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集体再降2万,2024车价创新低,但60%车企已经躺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部分新车价格在年底来到新低点 , 但年底买车更便宜的规律 , 在慢慢被打破 , 因为多数车企降不动了 。
2023年年初 , 价格战正式开打 , 与特斯拉官降相关;2024年年末 , 价格战在高烈度持续了18个月 , 并且于2024年年中开始了6个月的平缓期之后 , 又一次被特斯拉点燃 。
导火索 , 关于突然加码的12月限时优惠 , 多数车型尾款减免1万元 。 中国市场23.99万元起售的Model Y , 又一次成为全球最低价 , 再叠加持续了半年之久的5年0利率 , Model Y的最低首付在8万元内 , 最低月供在2700元内 。 随后 , 一系列车企有样学样的跟进特斯拉的年底加码 。
理想汽车推3年0利率 , 理想L6最低首付比Model Y低了近1万元;蔚来汽车还是保持2年0利率政策 , 但加码了赠送5年NOP+高阶智驾的政策 , 如果按380元/月的订阅费用 , 相当于变相优惠了2.28万元;极氪是延续0首付和最高3年0利率政策 , 再因为产能比较到位 , 所以打出了能稳稳拿下国家以旧换新的口号 , 对消费者逼单;腾势也推3年0利率 , 腾势D9的最低首付在9万元内 , 腾势Z9的最低首付在10万元内 。
与多数同类车企使用3年0利率的政策不同 , 和特斯拉同样处在上海的智己 , 对新车智己L6和LS6跟进了5年0利率政策 , 最低首付5.99万元;比亚迪也官宣了12月政策 , 部分车型优惠1000-3000元;岚图也硬跟了一手 , FREE 318的展车限时优惠3万元 , 并给到2年0利率;昊铂 , 5年0利率 , 有7000元保险补贴以及3万元置换补贴;跟进的还包括传统车企 , 比如GL8陆尊推2年0利率 。
而正如每次都会发生的那样 , 当内卷来到了高强度 , 随之而来就会发生同类对比以及营销上的舆论战 。 比如 , 有车企已经开始在宣传物料里展示自己的优惠相对更大 , 做出了宣传海报 。
年底降价冲量 , 如今只是少数车企的特权很多名气很大的牌子和车 , 现在其实已经降不下来了 。 这种降不下来 , 并不是不降价 , 而是不能给出之前每年年底冲量时的降价幅度 , 比如平时优惠2万 , 年底优惠3万 。
话语权 , 现在主要就掌握在主打新能源的头部企业手上 。
“平均 , 都能比10月和11月再便宜1万 , 比较多一些的 , 能比之前便宜3万” 。 很难再降了 , 这句话现在已经不是以往那种为了逼迫下单的话术 , 而是实打实的让车企犯了难 。
汽车行业利润率屡创新低 , 2020年为6.2% , 2021年为6.1% , 2022年为5.7% , 2023年为5.0% 。 按照乘联会今年第三季度发布的数据 , 2024年1-9月汽车行业总收入7.35万亿元 , 同比增3% , 总利润3360亿元 , 同比降1.2%;汽车行业整体利润率仅4.6% 。 已经低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1%的平均水平 , 汽车行业的表现偏低 。
虽然每个月月初的销量战报上 , 都经常被冠以“刷新纪录”“史上最佳”等名称 , 但实际上 , 多数车企的销量数字都在下滑 , 于是营收下滑、利润下滑 。 而且 , 这已经不仅是中国车市的个案 , 而是全球范围内的问题 。 日产最新的财报显示 , 4-9月中期结算结果中 , 利润减少192亿日元 , 下降了93.5% 。 紧随其后的就是 , 全球产能削减20% , 裁员9000人 。 丰田的利润下降26.4% , 本田利润率下降到6.9% 。
以及 , 欧洲汽车工业也遭遇大下滑 , 采埃孚裁员1.4万人 , 大陆集团裁员1.3万人 , 大众汽车裁员1万人 , 奥迪裁员4500人 , 博世裁员3800人 , 这意味着最头部的欧洲汽车巨头发生了近5万人的裁员规模 。 甚至包括特斯拉 , 也在2024年发生了3000人的裁员 。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案例也有很多 , 比亚迪近期最热门的 , 要求供应商下调10%的2025年采购成本价格 , 这同样是开源节流的方式 , 保证企业的现金流正常 , 以及给出更多空间来完成车价下探 。
不过 , 截至目前 , 跟进低首付 , 0利率政策的车企 , 其实只有上述的10家 。 而且 , 在很多经销商身上 , 不仅没有了年底冲量的劲头 , 甚至体现出来的更多是躺平 。
“降价呗 , 一点招都没有了 。 ”刘青是一家德国豪华品牌直营店的店总 , 当我们问及他 , 进入12月至今 , 一大堆新能源车企都推3年0利率、5年0利率的时候 , 他们准备怎么应对 。 得到的答案是 , 没办法 。
2024年至今 , 官降过、高管团队换过人、也跟上过新势力的玩法 , 但每次的刺激力度都不够大 。 而且 , 因为年度销量任务是肯定无法完成了 , 也就直接进入考虑2025年什么玩法的阶段 。 价格偏高的豪华车如此 , 普通民用品牌的油车也一样 。
“车价本来就不贵 , 现在又是白菜价时代 , 5年0利率这种没什么效果 , 一般都是2到3年为主” , 指导价20万元以内的燃油车 , 如今也没有做5年0利率分期的必要 。 动辄就能优惠3-5万 , 本身的分期必要性不大 。
年底买车最便宜 , 这规律要变了?是否参与价格战 , 自然是和企业的运营节奏与目标相关 , 最核心的指标有2个 , 一是 , 是否接近完成销量目标 , 二是 , 是否选择为了市场份额 , 放弃利润 。
二者 , 能很好的解释 , 为何年底这一轮价格战的规模和可持续性预期 。
前者来看 , 随着11月汽车销量陆续出炉 , 已经完成2024销量目标的品牌包括比亚迪、零跑 , 销量目标分别为360万台左右、25万台 , 1-11月累计销量已经分别达到375.7万、25.1万 , 所以 , 从参与度上来看 , 比亚迪是给出了小优惠 , 为2025年1月的订单和交付做准备 , 零跑则是因为定价已经一步到位 , 足够低、也符合销量预期 , 暂未参与价格战 。
而努努力 , 就能达成或基本达成销量目标的 , 就是眼前的主要参与者 。 岚图距离10万销量目标 , 12月需要卖出1.2万辆;极氪距离23万的销量目标 , 12月需要卖出3.5万辆左右;理想距离48万的销量目标 , 12月需要卖出4万辆;蔚来距离23万辆的目标 , 12月需要卖出4万辆 。
所以 , 它们是这一轮的主力军 。 下游是基本确认不能完成销量目标 , 但是因为新产品推出后 , 上升势头不错 , 需要被政策刺激 , 进行延续的 。 再下游 , 则是无法完成销量目标的 , 也就是市场中如今的大多数 , 处于基本稳住之前优惠幅度的 。
这份名单中 , 包括了大众、丰田、本田、日产等 , 车价的优惠幅度基本都和11月相仿 , 喊出多款车型一口价的上汽系 , 价格已经没有了更多下探的可能性 , 否则就是打破自己定下的一口价 。
另外 , 也包括多数的中国品牌油车车型 , 从长城到奇瑞 , 再到吉利与长安 , 因为燃油车在之前激烈的价格战中 , 已经打到了一个很低的位置 , 所以当前 , 也就没有了加码的空间 。
另外 , 再看最能代表趋势的头部企业 , 华为鸿蒙智行一方面是已经完成了扭亏为盈 , 车BU今年据之前所说 , 已经可以基本确定完成盈利 , 再加上全行业与其的深度合作在不断扩大 , 所以策略并不是在跨年之前会明显更便宜的促销 , 因为传播周期并不相同 。
头部企业在当今市场里的带动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 如今比亚迪、华为鸿蒙智行等在年底冲量的欲望并不是特别旺盛 , 所以带起的车市影响 , 其实也是有限 。
而且 , 眼前的变量还存在着更多的变数 。 与中国品牌或者合资品牌的习惯不同 , 特斯拉作为细分市场的引领者和整个市场的搅局者 , 它每次的大动作更多按照公历时间 , 而非中国的农历时间 。
每到年底年初 , 它总是大动作不断 , 包括2022年12月部分员工因生产线调整 , 提前放元旦假期 。 2023年1月 , 特斯拉开始变相降价+官降的组合降价 , 最高8000元保险补贴的同时 , Model 3大降价到22.99万起售、Model Y大降价到25.99万元起售 , 此举后续也被复盘为2023年汽车价格战开打的最直接导火索 。 到了2024年1月 , 特斯拉又一次进行了明显的降价 , Model 3和Model Y的价格下调了最少6500元 , 最多1.55万元 。
眼前的尾款减免1万元 , 5年0利率继续维持 , 也被外界解读为 , 2025年1月会又一次有大动作 。 主要原因有2点 , 一是 , 特斯拉上海工厂已经被拍摄到新车的谍照 , 同时有爆料称 , Model Y焕新版已经开始小规模预生产 , 二是 , 在特斯拉发布新政策时 , 其提车周期为1-3周 , 处于比较明显的高库存状态 。 于是 , 眼前的一系列举动被解读为 , 特斯拉正在清除老款车型的相关库存 , 2025年Model Y的焕新版将对中国用户很多的刚需配置进行升级后推出 , 比如座椅舒适性更强、续航更长、配置更高等 。
实际上 , 据我们与多家车企的沟通 , 很多营销团队确实也是在今年年末时不想做太大的动作 , 而是要等特斯拉在2025年年初完成出招后 , 寻求见招拆招 。
写在最后:从2023年至今 , 年底卖车的节奏和销售逻辑在持续的发生变化 。 2024年年底的眼前 , 虽然很多车价已经再创新低 , 但整个市场其实已经很难重演“年底买车明显便宜很多”的传统规则 。
按照乘联会等多个统计渠道的口径 , 目前在中国车市里有一定销量规模的车企/品牌 , 数量在50家左右 。 如今有10家在加码发力价格战 , 也有着吉利等车企靠着一步到位的相对低价新车型推出 , 避免陷入传统的降价潮里 。 20家左右的车企有能力在价格上发力 , 也就意味着剩余的60%车企 , 暂时已经无力 。
- 12万!合资SUV“亏本卖”,比奥迪Q5舒适,谁还买丰田锋兰达
- ?没白等!不足12万就能拿下“西装暴徒”,入门即高配,一脚轰出544马力
- 丰田“大降价”!20万档次降至12万,超越CR-V登顶销冠,剑指比亚迪
- 官降2万多,新增2.0L双擎版,全新亚洲龙哪款更值得推荐?
- 终于放弃三缸机!启用四缸机,从12万降到7.15万,奈何没人懂
- 自主5强全面上涨,比亚迪再超50万,奇瑞超28万,长城月销超12万
- 上汽奥迪Q6大降价仍遇冷,32万的豪华SUV为何打动不了人心
- 上大屏、换1.5T,新款大众高尔夫官降2万上市,12.99万起
- 1.2万!五菱全新“蛋蛋”系列曝光,这造型,是要萌翻全场?
- 起售只要9.99万!全系8AT!零重力、通风、按摩!30天卖出超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