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家长总“见不得孩子好”?不是不爱,而是方式用错了

前几天逛朋友圈 , 看到一位妈妈晒孩子的“面食首秀” , 一时间莫名地感慨 。
依稀记得小时候每回看到妈妈在那里包饺子、揉馒头 , 都会特别好奇地凑过去想尝试 , 结果回回都被不耐烦地呵斥开 。
“哎呀 , 走远点 , 碍手碍脚的 , 别在这儿捣乱” 。
这句话不知道听了多少次了 , 听的次数多了 , 兴趣也淡了 。
渐渐地 , 当妈妈在做面食时 , 我会下意识地默默走开 , 不会再去找不自在 。
但到如今想想 , 这依旧是我的童年遗憾之一 。
为什么有的家长总“见不得孩子好”?不是不爱,而是方式用错了文章插图
相信不仅是我 , 很多人在童年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听到过妈妈的这一句话 , 甚至直至今日 , 仍旧有不少家长还在这么做 。
我知道大多数家长是怎么想的:
“你现在还小 ,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 。 ”
“你哪儿会啊 , 万一待会儿伤到自己怎么办?”
“没关系 , 这些有妈妈来做就可以了 , 你自己去和小朋友玩吧” 。
从出发点来看 , 没有家长不心疼自己的孩子 , 但往往是这份思虑 , 却正在逐渐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 毁掉他的独立性 。
方式不对 , 这份爱就成了“见不得孩子好” 。
为什么有的家长总“见不得孩子好”?不是不爱,而是方式用错了文章插图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小小的面食尝试 , 更是他习得生活新技能 , 并从中获得自信的机会和开端 。
你总觉得孩子年纪小 , 还不到他做这些事情的时候 。
5岁你觉得小 , 衣服给他穿 , 被子给他叠 , 连牙都帮他刷 。
10岁你觉得他小 , 书包帮他整理 , 作业帮他检查 。
15岁你还觉得他小 , 袜子给他洗 , 衣服给他准备好 , 什么都不用他操心 。
最终 , 等他到了25岁 , 你觉得孩子大了 , 可以放手让他自己去闯一闯了 , 结果却发现现实狠狠甩了你一个巴掌 。
为什么有的家长总“见不得孩子好”?不是不爱,而是方式用错了文章插图
有多少20多岁的成年人衣服不会洗、被子不会叠 , 连煤气都不知道怎么开?
这种生活白痴的程度 , 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
甚至一些人 , 连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 , 都上大学了 , 住外地都要把衣服攒到学期末 , 带回家给妈妈洗 。
开学的时候 , 有多少成年的“孩子”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大学?
基本上购买生活用品、铺床以及等等琐事 , 都是爸爸/妈妈在那里忙活 , 而那些“孩子”却杵得跟电线杆子似的 , 什么都不做在那里玩手机?
为什么有的家长总“见不得孩子好”?不是不爱,而是方式用错了文章插图
恕我直言 , 这恐怕不是个“孩子” , 而是未脱离襁褓的“婴儿”!家长这样的教育方式 , 只会教出什么都不会的“巨婴” 。
然而这个社会并不会去迁就他 , 只会狠狠地给他一巴掌 , 强迫他必须去将小时候没学会的东西一一再捡回来 。
到那个时候 , 过程只会更加痛苦 。
让孩子做家务并不是“奴役”他 , 而是让他获得更多的生活技能 , 让他能够在没有父母照料的情况下也能把自己料理得很好 。
为什么有的家长总“见不得孩子好”?不是不爱,而是方式用错了文章插图
为什么我们总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那是因为在贫穷的限制下 , 他们不得不早早地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 而如今物质条件是富足了 , 教给孩子的生活技能却越来越“穷” 。
【为什么有的家长总“见不得孩子好”?不是不爱,而是方式用错了】如果你真的爱孩子 , 请不要再以爱的名义去剥夺他学会生活技能的权利和机会 。 那样 , 只会让他陷入无能的深渊 , 变成只会读书的“巨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