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他认为,成都可以整合周边区域的文旅资源,如将既有的自贡恐龙园、成都科技馆,以及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多方合力形成新文化空间。此外,许多高科技介入的场景,也有很大想象空间。比如,游客在成都吃火锅看变脸的时候,能不能加点未来感;或者,在一些园区可以探索落地一些可步入的、含有科幻元素的空间,让不具备太多科幻知识背景的普罗大众,也可以近距离感知科幻,等等。
“科幻和产业结合有很大空间,它可以变成一个赚钱的产业。”他说,尽管成都科幻群体庞大,但这些资源并没有被充分挖掘利用。“大家在做的,往往还是传统的既有产业的东西。”
利用科幻推动产业升级,文化周边产品是方向之一。一些成效已经显现。比如,去年以来,成都赛凡科幻空间授权发售了多款联名航天主题产品,其中就包含原创设计的Q版火星车,系列产品销售过百万。
推动科幻艺术进社区
增强中国科幻国际话语权
一些想法和实践,今年也将迎来新进展。
姜振宇有一个持续了五六年的科幻作家访谈计划,眼下已经积累了包含刘慈欣在内的十余位知名科幻作家,有几家出版社正在接洽,这个项目将对中国科幻历史和科幻文化进行普及和教育。
他也计划将科幻艺术推进社区。在他的设想中,未来可以和一些先锋社区合作,“在舒适的环境里自然地呈现科幻元素”。比如,和国内各地的高校合作设计一场科幻毕业作品全国巡展,最后落地成都社区,成为常展。
从自身研究方向来讲,今年,姜振宇还将从文学的角度来继续讲述中国科幻文学史。“让传统的文学研究者进一步get到,中国科幻既是个好东西,也是个老东西。”
他还有一个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和圈内小伙伴一起,让中国科幻在国际上占有一定话语权,变成有别于欧洲科幻和美国科幻的又一类科幻。他坚信,中国的社会发展及审美逻辑都异于前两者,一定会有一种独属于中国科幻的某种特质。找到这种特质,并且把他讲出来,这是一个庞大的命题。
文章插图
▲网友创作的《当成都遇上元宇宙》视频截图
在姜振宇2022年的“deadline”里,还有一个重要角色——一位马上步入小学二年级的女孩儿的老爸。
姜振宇习惯在参与各种学术研讨会、科幻圈活动的时候都带着女儿,一方面,他希望女儿提前进入科幻的宇宙,但同时也希望她做一些寻常小朋友会做的事情。
“那你希望未来她也走科幻这条路吗?”采访人员问。
“我希望科幻是她生活的组成部分,但不要被科幻所限制。”他说,当下科学的发展已远远超出了科幻作者的想象力。科幻是他们的标签,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只能搞科幻。比如,在实验室里,他偶尔也客串平面设计。
从女儿的成长之路上,他也惊喜地发现,科幻,正走进大众生活。最直接的展现是,动画片里出现了大量科幻元素。比如,《汪汪队》里的“超威狗狗”;重制版的《舒克和贝塔》,故事情节虽然一样,但开的坦克和飞机,已经不是原来的坦克和飞机了。
他又提及,孩子刚出生时,他焦虑找不到好的科幻绘本,于是自己亲自动手翻译了一个外来科幻绘本,还参与制作了配套的AR模型。可等到孩子长到读绘本的年纪时,他发现这几乎都用不上了,因为“到处都有科幻绘本”。“所以??等她长大后,应该也不需要专门来搞科幻了。因为那时候,生活到处都有科幻。”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彭祥萍 摄影采访人员 吕国应
【 中国科幻|我们的当打之年|中国首位科幻博士姜振宇:让世界科幻大会带动成都科幻“支棱”起来】编辑 谭王雨
- 中国人|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七:杨庆中:包容如何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 辛丽丽: 中国式的浪漫给了我无尽的灵感和震撼|名家谈开幕式 | 开幕式
- 中和节|三月·惊蛰迎仲春 春色正中分|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 座谈会|《陈家镛传》北京首发 纪念中国湿法冶金学科奠基人诞辰百年
- 中国艺术|新文化地标展现中华瑰宝魅力
- 鉴赏|首届中国体育艺术作品创作与鉴赏研讨会举办
- 舌尖上的中国|人老了才知道,不管多穷,也别端这三种碗
- 枸杞|小米山药粥
- 中国将在非开展“百企千村”活动
- 数字|中国首个中医药古籍IP数字藏品《本草纲目》金陵本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