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看一个地方的民生 , 自然要看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而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明朝做得怎么样呢?首先明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在明初、明前中期、中后期、末期都是不一样的 , 总体而言 , 它是一个纵向进步的过程 。明初因为刚刚结束了战乱 , 整个大明的民生处于一个复兴阶段 。所以这段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不高 , 尤其是浙江地区 , 出于对张士诚的憎恨 , 朱元璋对浙江地区采取重赋税 , 使得百姓的生活很辛苦 。而且从洪武到宣德年间 , 逃籍人数越来越多 , 最后到了政府不可控制的地步 。逃籍者多为军户和农户 , 他们有的流亡国外 , 有的落草为寇 。可以说整个明朝的前中期 , 虽然政府很努力 , 但是民生真的不咋地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朱祐樘
明中期孝宗和武宗时 , 百姓相对而言比较安居乐业 , 至少不用过得太辛苦 , 像东南地区的经济已经恢复到了往日的辉煌 。但是西南和西北尚处于开发阶段 , 尤其是西南地区 , 新迁往的客家人和当地的原住民族矛盾愈演愈烈 , 像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方的治安非常混乱 。中原地区 , 正德年间明朝迎来了一次干旱 , 可以说对百姓的生活影响是蛮大的 。不过在正德晚期到嘉靖年间 , 可以说老百姓过得并不轻松 , 尤其是根据传教士的描述 , 明中期开始社会分型已经很明显了 , 中产阶级的人可以生活得比较惬意 , 但是底层的人就如同各个时期的底层人一样 , 是仇视政府、麻木不仁的 , “正如这里的人民十分迷信 , 所以他们也不大关心什么真理” 。不过从嘉靖年间开始 , 已经壮大起来的藩王皇庄和大贵族地主对商人和中产地主的剥削愈发严重 , 这个势头虽然在隆庆年间和万历前十年有所缓解 , 但是随着张居正的死和万历帝的不断挥霍 , 上层人士对中层人士的剥削达到了明朝的最高峰 , 也是在这个忍无可忍的条件下 , 东林党才会出现去捍卫中产阶级的利益 。一直到明末 , 整个东南中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 。所以从表面看起来明末民生非常繁荣 , 实际上百姓们顶着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
【明朝|明朝特务政治深入各个角落,土地兼并严重且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至于北方地区 , 那就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 。从万历十四年(1586年)开始 , 接连不断的干旱、瘟疫、蝗灾、寒潮冲击着北方的民生 , 在本来就被政府的高压政策打压的基础上 , 再加上天灾 , 军队哗变、农民起义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尤其是天启和崇祯年间 , 河南、陕西有个浮尸遍野都是很正常的事 。谢肇制的《五杂俎》中对明朝时期的京城也做了介绍 , 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 , 当时的明朝 , 即使是在京师重地 , 其基础设施建设也并不令人满意:“京师住宅既逼窄无余地 , 市上又多粪秽 , 五方之人 , 繁嚣杂处 , 又多蝇蚋 , 每至炎暑 , 几不聊生 , 稍霖雨 , 即有浸灌之患 , 故疟痢瘟疫 , 相仍不绝 。摄生者 , 惟静坐简出 , 足以当之 。”可以说 , 明朝的中国 , 是一个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严重不足的时代 , 如果和后来的清朝相比 , 可以说二者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 真的就只是换了个朝代而已 , 民生既没有倒退 , 但是也没改善 。
- 明朝末年资本主义经济和思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当时的统治阶级是否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 苏轼和司马光基于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反对王安石变法
- 爪哇杀了明朝170个将士,看郑和如何处理的
- 明朝冤屈事用命考科举,饿死妻子,过继亲儿,还有人为其平反
-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之争,被地域黑拖累至死的明朝状元郎
-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他是明代科学家、政治家,宋氏三姐妹是其后人
- 明朝严苛的宫廷教育
- 穿越回明朝见官怎么称呼?千万别叫“大人”,老百姓得叫“老爷”
- 【孔子箴言故事】从政治国——要盟也,神不听
- 汉初宗庙——维护权威的工具,与政治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