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为岁首,万象更新。腊月虽是岁终之月,冬时未尽,但新旧交替的能量却也自此开始悄然萌动。
“荒秋野水间荆榛,惟有青山日对门。草木向阴犹带雪,风光近腊已如春。”宋人张耒的这首绝句《腊》,精辟地写出了时光进入腊月的自然景象:即使背阴的草木还身披雪冰,迎春的序幕已徐徐拉开。作为腊月的首个节令,“腊八节”堪称我国民俗节日中源头最为古老的节日。古代的“腊祭”与佛教文化相融,伴之同样源远流长的粥文化,共同化作一碗香甜润心的腊八粥。
【 腊八|除了食粥,腊八节还有些什么别的习俗?】丰富的配料、缓慢的熬制过程,粥这种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从容自若接纳一切、融解一切的气度,也颇体现出了一些中华文化的精神。
文章插图
腊祭:古人的年终大典
为何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腊者,接也。”(《隋书·礼仪志》)“腊”首先含有新旧交替的意思;其次,“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用以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进行“冬祭”;“腊者,逐疫迎春”,用干物祭祀神灵叫腊祭,故腊祭之月为腊月。
“腊祭”又称“蜡祭”、“腊日节”,是腊八节的古老前身。在与佛教的“佛成道节”合二为一之前,它原本是我国古代年终时举行的一个祭祀性的节日,国君和人民都会参加。前三季,人们忙碌着耕种和收获,到了“冬藏”岁末之时,总该好好感谢一下天地诸神和祖先的庇佑了,同时也乞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终岁劳作的人民,也可因祭祀而聚会饮食,享受丰饶之乐,一张一弛,以免生出倦怠之心。
这种年终祭祀的活动,早在夏、商、周就有,只不过名称不一。“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大腊。”到了秦汉时期,才普遍称之为“腊”。人们将一年中收获的各种农作物都取一些出来,祭祀百神,和他们分享这一年来田间的美好收获。
文章插图
与腊祭有关的周朝辛鼎 上海博物馆藏
腊祭的习俗世代相沿,直至当代。在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中,鲁镇的年终大典“祝福”,一系列的年前祭祀活动,便是远古腊祭的传承。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也提到腊八,他称包含了各种豆、米、干果的腊八粥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把古人年终“显摆”的心态写得很是俏皮欢乐。
《礼记·郊特牲》中记载:“八蜡以祀四方”。虽说是祭百神,传统腊祭主要有八个方面的内容:先啬、司啬、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昆虫。从农神到保护农作物的猫虎(猫食田鼠,虎食山猪),再到害虫之神,均受祭祀,故称“腊八”。
“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最初,腊祭之日并未固定下来,只是在每年农历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进行,南北朝时梁的开国之君梁武帝,将腊日节定在了十二月初八。这与他的笃信佛教有关,因为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便是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喝了一碗牧女奉献的乳糜,静思默想,得道成佛。如此一合并,祭祖、祭神、祭佛,一举三得,腊八节的日子算是固定了下来。
佛寺会在腊月初八日煮粥、食粥,表达对佛祖的纪念,不过,民间在腊八日喝粥也不全然是受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也有冬至日食赤豆粥的习俗,以庆贺阳气萌动或除疫(到南朝时,食赤豆粥被认为有避疫作用)。久而久之,“腊日祭”与“佛成道节”相融,“冬至粥”移到了“腊八粥”,腊八节可谓是东方两大文明交汇的一项成果。
文章插图
莫高窟第61窟 北壁 牧女献糜
腊八粥在清代到达鼎盛
腊八粥在唐代开始崭露头角,但还只是局限于敦煌地区,并未在内地流行开来。敦煌寺院有腊八日“煮药食”的习俗,可看作是“腊八粥”的前身。真正意义上具有佛教意义的腊八节是从宋朝才盛行起来的。《东京梦华录》中记有:“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七宝五味粥”,即是最早见诸文献的腊八粥。
什么是“七宝五味粥”?“七宝”是佛家的专用名词,内容在诸多佛典中说法不一。综合起来看,主要是“金、赤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琥珀、珊瑚”等物。“五味”则是指“辛、甘、酸、苦、咸”。
琳琅宝物,可以娱目,可表敬意,但却不能果腹;俗谚虽有“五味调和百味香”,但若真将五种调料用来烹粥,怕是也不太好吃吧。若仅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七宝五味粥”真是个不太能付诸实践的美好想象。
- 腊八|保定徐水:乡情乡景入书画 农家日子过成诗
- 腊八节|用融合思维让传统节日更炫酷
- 额黄妆|古人涂脂抹粉,除了红妆白妆,还有墨妆、紫妆、额黄妆、啼妆
- emo|除了不舍得,就是舍不得!这十个细节太戳!
- 运动员|除了不舍得,就是舍不得!这十个细节太戳!
- 茅台|除了贵州茅台,有“小茅台”之称的9款不同产地酱酒,你喝过吗?
- 味达|酱香大骨头
- 元宵节|永嘉人的元宵除了汤圆还有“冰墩墩”!这里的免费早餐恢复供应...
- 火锅丸子|空气炸火锅丸子
- 吃法|汤圆除了煮着吃,还有5个“神仙”吃法,味道丰富,小孩抢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