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孟浩然为何满腹经纶,却只能寄情山水?

记忆中,一年级下学期学孟浩然的古诗《春晓》,春暖花开的季节,一首“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成为了很多人童年的美好记忆。
清人沈德潜评价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春晓》即为其中翘楚,整首诗的描写行云流水,韵味悠远深厚,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整个品味不尽的春天。在大众认知层面,《春晓》的知名度媲美《静夜思》,孟浩然由此成为了国民诗人。
孟浩然是襄阳人,生于689年,卒于740年,这五十多年正是大唐帝国国运日隆的时候,盛世。孟浩然的一生,在盛世的光环下显得波澜不惊。《旧唐书》对其记载仅四十余字:“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与之唱和。不达而卒。”“不达而卒”四个字,道尽了孟浩然的一生,满腹经纶却没有机会封妻荫子,只能寄情山水。
不达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为何满腹经纶,却只能寄情山水?
文章插图
清代丁善长《历代画像传》中所绘孟浩然
【朝堂危险 望而却步】
回顾孟浩然的一生,会发现他对政治抱有一种矛盾的态度,比如他18岁就中了县试,迟至40岁才到长安参加省试。开元年间的科举是风气最为活跃的,李隆基励精图治,广开贤路,特诏举行的制举考试,还出现过“高才沉沦草泽自举”的科目。
再者,他也写过不少干谒诗,希冀大人物举荐,但写的隐晦客气,如写给张说的《临洞庭》就有很强的分寸感,“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青少年时代工于读书,18岁在襄阳县试中一举高中,受到了时任襄州刺史的张柬之,也就是那位发动政变要求武则天还政的唐代名相的青睐。为人方正的张柬之对孟浩然大加赞赏,据刘文刚等人考证,孟浩然也借此机会与张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诗中多次出现的张明府、张郎中即为张柬之的孙子张愿。但好景不长,张柬之再次受到武三思的诬告,被唐中宗流放岭南,客死途中。这可能是残酷的政治斗争带给孟浩然的第一个印象。
张柬之的政敌郑愔与孟浩然有往来,但孟浩然不知道,郑愔是一个贪赃枉法阴谋叛乱的贰臣。郑愔串联谋反途中,特意到襄阳拜访时年21岁的孟浩然,孟为其写下了《听郑五愔弹琴》,将其比为魏晋名士阮籍:“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第二年郑愔阴谋失败被杀,孟浩然不得不远走巴蜀避祸。波诡云谲的政治让他有了望而却步的心思,才感叹“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当羊祜,还是庞德公?】
襄阳山水形胜,有着厚重的人文传统,无数风流人物曾在此流连,庞德公和羊祜成了孟浩然理想的两端。庞德公是东汉末大隐士,诸葛亮、庞统的推手,拒绝刘表的征辟,最后在鹿门山采药而终。羊祜是魏晋名臣,曾镇守襄阳与东吴对峙,广施德政深受百姓爱戴。《晋书·羊祜传》记载,“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他故去后,百姓为其在岘山立碑。
闻一多说“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着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这个解读不可谓不浪漫,但有些想当然。理想的一端是庞德公那样终老深山,一端是羊祜那样文武双全德泽乡里,两位先贤想必都让孟浩然魂牵梦萦。
身处天下太平的盛唐,羊祜对孟浩然的吸引力也更大一些。从诗也能看出端倪,他直接写岘山的诗有《与诸子登岘山》《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陪卢明府泛舟回岘山作》《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岘山送萧员外之荆州》《岘山饯房琯崔宗之》《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伤岘山云表上人》等9首,直接写鹿门山的有《和张明府登鹿门山》《王迥见寻》《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登鹿门山怀古》《夜归鹿门歌》等5首,还在《春初汉中漾舟》《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送贾昇主簿之荆府》《途中九日怀襄阳》《送王昌龄之岭南》《送韩使君除洪府都督》等诗提到羊祜和岘山,如“羊公岘山下”“泪忆岘山堕”。《夜归鹿门歌》写道“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庞公栖隐处是可以自来去的,成为羊祜是要努力一番的。
【当官不急 喝酒要紧】
在多次送别进京赶考的朋友以后,公元728年,40岁的孟浩然终于前往长安应试。他在《长安早春》中写道“何当逐荣擢,归及柳条新。”表达了渴望及第和志在必得的心情。但京城的历练让他打开了格局,在秘书省赋诗联句,孟浩然一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让在座的人都不敢提笔,让当时文坛巨擘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