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桐城派与清代书院研究( 二 )


第八章,主要探讨晚期桐城派发展的重要基地———莲池书院。张裕钊、吴汝纶两位名家在莲池书院前后主讲长达二十年之久,对莲池书院发展及北方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吴汝纶意识到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极力传播西学,宣传进化论思想,强调教育革新,成为近代教育转型的弄潮儿。
第九章,阐述传统书院教育随着科举废止而骤然转型的历史过程,分析晚期桐城派名家在这一转型中的态度与作用。面对近代学堂的建立和教育的转型,晚期桐城派名家如姚永朴、姚永概、马其昶、林纾等也在学堂任教,并见证北京大学的变革与发展。桐城派作家离开北京大学,导致传衍阵地丧失,但他们提倡国学、坚守传统的精神与追求,值得后世思考。总而言之,桐城派重视书院教育、编纂古文选本、传承古文法则、极力培养人才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然而,晚期桐城派思想趋于保守,加之书院教育与学校育才的不兼容性,古文对“高雅”的追求与学堂对“普及”的要求之间形成内在矛盾性,晚期桐城派名家看到面向大众普及教育的必要性,古文从内容到境界的深奥性都与普及教育的通俗性相矛盾。这种矛盾共生于桐城派晚期发展之中,始终难以解决,桐城派式微也成为必然。这也给后世留下了诸多思考。
二 成果的突出特色与主要建树
第一,全景式展现桐城派在二百余年发展历程中,文派发展与书院教育的互动关系。该成果从课题研究需要出发,不局限于有清一代及书院,将视野进一步延伸至民国与近代学堂,旨在揭示桐城派与传统教育、桐城派与近代教育的关系,堪称是新的突破与发展。第二,全面阐述桐城派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互动关系。该成果认为桐城派重视文教事业、坚守教育阵地、编纂各种文选、鼓励奖掖生徒、思想与时俱进是其成功的重要法宝。在反思桐城派式微时,该成果认为思想趋于保守性、书院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兼容性、古文对“高雅”的追求与学堂对“普及”的要求之间形成的内在矛盾性等,是其衰微的重要因素。保守性、不兼容性与内在矛盾性,都是从教育自身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从而修正“清代书院仅为应举之地”的已有观点。桐城派名家主讲的书院,虽然也以应举为主,但他们力图转变学风,拓展教学内容,并且以书院为中心广泛开展交游活动,这使书院不仅具有学术性,而且体现出文化上的普及作用。特别是晚期的桐城派代表作家张裕钊、吴汝纶主讲莲池书院,附设外文学堂,广搜译书,是传统书院教育转型的典型案例。第三,进一步拓宽利用文献史料的视野。课题组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整理项目“桐城派名家文集”为依托,广泛搜集书院课艺、方志、名家未刊稿等资料,这些新资料的运用,为准确、科学地开展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文献基础。第四,增加了有关清代书院的附录材料。一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搜集、汇编桐城派名家论书院教育的文章近百篇,拟将单独出版。二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桐城派主讲书院情况用列表形式展现,使读者一目了然。在制作《桐城派名家主讲书院表》时,增补了名家的科名、著述,纠正前人研究成果中的讹误。
桐城|桐城派与清代书院研究】三 成果的价值
第一,有助于学界进一步深化认识“桐城派”;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清代书院史、近代教育史,特别是传统书院转型与废止、近代学堂兴起与发展等问题。第二,桐城派的“兴”与“亡”无疑是桐城派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学界从不同角度对此都有回答。该成果以书院教育为主线,从“兴”、“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拓展了新的领域。第三,课题组运用大量名家文集、手稿、未刊稿和书院课艺、方志等史料,注重同时期其他学人对桐城派的评价,力求还原历史面貌。在史料的选择与使用上,审辨慎用,力求恰如其分地反映史实,为客观评价提供史料支撑。第四,通过对桐城派作家书院教育活动的考察,可为当代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或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