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蒙受冤屈的原因及启示节选——《马援传》部分译文


马援蒙受冤屈的原因及启示节选——《马援传》部分译文
文章插图
马援蒙受冤屈的原因及启示(一)节选
《马援传》部分译文
有一次,马援生病卧床,梁松前来探望,一个人在床前参拜,可马援不答理他。梁松走后,马援的儿子们问其父:“梁松是皇上的女婿,在朝中尊贵无比,公卿以下没有人不忌惮他的,大人您为何单单对他不以礼相待?”马援说:“我和他父梁统是朋友,他虽显贵,怎能失其长幼之序呢?”梁松由此怀恨在心。
建武二十四年,武威将军刘尚出兵征伐武陵五溪的少数民族叛乱者,因深入敌后,全军覆没。于是,马援再次向光武帝请求出兵。此时,他已六十二岁,帝怜念他年事已高,没答应,他请求说:“我还能披甲上马。"光武帝就让他试试,他就跨马上鞍,回头看光武帝,以示还能行。帝笑着说:“真精神啊!这个老人。”于是派马援率领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带领从十二个郡招募来的士兵及从监狱释放的刑徒共四万多人,征讨五溪的反叛者。
马援连夜与相送别的人诀别,对他的好友杜愔说:“我享受皇上的厚恩,可年纪已近暮年,常怕不能为国事而死,如今方随吾愿,我虽心甘情愿,只是担心您的儿辈或许有人在我军中,难于调动,只是担心这事啊!”
第二年春天,部队到达临乡,遇到贼人攻打县城,援率兵迎击,打败贼人,斩首二千余级,其余贼众逃入竹林之中。
起初,军队驻扎在下隽。有两条道路可以(击敌),取道壶头,好处是路途近,不足之处是水流湍急(难行船);取道充,好处是道路平坦,不足之处是路途远。
当初,光武帝对此也犹豫不决,等到部队到达这儿,耿舒的意见是走充这条路,马援认为走充这条路,耽误时日,浪费粮草,不如走壶头,还能扼其咽喉之处,充这条路上的贼人就会不攻自破。把这事报告给皇上,光武帝采纳了马援的策略。
三月,取道壶头,进军击敌,贼人趁其地势,据高固守关隘,此地水流湍急,船只不能逆水而上,又赶上天气炎热起来,士卒多染疫而死。马援也染上了病,部队被困于此。援就命令士兵,在河岸高处挖窑洞,作为住所,用以避暑。
可贼人还常常登上高险之处,鼓噪呐喊来骚扰,马援也时常拖着病体来观望敌情。身旁之人为他的悲壮行为而哀痛,且人人为之流泪。(这时)耿舒给他的兄长,好畤侯耿弇写信说:“以前,我上书给皇上,应当取道充击敌,充这条路虽远,粮草难运,可士兵还能用得上,军士也都争先奋勇。可现在在壶头这路上,大军被困在这里不能前进,大众的心情极不舒畅,在此等死,实在可惜。以前到达临乡时,贼人无故前来,如果趁夜攻击他们,就可以彻底歼灭,可伏波像对待西域胡人那样,每到一处,即停下来,因此失利。现在,果然发生了疾疫,皆如我先前的预料。”耿弇收到书信,就奏明皇上。
皇上派虎贲中郎将梁松乘驿马,前去问责马援,还代理监军之职。正赶上马援病逝。梁松久怀对马援的不满之愤,就趁此事陷害他。皇上大怒,追回给予马援新息侯的印绶。……
季保的同伴给皇上上书,替季保辨冤,说“季保行为轻浮,扰乱民众,伏波将军在万里之外写信,以季保为反面教材来告诫教育他的侄子们。可梁松、窦固却认为伏波交结(私党),这种作法将会煽动轻薄与不诚实的行为,进而败乱全国。”书奏给皇上,帝即刻召见梁松窦固,批评他俩,并将“讼书”和“诫子书”拿给他俩看。梁松与窦固面对皇上叩头认错,以至流血,才得以没对他俩治罪。
早先,马援在交趾(今越南北部),常吃薏仁米,薏米的功用,能使身体感到清爽,减少欲望,还能承受得住瘴气的入侵。那儿的薏仁米,颗粒大,马援心想弄些运回中原做为种子来种植。军队回来时,就满载了一大车,时人都认为是南方的珍宝异物,权贵们也都眼巴巴望着(既羡慕又眼红)。因为马援正得宠,也不敢说啥。到他死后,就有人上书,诬陷他那时载回的都是珠宝、犀牛角之类。连马武、於陵侯侯昱也给皇上写奏章,说出运送物的情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