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正全力冲刺( 三 )

  从招商引资布局劳动密集型产业 , 到延伸产业链条 , 援疆省市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持续发力 。 2019年 , 19个对口援疆省市继续聚焦脱贫攻坚和民生领域 , 投入援疆资金188.19亿元 , 实施援疆项目1935个 , 有力支援了新疆脱贫攻坚、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等各项工作 。

  扩大就业 攻克深贫堡垒

  长期以来 , 受地域、自然、经济因素制约 , 南疆四地州农村富余劳动力多 , 转移就业渠道窄、质量低、稳定性差等问题突出 。

  为此 , 新疆通过扩大就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等途径 , 扩容就业“蓄水池” , 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 2019年 , 新疆提前一年完成南疆贫困家庭劳动力3年10万人转移就业计划 , 实现每个有劳动能力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 。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于阗县先拜巴紮镇的巴什萨依巴格村 , 和南疆众多贫困村一样 , 耕地少、产出低且环境闭塞 , 当地居民普遍缺乏可靠增收渠道 , 整体收入较低 。

  学过裁缝手艺的青年麦托合提·艾克木 , 进入新落地的一家制衣企业不到一年 , 在内地专业技师培养下成长为生产车间技术员 , 每月有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 。

  和麦托合提·艾克木一样 , 越来越多贫困群体正通过在企业就业实现增收 。 “企业从内地抽调优秀员工和技术员担任讲师 , 加之乡镇干部参与管理 , 快速提升了贫困员工的综合技术水平 。 ”企业负责人杨春说 , 此举不仅帮助贫困群体增收脱贫 , 还使之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 。

  纺织服装、电子组装、食品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 。 在不少贫困地区 , “县有龙头企业 , 乡镇有规模企业 , 村有卫星工厂 , 户有小作坊”的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模式 , 已成为脱贫增收的重要抓手 。

  与此同时 , 精准落实的减税降费和扶贫优惠政策 , 也大大提振了扶贫企业发展信心 , 增强了扶贫产业“造血”能力 , 提升了贫困群众就业和自主创业积极性 。

  在和阗、喀什地区 , 超过95%的纳税人是小规模纳税人 , 他们成为当地自主创业和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

  疏勒县一家亲刺绣裁缝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至今 , 已在当地招录120多名贫困人员 。 “小微企业免徵增值税标准提高到按季度销售额30万元後 , 合作社基本不用交税了 , 这为周边更多贫困人口就业脱贫提供了机会 。 ”合作社法人苏来曼·麦麦提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