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未鹏《暗时间》阅后感

开学导致最近读书的速度明显放缓,但慢慢读好过完全终止。最近主要在读的两本书,一本刘未鹏的《暗时间》,一本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均属于工具书,让我受益匪浅。在我看来,读书多少不重要,快慢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真的有所改变,学以致用,否则也不会有“掉书袋”,“书呆子”之类的词了。如果看完这本书,我们能把书中的思想作为softknowledge,修正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错误就善莫大焉。这次先来说说《暗时间》。
刘未鹏《暗时间》阅后感
文章插图
作者刘未鹏生于江苏扬中 现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 创新工程中心。这本书的内容大部分精选于其CSDN的博客,虽然是专业程序员,该书也含大量编程逻辑思想在里面,但该书绝对适合所有行业(如果你的底层知识不足以阅读完代码相关章节,完全可以选择性跳过,不影响整体阅读),所有年龄段的读者,当然这种书,阅历越深,平时思考的越多,读起来就越嗨。书名暗时间,指的是我们平时没有重度思考的所有休闲时间。该书的主旨就是怎样利用暗时间,让我们能做更多的事,得到更多的思考结果。在我看来,现今社会思维最缜密的只有两类人:数学家,程序员,而微软,GOOGLE这种级别的程序员则更是顶级中的顶级。这种将编程理念,心理学和日常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糅合在一起的写作方式无疑给我带来前所未有的思维模式提升,让我对很多固有的想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还体现在我对教育方式的认知上,让我醍醐灌顶。看完这本书,我立马改变了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模式,促成了我近五年最大规模的课程改制,我也坚信经过这次授课模式的迭代更新,这批新学员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一定会更理想。文中对我们常见的“思维误区;人如果遇到问题,第一想法只是去找其他人问出答案;认知偏差;当我们说“反正”这个词意味着什么;贝叶斯算法”等等话题做了深刻又贴近生活的剖析,非常值得我们在极度安静的环境下慢慢阅读,之所以说极度安静,是因为我们需要慢慢回忆我们从前到底是怎么思考的,为什么会做出误判。虽然我们做不到每日三省吾身,至少有机会的时候自己反省一下也还是绝对有好处的。如果你对本书比较感兴趣,可以详细看看我下面的十四段书摘:本文大概1.26W字,需要三十分钟?
刘未鹏《暗时间》阅后感
文章插图
总的来说?人类的思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捷径,每一条捷径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降低了大脑的认知复杂性(笼统的看一个问题要比细致的分析简单得多),有助于迅速做出绝大部分时候都正确的判断;但另一方面,它也常常导致人们把大部分情况下成立的法则当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可以说,有多少捷径,就有多少条谬误。?人类的情绪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考。比如,如果你憎恶一个人,你往往就会反对他的所有立场,反之亦成立。?人类大脑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先天就具备一些特定的“思维定势”,以使得人类能够在面对进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适应性问题时能够不假思索的做出迅速的反应。然而,在现代社会,很多这类思维定势已经不适应了。(Mean Genes,中译名《本能》;Influence,中译名《影响力》;Sway,中译名《摇摆》,Evolutionary Psychology,中译名《进化心理学》)?人类不可避免的受着各种各样的偏见的影响,这些偏见有些是有一定适应价值的“思维定势”(如事后聪明式偏见),而有些则是大脑的认知机制的“缺陷”。一本好书,尤其是想站得住脚的工具书,必定会衍生出很多非常值得一读的扩展资料,书籍,链接。这本书也不例外,书中提及的大量专业书籍绝对值得一追!人类思维的捷径虽然会让我们思考的更快,但造成误判的情况实在是数不胜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定势。关于这个话题,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也是不可多得的杰作。这类书我们读的越多,遇事就会越容易跳脱思维定势,是可以复制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