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靠什么?

一、什么是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 。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1.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产业发展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基础所在 。乡村振兴 , 不仅要农业兴,更要百业旺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产深度融合 , 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 。我国农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必须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 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
2.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续利用好乡村的资源宝库和生态价值,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 。
3.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深厚根源 。繁荣兴盛农村文化 , 不仅可以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而且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筑好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4.乡村振兴 , 治理有效是基础
当前,农村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
5.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不掉队,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要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 , 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
在“三农”一线打造育人新天地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一直在庐江县稻麦轮作科技小院忙个不停 。
她和同学来到这里转身当上了“硕士农民”,每天和村民一样朝耕夕作 。
小麦进入了灌浆期,很快就要成熟 。虽然连续高温,但同学们觉得这是“风调雨顺”,因为麦子快要成熟,现在高温有利于小麦最后阶段的生长 。
“每天戴上草帽 , 走进麦田,观察到麦粒一天天变硬,心里对丰收的期待也一天天丰盈起来!”
在科技小院待久了 , 她很享受这种感觉 。这是一种在生产一线才能亲身感受到的力量 。“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强化田间管理,能够做到在不打农药、大幅减少化肥用量的情况下确保不减产 。”
在当前这个农业生产的关键期 , 安农大有一大批师生奔赴生产一线 。该校提出“让主题教育走进田间地头” , 引导师生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感悟思想伟力、践行初心担当 。
畜牧学博士生长期驻扎在定远县农区草牧业科技小院,是远近闻名的“羊博士” 。他所在的党支部在主题教育中开展了“争当服务乡村振兴‘领头羊’”活动,用服务养殖企业的行动来展现主题教育的成果 。
除了在实验室做科研外 , 把全部时间都花在养殖一线搞服务 。一次,附近一个羊场连续几天出现十几只羊死亡,企业负责人急得团团转,看了以后发现是传染性胸膜肺炎 , 给企业制定了治疗方案,一剂良方下去,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
“这就是科技小院的魅力,老百姓不看你的学历和论文 , 整天待在实验室 , 是写不出农户认可的论文的 。”该校已在全省各地建立了38个科技小院,一大批党员师生服务在田间地头 。
“对农业大学来说,主题教育的成果就是要看服务乡村振兴的成果 。”
该校组建了水稻、小麦、油菜、智慧农业等13个专家团队,针对当地农业生产现状,创新稻麦、稻油、稻渔及农旅融合等“3+1”模式,推进专用品种选用、产量品质协同、肥水药精量化、粮油精深加工、智能农业装备等关键领域协同攻关与成果转化 。
不仅涉农专业的师生,文科专业的师生也在围绕“农”字做文章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0余人的团队到寿县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
“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农业文化寻根”“青年人在乡村中的精神追寻”“乡村社会治理”……师生们带着课题与问卷,深入农户农家,力求探寻“乡村振兴之间” 。
在劳动教育中砥砺“三农”情怀,引导农业大学学子学农爱农、服务“三农” 。
【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靠什么?】
该校找准劳动教育与实践育人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实践与思政课程、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有机融合 , 丰富劳动教育的活动形式,从农业生产实践,到攻关农业创新成果,从学校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一线,学农爱农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