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的温度—— 陈平原的《记忆北京》读后|读书 | 周作人


学术的温度—— 陈平原的《记忆北京》读后|读书 | 周作人
文章插图
《记忆北京》
陈平原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对于身处学术“高阶”、已然“著作等身”的陈平原先生来说,出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他经常是一年之内数本齐发,令读者惊喜连连;而使自己的学术研究长年保持在一个相当的水准,不断有新的发想或创见,成为学术界引述或乐道的话题,足见陈先生功力的非凡和学养的精深了。
通常我在见到陈先生的新作时,会比较关注他选篇的思路,看他如何在不断拓展的学术领域内“闪转腾挪”,把旧题翻出新意,或者通过含义丰富的文字体会“压在纸背上的心情”。
摆在面前的《记忆北京》便是一个可以细细品味这几个特点的极好例子。
此书的主角是北京,是透过一个在北京生活了近40年的学者的眼光窥见的北京,汇集了陈先生多年来关于北京这个大题目所作的深层思考,共计25篇,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陈先生的读博经历、学术研究、教学生涯都是以北京——这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都市为背景而展开的,因此书中关于北京的种种“记忆”,既是学术、教学的具体依托,同时也是阅历与心境的真实记录,体现出的是作为教授、学者的陈平原的“人间情怀”与“谦退不伐”的学术品格。
陈平原是最早提出“北京学”这一课题的学者(见《“北京学”》,《北京日报》1994年9月16日)。从学术的角度而言,以陈先生的资历,自然是做“北京学”的最佳人选,但他倾力更多的是对于学生们的提携,他的助推之力从他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可见一斑:
2001年秋开始在北大为研究生开设“北京文化研究”“现代都市与现代文学”等专题课,共组织了四轮课程,指导十位博士研究生;在北京、西安、香港、开封、天津等地主持五场大型学术会议;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读本》,为台湾《联合文学》杂志主持“北京专号”,编印《北京研究书目》……
除了课堂上的“言传”,陈先生还非常注重“身教”,他会借春游的名义带领学生游北京,“用脚、用眼、用鼻子和舌头,感觉一座城市”,而站在前门箭楼上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北京的历史文化,更是陈先生乐意为之的教学方式。
学术的温度—— 陈平原的《记忆北京》读后|读书 | 周作人
文章插图
▲北京城墙(资料图片)
陈先生曾经十分动情地说:
“保不住城墙,保不住四合院,那就保住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这也是一种功德。除了建筑的城市,还有一个城市同样值得守护——那就是用文字构建的、带有想象成分的北京。这是我们能做的事情。学者们用教育、学术、传媒甚至口头讲演等,尽可能让大家留住这个城市的身影,留住‘城与人’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感。
“除了呼吁,我们还能做什么?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护我们的历史记忆——即使已经成为碎片,也要努力将其连缀成文。”
而对于始终关注的学术研究,他自承:“学生一旦上手,赶紧撤离;若干年后,发现仍‘题有剩义’,那时再杀个回马枪,或者转战到别的领域。”《北京记忆》中的不少篇章就是对“题有剩义”所作的精彩演绎。
虽说目前尚未实现“倚着长城讲唐诗”的理想,但为学术增添温度却已变成陈平原日常研究或教学的习惯。例如他在北大主持“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时,从会场的背景和看板的布置就可以看出他对细节的“讲究”,他选择的是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两张老照片:西直门与景山下的骆驼。对此,他的解释是:“单有高耸的城墙还不够,配上那颇为沧桑的塞外骆驼,北京的味道这才无可置疑。”此外, 他还选用了民国年间大画家陈师曾的《北京风俗图》中的水墨人物,作为会议议程表及论文提要的封面与封底。这样别具一格的精巧“设计”深受与会者好评,并成为大家会后争相索要的“纪念品”,这也是陈先生引以为豪的创意。
既经营专业著作,也面对普通读者,能上能下,左右开弓,这是陈平原眼中人文学者比较理想的状态,也是他自己运用得非常纯熟的两副笔墨。
陈平原是个“文、学兼修”的教授,注重生命体验与学术研究的结盟,喜欢在“学”与“文”之间自由游走。他的学术文章属于好读又耐看的类型,行文时很注重节奏的张弛有致,让气韵在字里行间流转。不少文章的标题一看就很吸引人,像“文学的四季:春夏秋冬”“长向文人供炒栗”“十年一觉”“萧瑟昌平路”等,马上就会把读者带入一个文学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