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所薄凝而为雪,小雪节气,推荐养生药膳
原创 临床营养网 临床营养网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作者介绍
文章插图
杨剑桥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中心副主任/中药药师《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委员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委会标准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 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青年委员等 。 擅长:运用食疗学、营养学方法 , 调理各种偏颇体质状态和亚健康状态 , 例如:怕冷、倦怠、便秘、超重/肥胖、孕前调理、产后调理等 。 门诊地点: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营养门诊726室 。 『 小 雪 』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小雪
文章插图
【寒气所薄凝而为雪,小雪节气,推荐养生药膳】(图片来源:www.pexels.com)小雪·三候一候 虹藏不见|是形容由于气温降低 , 尤其北方此时以下雪为多 , 不再下雨 , 看不见雨后彩虹的物候变化 。 此谓孟冬阴胜阳 , 故藏而不见 。 二候 天气上升|是形容此时因阴气上升 , 阳气下降 , 导致阴阳不交 , 天地不通 , 万物失去生机的物候变化 。 三候 闭塞成冬|是形容阳气下藏地中 , 阴气闭固而成冬 , 此时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 (候 , 即我国农历把一年分为四个季节、二十四个节气和七十二侯 。 五日为一侯 , 三侯为一气 , 六气为一时 , 四时为一年 。 )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小雪·食养《群芳谱》中形容小雪节气说 , “小雪气寒而将雪矣 , 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 ”当下节气 , 是自然界中阴气较盛的时期 , 阳气潜藏 , 呈现一派阴寒之象 。 食养应依时令气候、地理环境、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男女性别等做出调整 , 即“因势制宜” 。 【南北区域之分】我国幅员辽阔 , 南北气候差异大 , 小雪时节 , 北方已经呈现冰天雪地的景象 , 而南方人可能还穿着单层夹衣 。 因此 , 中医养生也有地域之分 , 总体来说是南方清补、北方温补 。 具体来说就是 , 北方冬季天气寒冷 , 可以适当进补一些较为温热之品 , 如牛、羊肉等 。 而长江以南地区虽然已入冬 , 但气温较北方地区要温暖得多 , 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主 , 比如鸡、鸭、鱼类 。 【体质虚实寒热之辨】在日常生活中 , 总能见到在同样的致病条件下 , 有的人感而为病 , 有的人却安然无恙;同样是患感冒 , 对某些人来说是“小菜一碟” , 而对另外一些人却犹如“大难临头”备受折磨 , 这主要就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有所不同 。 就治疗疾病而言 , 是中医辨证的基础;就防病养生来讲 , 体质决定着人体对致病因素的易感性 , 也是日常保健、养生的是否恰当的关键因素 。 简单来说 , 此时阳虚体质要“温” , 气虚体质要“补” , 阴虚体质要“滋” , 气郁体质要“疏” , 湿热体质要“清” , 特禀体质要“固” , 痰湿体质要“祛浊” , 血瘀体质要“化瘀” , 而依据常规思维不辨虚实寒热一味进补 , 收效甚微可能还会起到反作用 。 【男女老幼之别】一般来说人体机能随年龄龄增长而有所下降 , 《经》曰“四七 , 筋骨坚 , 发长极 , 身体盛壮 。 五七 , 阳明脉衰 , 面始焦 , 发始堕 。 六七 , 三阳脉衰于上 , 面皆焦 , 发始白 。 七七 , 任脉虚 , 太冲脉衰少 , 天癸竭 , 地道不通 , 故形坏而无子也” , 故 , 不同年龄段保养身体的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 。 少年 阳气正盛 , 其实可以不补 , 或者小补;中年人 可根据近期身体状况作出相应的调理 , 比如若有气短、乏力、肢倦的情况 , 可注意气的养护与补充;若有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精神不振等症 , 可以关注是否有肝肾亏虚等问题出现 , 而不是一味进补 。 老年人 在基础机能下降的同时可以结合自身患有的慢病疾病或亚健康症状来进行保养 , 比如小雪时节 , 气温下降 ,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更应注意保暖 , 规律用药 , 减少出汗等体力活动;颈患有椎病、腰椎病的患者 , 应注意局部的保暖 , 多做一些柔和的锻炼 , 如练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操 。 除了年龄 , 性别不同身体机能也有所区别 , 因此食养侧重也有所区分 。 有研究显示 , 现代男性承受压力大 , 工作忙碌 , 生活不规律 , 容易出现气血暗耗 , 经常会出现气血亏虚证 。 且活动量大 , 新陈代谢快 , 因此 , 男性建议多吃一些肉类来进补 , 血肉有情之品比青菜更能补充气血 。
- 体内寒气重的人,冬天要主动护好身上三处,驱寒保暖,不易生病
- 万病不离寒气,中医治本之道是:扶阳、散寒!这几招要收藏好
- 张仲景传下四味药,治“寒气入胸”!送给冠心病、心绞痛的读者
- 病不离寒:身上3个部位容易受到寒气入侵,如何“养暖”身体?
- 气血不足经络堵塞浑身不舒服,都是因为寒气入体了
- 有一味祛除体内寒气的中药,中医认为它“上则温脾肺,下则温肾”
- 百病从寒起,冬季小心“寒气”伤了你的股骨头
- 骨头痛就是肾“着凉”!祛除肾中的寒气,此方最合适
- 乌头,有毒的中药,但有时候又不得不用,常用于寒气凝结四肢经脉
- 十个女人九个寒,8个信号或代表寒气"缠身"做好4点助你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