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一出好戏是怎样诞生的( 三 )


从2021年4月在武汉首演,到12月北京收官,八个月来的经历,大山最难忘的一件事便是长沙站因疫情而临时取消了,“那时舞台完全改装完毕,演员也已经在彩排了,却临时通知演出因疫情而取消,这种难忘是那种‘难过的难忘’,但估计做戏剧的人,很多都在这两年有过类似的经历。”
如果有一个机会能够出演剧中角色,大山最想演的竟然是女主角顾香兰。
张伯伦(宣传统筹)
上大学时第一次看《如梦》,哭了12次
2017年大学本科毕业进入央华戏剧,《如梦之梦》是张伯伦参与的第一部大戏。“第一次看这个戏是在大三那年,第一遍观剧的体验是完全被震撼,生命的无常,时间的交叠带来的那种宏大感,将我的魂魄牢牢锁在了座椅上长达8小时。看戏后我发了很长的朋友圈,说自己一共哭了12次,但那时从未想过,自己日后能有机会参与其中。”
毕业后进入央华戏剧,张伯伦起初是从一个初入戏剧行业的“小学徒”开始做起,“那时真的是在前辈的各种光环下,一点一滴地学习,起初甚至都写不出一篇完整的新闻稿。第一次做发布会统筹,就是《如梦》的五周年纪念活动,那次大大小小犯了不少错误,踉踉跄跄在所有人的帮助下完成了工作,这次的经历也成为职业生涯第一份喜悦感的来源。”
2021版《如梦》,张伯伦已经是剧目的宣传统筹,工作涉及的面更多也更广,也有了一定的深度,此时的他对各个流程环节也已经更加熟悉,工作节奏也随之相对从容了一些。“从媒体对接、文案写作、新媒体编辑,到活动统筹、抽奖活动统筹等等,这一切工作,都是我需要拿出巨大的诚恳和专注去承担的,这些工作虽然都不是创作的核心环节,但同样需要对细节把控的严谨甚至比其他戏剧更高的标准。”在他看来,能够进入央华,进入《如梦》的核心团队,是自己职业生涯的极高荣耀,“是作为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在人生逆旅中深刻内心的一段经历。”
如此庞杂的工作,对于张伯伦来说,最困惑的是细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这不是一句空话。《如梦》在我眼中就像是一艘庞大且精密的宇宙飞船,每一个细节的把控和雕琢都极其重要,都是飞船能够飞向璀璨星空的保证。新闻稿中的每一个用词,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每家媒体的宣传需求和剧组情况统筹的平衡,都是值得反复思考、把握和体悟的。回想这一年,整个过程中我犯过很多错,修正错误的同时,也接受着公司和剧组各位前辈的教诲,令我受益匪浅。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几年前,《如梦》五周年纪念活动的时候,可然(央华戏剧创始人)因为我忽略了他对场地布置的细微要求而严厉批评了我,开始时我也有委屈,但当他跟我详细说明了要求背后的深思和逻辑之后,我才全然明白和意识到这些细节的重要性,那一次其实学到了很多。”
每场演出,张伯伦最愉快的就是演出结束时,看到演员谢幕和观众的反馈共同营造的那种氛围,虽然不是台上的表演者,但台下的他依然感受到了那种礼遇。八个月的演出,张伯伦最难忘的是武汉的首演,“那是一台公益场,整个剧场都坐着从各界邀请来的抗疫英雄。在演出结束后多个平台直播致敬仪式的时候,我站在空无一人的剧场大厅,等候散场后要采访的媒体老师们,大厅中回荡着各位演员依次诉说对英雄城武汉的祝福,在那一瞬间,让我感到收获了巨大的回响,顿时笑与泪一起涌出。”
作为对接媒体与剧组的人,张伯伦常常要面对媒体的采访需求和剧组的安排或是演员经纪团队相冲突的事,此时的他,就要用尊重和真诚在不损害任何一方利益的前提下去平衡各种关系。“从我的层面严格准确落实各项工作,重视细节,积极沟通,及时反馈,这是我这几年下来的经验总结。”
看了这么多遍《如梦》,如果能有机会登台,他最想出演的角色是老年王德宝。“人生若只如初见,在我眼里那是一个没有衰老的人。”
文/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刘畅
剧照提供/央华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