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江小角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桐城派与清代书院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1BZW071),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方宁胜、朱杨、张秀玉。
一 成果的主要内容
桐城派随着清代书院的兴盛而兴起,随着书院教育的废止而衰微。该成果以桐城派开创、兴盛、衰落三个阶段代表作家的书院讲学经历为主要考察对象,揭示书院教育与桐城派传衍兴衰的内在联系。具体而言,一是以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为据,系统梳理各时期桐城派作家的书院讲学活动,探讨他们从事书院教育的动因以及与其文学创作、治学路径之间的关系;二是全面展示桐城派代表作家从事书院教育活动的历史情境,如书院创建、课程选择、教学组织、教育模式、教学成就、深远影响等;三是通过对桐城派作家的地理分布及其背景因素分析,揭示桐城派文风、学风流布所及与各地接纳或排拒之历史轨迹;四是深入分析书院教育在桐城派文统建构、桐城派传衍兴衰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五是探讨桐城派末期作家在晚清教育转型、西学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概述清代书院发展演变和桐城派发展脉络;简述桐城派传衍与书院教育的关系。一方面桐城派以各地书院为平台,培养生徒,选编古文、时文读本,传播文论思想和创作方法,与地方文士交游,扩大影响。可见,书院教育是桐城派承传有序、持续发展、影响深远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桐城派名家讲席书院,促进地方文教发展、人才培养和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特别是姚鼐主讲的钟山书院,张裕钊、吴汝纶主讲的莲池书院等,成为具有区域乃至全国影响的学术文化中心。
第二章,阐述桐城派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人的讲学与主讲书院的成就及影响。方苞的主要教学形式是私塾授徒,而至刘大櫆讲席徽州书院时,桐城派作家培养生徒的形式与平台,完成了由私塾授徒向书院讲学的重要转变。姚鼐中年辞官任教,主讲书院四十年,是他个人最重要、最精彩、最辉煌、最富有成就的时期,也是桐城派正式树旗立派、影响力迅速上升、学派群体形成壮大的关键时期。方、刘、姚被后世尊称为“桐城派三祖”,他们在清代教育与书院发展史上也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第三章,通过对姚鼐弟子梅曾亮、方东树、姚椿、姚莹等姚门弟子主讲书院的考察,揭示他们在不同的人生际遇中,都秉持兴教情怀。京城为官近二十年的梅曾亮,台海抗英的姚莹,科场失意、奔波各地的方东树,辞官从教的姚椿等,他们或讲学书院,或主持书院,或兴修书院,体现不忘教育的初衷。这一时期,桐城派书院教育活动地域范围扩大,持续时间较长,成为桐城派鼎盛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一些名家书院活动出现多层化趋向,除那些全国性影响的书院外,省、府、州、县级书院,都有桐城派作家主讲、讲学的足迹。也正是伴随书院活动的扩展,桐城派的传衍、发展,在嘉庆、道光时期,走向了辉煌与鼎盛。
第四章,通过对朱仕琇主讲书院的个案分析,总结朱仕琇的古文理念、创作实践及在福州鳌峰书院的讲学之功,探讨他对闽赣区域古文创作之风的形成以及桐城派流衍所起的作用。通过这一个案研究,展现桐城派鼎盛阶段在各地传衍的路径、方法与特点。
第五章,考察吕璜在广西的书院讲学,揭示桐城派在西南地区形成岭西五大家的主要原因。吕璜通过主讲广西各地书院来培养生徒,传播文论,创作古文,并形成声势———岭西五大家的出现。正因为岭西书院教育的成功,才有此后人才辈涌、科举鼎盛的宏大景象。
第六章,重点考察桐城派中兴时期,两位代表作家主讲书院的成就与影响。一是简述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的历程,分析桐乡书院在道光年间对当时全国书院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二是考察方宗诚书院讲学及枣强兴教的经历,探究他在咸丰、光绪年间培养人才以及在北方传播桐城派文论的积极贡献。戴钧衡、方宗诚创办书院、支持书院发展的实践,同样体现出这一时期桐城派名家的兴教情怀。
第七章,探析桐城派中兴盟主曾国藩的书院实践与思想。我们从曾国藩与湖南、安徽、江苏以及直隶莲池书院的关系出发,梳理曾国藩在书院教育、书院建设与管理、经费筹措、山长选聘等方面的举措与理念,分析在晚清变局时代,身为封疆大吏的曾国藩对书院及清代教育的思考与重视,彰显桐城派对晚清教育转型、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 杜运燮|《西南联大现代诗钞》:一本书,一所名校,一个诗派
- m即刻出发,与Max Mara共赴伏尔泰酒馆之约
- 王力|五言律诗中,四一结构常见的几种分类,工对与宽对的区别
- 安全意识|吉首:峒河派出所开展“利剑护蕾”法制宣讲
- 鉴赏|首届中国体育艺术作品创作与鉴赏研讨会举办
- 萧潇|斗破苍穹:萧炎与美杜莎的婚礼办不成,萧潇的来历捋清楚
- 教育部|北京出版集团与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名家|“江山壮丽——中国美术馆藏山水与风景题材作品展”展出名家力作130余件
- 多元性|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五:李大龙:如何理解中华文化中的“华夷之辨”与多元性?
- 中国佛教|中国汉传佛教八大派之一三论宗祖庭,曾列入关中八景,西安草堂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