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一出好戏是怎样诞生的( 二 )


作为出品方中直接面对制作和演出的人,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的群众演员,李雄奉行的是严谨和担当,“可然老师的新书名就是我的立场:一切为戏剧。”
张瑞(执行导演)
无论主角还是配角,我都是他们的“镜子”
张瑞也是从2013年《如梦》创排初期就一直工作在剧组的,迄今为止,他是在剧组工作过岗位最多的人,包括导演助理、音效制作及执行(央华版的音效50%是2013年重新制作的),以及后来的舞台监督,包括现在的复排执行导演。
多年来,张瑞曾经给多位中外导演做过助理或复排导演,哪怕是走遍世界、俄罗斯来的大牌导演,也都对他称赞有加。也正是因为对《如梦之梦》的多个工种都了然于胸,去年《如梦》的复排,执行导演的工作,张瑞当仁不让,但也依然会忐忑。“我曾经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相信团队中的很多伙伴也有一样的感受,会对首演的舞台呈现在心里打一个问号。十六位新演员的加入,大部分角色的重新调整组合,作品本身的容量和复杂性,排练时间的限制,这些都是造成这种压力的因素。”
在张瑞看来,“央华版《如梦》从2013年首演至今,这部作品里已经储存了无数的‘密码’。而我们的复排工作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剧中有一句台词:‘我们是自己的建筑师,我们盖了自己的房子。’在排练的第一阶段,我们就像建筑师一样用盖房子的方式迅速把结构搭建起来,保证戏的整体节奏的准确性。而第二个阶段,2021年的重新组合和集中排练让我们有机会沉下来对每一场戏细细琢磨,大家一起研究情境、分析人物,厘清逻辑。目标是在不改变任何结构、节奏、台词的前提下,让每个人物可信可感。第三个阶段就是保证演出的质量和水准。每一场演出之后,导演组都有若干条笔记发给不同的演员,笔记的内容是关于相应演员当场表演细节上的疏漏,以及改进的方向。而作为执行导演,在排练中,演员都是一样的,无论主角还是配角,我都是他们的‘镜子’。”
身为央华戏剧创始人的王可然,是一个愿意给任何人机会的人,而央华的团队成员,一旦你在某方面展露出兴趣和才华,未来一定有施展的空间,张瑞便是其中之一。他一直以来的感觉就是幸运,“感恩戏剧,让我有机会从最初就参与到央华版《如梦》的创排中,这些年里,我同时也参与了很多部央华大戏的制作和创作,可以说是我个人从事剧场工作不断拓展、探索的过程,《如梦》和我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与变化。”
对张瑞而言,九周年复排和巡演的整个过程都是愉快且难忘的,“虽然时刻面临未知,但用一年的时间和一个团队共同生活成长、彼此见证,相信这会成为我们人生的集体记忆。”
洪绍山(执行制作人)
戏剧|一出好戏是怎样诞生的】最初进入剧组,用了好几天才分清8个方位如何划分
2013年《如梦之梦》建组,洪绍山就参与其中了,从前期筹备遴选演员,到找排练场、找酒店,每一个细节他都全程参与。如今,9年过去了,到现在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排练时完全是懵的,“跟常规的舞台剧完全不一样,好几天我才分清楚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8个方位。”
2021年的演出,洪绍山担任的是执行制作人,对他来说,工作内容比以前更复杂、更繁琐了,“从跟演员定档期、确定剧院,到技术配置、货运安排、剧院对接、日常行程、演出安排、宣传规划、票务销售,事无巨细,这也是央华戏剧迄今为止最繁琐最复杂的一出戏。”
对于央华的员工而言,能够在《如梦》剧组担任核心工作是对自己最大的认可,9年前得知自己进入剧组负责制作执行时,洪绍山内心的开心至今都还记得,“因为那意味着公司对自己的认可”。
从2013年至今,9年了,《如梦》的幕后工作对他来说已经不像开始时满是困惑,取而代之的是享受,他在剧组的称呼是“大山”,而他本人也如名字一般,很稳很抗压。“2021年真的很难忘,跟大家在一起,每月见一次,就像某种约定,见面即愉快。但也不是没有痛苦的经历,那就是因为自己的失误,别人要替我分担压力或是承担错误结果的时候。”
在很多人看来,作为出品方,最难的是和明星以及明星团队的接触,但洪绍山认为,“在尊重戏剧的前提下,尊重人、尊重每一个人在工作中的需求和每一个工作对于人的需求,对于我们而言,要特别谨慎地做细致的判断、细致的服务,但同样也需要细致的坚持。”
据大山介绍,由于导演构思中莲花池的设置给舞台搭建带来的复杂性,每到一地,舞台搭建大致需要7天,拆台则需要1天。由于舞台延伸至观众席,因此根据剧场设备的不同,座椅也要相应拆掉40-80把。在保利院线巡演的成熟剧目,有的甚至可以做到当天走台当天演出,但由于《如梦》的舞台调度极其繁杂,每次演出前的彩排就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