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中国民族艺术研究院副院長,粵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理事,临沂大学美术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三亚学院国艺研究院客座教授。
文章插图
2021年12月30日至2022年1月20日,由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印记·邬江中国画作品展”在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美术馆举行,共展出赣南籍画家邬江创作的国画作品85幅。作品以红色革命历史题材为主,艺术再现了革命先烈主要在赣南、长征路上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烽火岁月,热情讴歌了军民鱼水之情和革命先烈英勇无畏、前赴后继的斗争精神。
展览期间,不少单位组织党员观展,以作品画面背后的故事为生动教材,现场学党史、悟思想,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许多观众被画面场景所感动。
文章插图
邬江,这位从赣南这块红土地上走出去的画家,从小听红军故事,受到革命先烈革命精神的熏陶,对红军在赣南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耳熟能详。作为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美术专业学生,他毕业后被分配在赣南日报社任美术编辑,绘制报纸上大量的插图,练就了扎实的人物造型功底,从此开始了以红军故事为题材的主题创作。上世纪80年代初,他陆续创作了《泉水叮咚》《从军图》《霜晨月》等作品,分别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等报刊发表。1993年调入惠州日报社工作,一直坚持红色题材创作。
文章插图
为不断提高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开阔艺术视野,2013年始,他先后到中国国家画院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学习。之后创作的《八子参军》《永恒的誓言》《风雪长征路》《雪山壮歌》《祝捷》《我的父辈》等红色题材作品,陆续亮相于全国、全军美展中。
一次次的荣誉给了邬江莫大的激励。“革命先辈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的精神让我由衷敬佩,激励我用画笔再现脑海中革命前辈无比伟岸的形象和艰苦奋斗的英姿。”他每一次创作都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所感动。
文章插图
看“印记·邬江中国画作品展”作品,可见作者技法、画风纯熟,并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
一是造型准确。中国画中,人物画最难,难就难在造型。人物画中,伟人画尤难。邬江的许多巨幅国画都是伟人题材,譬如《模范兴国》《祝捷》《更喜岷山千里雪》等。人物众多的画面,个个体貌不同,避免千人一面的脸谱化。此外,画面中红军的大量枪械,邬江通过去博物馆看实物、查阅权威图册、资料等途径,力求使其符合史实。
文章插图
二是善于气氛的营造。宏阔的大场景作品,如《出征》等,气势磅礴,体现史诗般的壮美;战斗中的红军特写作品,如《前进!前进!》等,场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体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作品,人物笑得灿烂、笑得甜美,画面温情,富有生活情趣,如《我的父辈》《红孩子》《从军》《战地黄花分外香》等。
红军的笑脸,是邬江这次作品展留给许多观众最深的印象,也是不少观众的泪点。观展的一名美术爱好者在接受采访时哽咽地说:“看到年龄这么小的红军战士,在如此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下,还脸上洋溢着微笑,憧憬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今天享受着幸福生活的孩子们,还有什么理由喊苦怕累?”
【 中国美术家协会|翰墨凝情再现烽火岁月】
文章插图
红色革命题材的绘画作品,不仅要体现先烈们在艰苦环境下英勇、顽强的革命斗志,让观者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还要富有生活化、接地气,让画面人物更有亲切感,看着他们就像我们曾经的邻家小哥小妹,想一想他们为什么去打仗、为什么去牺牲?这样的作品带给读者许多思考的空间。往往就是这样的作品,才更有艺术感染力、生命力。这也是邬江作品带给我们美术创作者的启示。
(撰文作者系江西省美协理论评论艺委会副主任、中国书协新闻出版传媒委员会委员)
- 中国人|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七:杨庆中:包容如何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 美术家协会|展览推介丨看名家真迹,请到郑州美术馆(二)
- 辛丽丽: 中国式的浪漫给了我无尽的灵感和震撼|名家谈开幕式 | 开幕式
- 座谈会|《陈家镛传》北京首发 纪念中国湿法冶金学科奠基人诞辰百年
- 中国艺术|新文化地标展现中华瑰宝魅力
- 鉴赏|首届中国体育艺术作品创作与鉴赏研讨会举办
- 舌尖上的中国|人老了才知道,不管多穷,也别端这三种碗
- 中国将在非开展“百企千村”活动
- 数字|中国首个中医药古籍IP数字藏品《本草纲目》金陵本发布
- 快时代里的“慢美学”,二十四节气藏着中国智慧|文化时评 | 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