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补|“冬令进补,来春打虎”入冬了,这样进补才能事半功倍


进补|“冬令进补,来春打虎”入冬了,这样进补才能事半功倍文章插图
人体经历了夏秋季的消耗 , 脏腑的阴阳气血津液有所亏耗 , 如能在冬季适时进补 , 既可及时补充人体气血津液、恢复元气 , 抵御严寒侵袭 , 培本固元 , 又可使来年少生病或不生病 , 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 故民间也有 “冬令进补 , 来春打虎”之说 。
降温入冬了 , 普通人群是否需要进补?如果需要该如何进补?快听听医生怎么说 。
近些年来 , 随着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痛风、肥胖等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 有些患者对冬补就开始犹豫不决了 , 到底该不该补呢?
其实 , 按照中医学理论的观点 , 每个人体内的脏腑气血、阴阳偏衰情况是不同的 , 因而在冬令进补时 , 应辨明体质的寒热、虚实、气血、脏腑、阴阳 , 按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补 , “虚则补之 , 实则泻之” 。
如果盲目服用补药 , 不但达不到调理脏腑的目的 , 甚至还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 。
我们从是否适合进补的人群 , 膏方的选择 , 以及进补的时间来详细介绍 。
哪些人群适合进补
1.“亚健康”的人群(中青年)
如果平时没有明确的慢性疾病 , 但因长期劳累、熬夜、压力负担过重而致身体虚弱、易感冒、体虚、怕冷、疲劳、失眠、健忘、爪甲失荣等 , 可通过进补膏方 , 补益人体元气 , 充沛营血 , 恢复精神 。
2.肾气不足的人群(中老年)
如果上了年纪之后 , 经常感觉注意力不集中、头发花白、视力下降、头晕耳鸣、记忆力差、腰背酸痛、神疲乏力、夜尿频多等 , 可以通过膏方补益气血、补肾强腰、延缓衰老 。
3.患有慢性病 , 且处于稳定期的人群
中医认为 , “邪气所凑、其气必虚” , 由于膏方既有补益之力 , 同时辅以祛邪 , 有利于慢性病的调治 , 所以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贫血、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肾炎、骨关节病、月经病等患者或病后体弱者 , 通过服用膏方可帮助巩固疗效 , 改善症状 , 增强体质 。
这三类人群观察舌象后 , 一般舌色为偏红 , 或淡红 , 或淡白 , 或紫暗 , 但舌苔薄 , 均可服用膏方调补气血 。
哪些人群不适宜进补
1.体质健壮人群
对于身体强健 , 很少出现乏力症状 , 平时不容易感冒、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的人群 , 到了冬天 , 可以自己根据冬日特点 , 调节自己的饮食起居 , 不必强求进补 。
2.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的人群
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痰多、急性腹痛、腹泻等急性疾病 , 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 , 肝功能异常 , 某些传染性疾病等均应先治疗原发疾病 , 控制病情;待病情控制或缓解后 , 由医生决定是否可以使用膏方 。
3.湿困脾胃之人慎用膏方
湿困脾胃之人一般舌苔厚腻 , 而膏方大多为滋腻补品 , 一料膏方可以服用1-2月 , 如若服用膏方后湿困脾胃加重 , 脾失健运 , 则得不偿失 。
食补与药补 , 到底该如何选择
中医根据食物中药的性味不同 , 把补益分为平补、温补和清补等 , 为使冬季进补准确达到预期效果 , 建议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 , 根据各自的不同体质和食物的属性进行 “辨证施补” 。
进补可分为食补与药补两种方法 。
食补是以食物作进补之用 , 就一般而言 , 食物的气味多较平和 , 而且大多数的食物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被习惯使用了 , 大多属平补 , 但也有一些性味较重的 , 如羊肉等 。
药补是以传统中药中的补益类药作为进补之用 , 一般四气五味不易掌握 , 用之不当 , 则易造成机体阴阳失衡 。
平补是针对素体平性 , 不寒不热者 , 可适度进食各类补品 , 或温热寒凉搭配 。
温补是针对老年人或体虚者 , 为保护人体阳气 , 抵御寒邪外袭 , 可多进食温热助阳之品 , 如当归生姜羊肉汤、龙眼、红参等 , 但应当心“虚不受补” , 若老年人脾胃功能较弱 , 过量进食补药会造成胃肠负担 , 不易消化 , 适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