愿意下功夫,把一件衣服做到满意为止。执着、坚持、抠细节,是团队所有人坚持的理念。为了复原出一件魏晋南朝时贵族妇女穿着的袿衣,他们花费了近三年的时间,经历过无数次的推倒重来。袿衣曾在著名的《洛神赋图》中出现,但由于文献记载不成系统,且没有实物出土,给复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整理书面材料,去博物馆、考古现场参观学习,探访相关领域的专家,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周方把复原袿衣和自己的学术研究结合起来,“现有关于袿衣的研究多停留在对于袿衣上‘纖’与‘髾’的阐释中,缺乏对于袿衣起源、发展及形制演变的论述。”周方在2018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了研究盲点为复原工作带来的困难。
随着资料的不断更新和制衣过程中的数次试错,袿衣复原终于小有所成。刘帅告诉我们,历时近三年的袿衣复原,在近期制作出了最为满意的版本,他们会带着这件衣服在过年期间登上央视和大家见面。
- 中国人|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七:杨庆中:包容如何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 辛丽丽: 中国式的浪漫给了我无尽的灵感和震撼|名家谈开幕式 | 开幕式
- 座谈会|《陈家镛传》北京首发 纪念中国湿法冶金学科奠基人诞辰百年
- 中国艺术|新文化地标展现中华瑰宝魅力
- 鉴赏|首届中国体育艺术作品创作与鉴赏研讨会举办
- 舌尖上的中国|人老了才知道,不管多穷,也别端这三种碗
- 中国将在非开展“百企千村”活动
- 数字|中国首个中医药古籍IP数字藏品《本草纲目》金陵本发布
- 快时代里的“慢美学”,二十四节气藏着中国智慧|文化时评 | 二十四节气
- 名家|“江山壮丽——中国美术馆藏山水与风景题材作品展”展出名家力作13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