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都属心理学范畴 。区别在于:1、儿童发展心理学注重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出现的问题 。比如:儿童为什么会说谎话?为什么会怕见生人?为什么会产生攻击别人的行为等等 。2、教育心理学注重教育方面的问题研究 。如:怎样教育说谎话的儿童?怎样教育怕见生人的儿童?怎样教育儿童不攻击别人等等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处理得好的话,儿童的教育发展会比较顺利,反之问题比较多 。作为家长如果懂这门学问,教育孩子应该轻松一点,反之问题儿童就会多一些 。扩展资料教育心理学历史发展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 。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尝试的 。具有代表性的人是桑代克‘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切列夫于 1877 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桑代克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 。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 。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20 世纪 20 年代到50 年代) 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心理测量实际上是进步教育时期的实验教育时期的成果.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0 到 40 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 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 。20 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 , 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影响 。在前苏联,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 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 。前苏联教育心学家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了大量的成果 。在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一些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科学研究 , 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三、成熟与完善阶段 (60 年代到现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 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80 年代以后 , 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则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 。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 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在 60 年代受十年动乱的冲击,研究曾一度中断 。70 年代末,我国教育心理学重新繁荣 。教育心理学家们自编了多本教材 , 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有些研究的规模、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巴甫洛夫学说传入中国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不仅影响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 也影响了教育心理学 。他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给教育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也给教育心理学找到了与自然科学相联系的纽带 。第二信号系统学说的提出,使儿童言语与思维的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为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也不断增加,研究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充 。教育心理学由初期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 , 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 。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中国把发展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教育心理学研究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