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创新国家治理的文化建设( 二 )


新技术与国家治理的方式与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 , 国家治理也逐步从信息化阶段转入数字化阶段 , 并向智慧化阶段迈进 。 技术的创新与国家治理的变革相辅相成 , 每一次新技术的应用都可以解决或克服国家治理中的棘手问题 , 同时 , 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也会使国家治理面临新的挑战 。 纵观整个国家治理的发展进程 , 新技术的应用主要在三个方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第一 , 提升单个行政机构的治理效率;第二 , 促进跨机构之间的协同治理;第三 , 推进政民合作与社会共治 。
面对新技术的出现 , 国家的态度也分为三种:第一 , 对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表现出积极支持的态度;第二 , 对有损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进行明令禁止;第三 , 对那些在国家治理层面利大于弊的技术 , 一方面鼓励其发展与应用 , 另一方面对其采取严格监管以防止其对国家与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 。 新技术的出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 新技术的存在也是服务于人类活动的 。 国家治理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正确引导新技术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服务 。
新技术与国家治理的体制机制建设
国家行政管理承担着按照党和国家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 。 因此 , 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 , 新技术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 也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的核心部件 。 以数字政府建设为例 , 行政机关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地依托数字技术提升行政效能 , 而是要更多地去思考如何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创新行政方式、优化行政职能 , 使跨部门之间的权责更加协同 。 此外 , 我们还需注意到 , 新技术本身只能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 如果要建立更加科学的行政决策机制 , 则还需要从国家治理层面进行顶层设计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 , “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 。 国家治理应以人民为中心 , 以民众需求为导向 , 重视民生服务 , 让新技术带来的便利惠及百姓 。
具体来说 , 首先应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 , 缩小数字鸿沟 , 让人民群众真正体验到依托新技术的行政服务带来的便捷和高效 , 从而提升民众的获得感 。 其次 , 应持续推进便民智慧服务体系建设 , 聚焦民众所关心的领域 , 构建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体系 。 最后 , 应利用新技术构建全新的政府与群众的沟通模式 , 为营造和谐的政民互动环境打好坚实基础 。
新技术与国家治理的法治建设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 , 我们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 , 也需要健全的法治保障 。 无论是建设数字政府还是发展数字经济 , 都需要法治建设作为基础性支撑 。 有了法治建设作为支撑 , 新技术在国家治理中的具体应用才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 归根到底 , 依托新技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一定需要依赖于法治建设 。
法律法规制度有国家层面的 , 也有地方层面的 , 这又会使得新技术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整体协调的问题 。 如果在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出台的一些新规定与现有法律法规发生冲突 , 这将会使得一些改革措施可能无法实施 。 比如 , 目前各个地方政府成立的大数据资源管理局 , 本是为了协调新技术在地方政府的应用和推广 , 但数据的上传、使用、监督以及销毁却与现有法律法规存在大量不协调、不一致的问题 , 从而滋生潜在的法律风险 。 因此 , 在国家治理依托新技术进行变革的过程中 , 各级立法机关需要因时立法、因势修法 , 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以及领导干部也应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 从而利用法治方式深化行政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 。
新技术与国家治理的文化建设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 ,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 文化兴国运兴 , 文化强民族强 。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也需要以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为条件 , 以文化的繁荣兴盛为支撑 。 比如 , 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 , 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利用新兴的科学技术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 打造受群众欢迎的文化精品 。 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 , 国家可以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创作生产与传播推广提供激励机制 , 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国家更了解人民 。 只有在正确理解民意的基础上 , 国家才能建立有效的舆论引导机制 。 新技术的产生也是为了更好地辅助人类活动 , 它本身虽然不是新的文化 , 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在人民创造文化、塑造文化的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 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传播和赋能 , 进而将文化动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