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旅游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一支多层次、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因此,旅游人力资源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旅游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
有关旅游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一:旅游人力资源培育与管理摘要: 旅游人力资源是旅游业快速 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旅游人力资源的素质和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 。在从规模、质量和结构等方面分析我国旅游 管理人力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旅游管理人力资源发展的对策 。
Abstract: Tourism human resource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quality and structure of tourism human resource largely restrict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tourism human resources from the aspect of its size, quality and structure. On the base of analysis, the author elaborated strategies of developing Chinese tourism human resource.
关键词: 人力资源;旅游;培育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tourism;cultivation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315-03
0引言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人力资源数量增长迅速,质量不断提高,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总体来说,人力资源素质和结构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
1旅游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管理人力资源也迅速发展,规模化、年轻化、素质不高 , 结构不合理是其发展中暴露的主要问题,也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
1.1 规模发展快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 我国旅游业的人力资源发展也非常迅速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国旅游从业人员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递增,现已初步形成一支能适应旅游业发展规模的旅游人力资源队伍 。国家旅游局的 统计资源显示,1990年我国旅游行业拥有直接从业人员不到62万人,到2005年却增长到了426万之多,是1990年的近七倍,如果加上所统计的 社会旅馆和个体旅馆从业人数356.1万,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总计达到了564.1万 。如果按照国际上所通行的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和间接从业人员之比为1:5的比例计算 , 到2005年我国旅游间接从业人员就已经达到了2800万人 。可以这样说,这支庞大的旅游从业人员对于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
1.2 年轻化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真正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 。规范化、专业化的旅游教育在1978年开始起步,大规模的旅游人才培养则在1990年以后 。随着旅游业大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需求量的急剧增长,现有旅游从业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近年来从院校毕业的学生 , 和一些传统的行业相比,整个旅游人力资源呈年轻化的态势 。
据统计,1995年旅游行业正式职工中35岁以下的占职工总数的59%,而到了2005年,172万正式职工中35岁以下的就有117万,占职工总数的68.1%,比1995年有上升了9个百分点 。现在不少旅游企业单位的职工平均年龄还不足30岁,一些中高级管理者的年龄也都在40岁以下 。旅游职工队伍年轻化,一方面使队伍充满干劲和活力 , 但更重要的是在 工作中暴露经验不足的缺点 。
1.3 整体素质偏低尽管近年来 , 人力资源开发在旅游行业逐步得到重视和加强 , 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看 , 从业人员的学历和专业技术水平与旅游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3.1 职 工学历偏低据统计,2000年旅游行业有正式职工70.3万人,但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7%;而到了2004年,全行业159万正式职工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就有120.9万,占职工总数的75.9%,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为24.4%,高中(含中专、技校)学历的为51.5% , 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还不到四分之一 。旅游行业职工学历偏低的状况在饭店业更为明显 , 除服务人员外,不少酒店甚至是高级酒店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中只具有职高或中专学历的也大有人在 。管理人员学历偏低,既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要求,也与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远远不相适应 。
1.3.2 专业技术人员少,专业技术 职称低旅游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少 。据统计 , 2000年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只有13.1万人,仅占全行业职工总数的8.2%,其中拥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的分别为1.0万、5.3万、6.8万,因此 , 技术职称不高 。另外,全行业每年参加由人事部统一 组织的旅游 经济(旅游饭店和旅行社)专业技师资格 考试的人员也不是很多,一般只有5000人左右,通过1000多人,在开考的各类经济专业中,参考人员是属于比较少的 。在参考人员中 , 大多数报考的是旅游饭店专业,报考旅行社的还不到1000人 。
1.3.3 缺乏既懂外语又熟悉业务、充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旅游行业是一个开放性强、对外交流非常广泛的行业,对从业人员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服务人员的外语水平都要求比较高,但现在行业内既懂业务又懂外语的中高级管理人才比较少,甚至十分紧缺 。
由于旅游业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旅游消费需求的转型,近几年来,度假旅游、体育旅游、商务旅游和会展旅游等新项目不断涌现 , 如何管理和开发这些项目,以适应市场的要求 , 懂行的人就更少了 。旅游行业某些专业的技术人才也十分缺乏,比如全国具有技师职格的调酒师只有238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另外,理论研究人才、高级导游人才等,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也都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
1.4 结构不合理结构与功能息息相关,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在促进旅游业 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但现实的情况是,我国旅游人力资源的结构并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层次结构不合理、地区结构不合理、部门结构不合理和专业结构不合理几个方面 。从旅游人力资源的专业构成看,由于我国旅游 教育起步较晚 , 所以大多数从业人员并非科班出身,而是半路从其他行业转变而来,所学专业和做干 工作不一致 。根据2003年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60%的旅游从业人员所学专业既不是旅游类专业也不是外语类专业,而是一些与旅游关系不密切的其他专业 。管理人员中的比例更低,其中饭店和旅行社的总经理级管理人员分别仅有30%和20%的人所学专业为旅游类或者外语类专业 。另外 , 旅游行业作为一个对外交流的窗口 , 从业人员外语水平普遍偏低 。
2旅游人力资源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旅游人力资源这样的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担任开发旅游人力资源主渠道的旅游院系,不得不从各方面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虽然我国旅游院校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 , 积累了不少成功的 经验,教育质量逐年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有的是我国整个院校教育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则是我国院校旅游教育子系统所特有的问题 。不同的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思维视野来寻求解决的办法 。同时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或以更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探索旅游院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 。
2.1 我国旅游院系教育规模效益低下,教育质量不高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院校旅游教育一直采用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模式,即只是在不断增加数量,其中既有一些院校是为了满足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主动地开设旅游专业 , 也有一些院校是由于原有专业的没落迫于生计而被动地开展旅游专业教育的 。外延式的发展模式使得我国院校旅游教育规模在快速扩张,但由于受经费、设备和师资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大多数招收旅游专业的院校,规模小,招生人数少,发展呈单体规模发展 。这就使得旅游专业在综合性院校的地位得不到提高,受不到重视,特别是在旅游专业建设方面难以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院系综合实力的增强,从而使得教育质量不能提高 。另外 , 由于不少旅游院系是转轨而来,对于旅游行业的了解非常有限 , 对行业人才需要把握不准,旅游专业教育就会出现与实际脱节的现象,致使整个教育质量只能在低水平徘徊 。
2.2 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不少院系是由于生存因素而不得不进入旅游专业教育领域的,他们缺乏对旅游业内在规律、发展状态和态势以及旅游院系实际的基本了解 , 因此究竟为旅游行业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 , 目标定位并不是十分明确,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本科教育?理论化? 。高等教育要加强理论素养的训练是必要的,这也是高等教育和一般 职业教育的重要区别所在 。但由于旅游业是一个 应用性强、综合性强、开放性强的产业,因此,作为旅游行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本科教育也要紧密结合旅游业的 实践,不能与脱离实践空谈理论 。教育教学如果只是简单的从书本到书本 , 只会给学生进入旅游行业带来不适应,形成理论和实际的巨大反差 。
二是专科教育?本科化? 。专科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一个特殊层次 , 全国有近200多所学校开展旅游专业的专科教育,如果加上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数量更大,所以专科教育在旅游院校教育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地位不容忽视 。但现在的情况是专科不专 , 专科教育?本科化?的倾向比较突出 , 使专科教育成了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导致培养的旅游人才?高不成,低不就?,不受行业的欢迎 。
三是职业教育?普教化? 。旅游教育特别是中等旅游教育应该是一种职业教育,即要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本位实施教育教学 。但现在我们不少旅游院校教育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岗位实践结合不紧密,不少教师教学从理论到理论,过分强调课堂教学,不重视课外实践和岗位 实习,这种现象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中显得更为突出 。职业教育?普教化?使得不少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差,不符合行业的用人要求 。
2.3 旅游院系教育与业界的交流、合作不够深入旅游院系教育担负着为旅游业发展培养人才的任务,具有服务旅游业的重要功能,因此不论是哪个层次的旅游教育,只有其产品学生被旅游行业所接纳和认可 , 院系的长远发展才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但现实情况是,不少院系还在关门办学,和行业实际接触较少,有的院系尽管和业界有些合作 , 但合作并不紧密,并缺乏长期性和经常性 。致使有的院系进行了多年的旅游教育,连一个学生实习基地都很难找到,教育的质量可想而知,培养的人才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也就值得怀疑了 。另外,由于在一线从事旅游专业教学的人员对业界的情况了解得不够深入,也使得不少院系教学与研究的成果仅仅是作为一种在学术范围内的交流材料 , 而得不到业界的认可和支持,更不要说影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决策了 。
2.4 师资和教材建设滞后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师资质量和教材质量为基础的 。由于我国院校旅游教育起步晚、发展快,目前从事旅游专业教学的人员大多数是从其他行业或其他专业转?行?而来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员都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的旅游专业教育,对旅游业的发展规律以及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实际缺乏足够和深入的研究,而且缺乏旅游实践的磨炼 。另外,由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非常迅猛,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 , 而旅游专业教师的知识老化、教学内容陈旧和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也就日显突出 。
由于教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教学创新的能力较弱,所以旅游教学中照本宣科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教材建设表面上看非常繁荣,不少院校都出版了自己的教材,但教材质量不尽人意,普遍存在着?四多、四少?的现象 。即:编的多、写的少,剪辑性成果多、研究性成果少,理论多、操作性少 , 继承的多、创新的少 。教材既没有理论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又没有充分反映旅游实践的创新,一些近几年在实践中提出的大量新理论、新技术没有体现在教材的内容中,有的甚至还存在着严重的雷同和抄袭现象 。3我国旅游人力资源培养的对策
尽管我国旅游院系 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应该看到其 发展的美好前景 , 把握旅游教育的整体趋势,从战略上思考我国旅游院系教育改革和发展 。这个改革是整体性的,上至国家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的调整,下到每个教师的每一节课 。只有把握其整体性,我国旅游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才会有突破性进展 。
3.1 增强旅游人才培养的吸引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教育结构不断调整,而且改革和调整的进程在逐步加快和深化 。旅游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 , 和一些传统的专业相比,旅游专业在教育行政 管理部门的地位较低,主要表现在:旅游学科地位低、旅游专业吸引力下降、旅游院校尤其是旅游 职业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下降等 。旅游院校作为旅游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渠道,面对这种挑战,要求我们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 , 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大旅游教育观、开放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和创新教育观 。同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 , 取得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 , 不断提高旅游专业地位和旅游学科地位,增强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3.2 完善旅游教育体系根据世界旅游教育理事会的预测,在今后的一段时间明,我国旅游行业就业人数将会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平均每年增长将达100多万 。而我国现在旅游院校培养规模每年仅10多万人,由此看来,今后我国通过学校培养旅游人才的压力相当大 , 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压力更大 。因此,我国院校要加快发展,加强教学创新和科研创新,强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强化培养的人才对旅游行业的适应性、 应用性,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积极办好大学本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 , 大力发展旅游高等职业教育 , 使旅游行业拥有大批既有理论基?。?又有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同时又有重点地发展研究生教育,为行业培养具有战略意识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教学科研人才;在专业建设上,要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先进 经验,对现有专业要加强基础课 , 拓宽专业面,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考虑旅游项目规划与管理、饭店工程、物业管理、装潢设计、会展旅游等专业的开发和建设,满足旅游行业对这类专业的迫切要求 。
3.3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以适应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是要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只有目标明确了,教学安排和课程设计才有针对性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院系要认清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 , 有分工、有合作,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 。
二是要加快教师培养 。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一个好的旅游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比较杂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旅游院系要为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兼职、挂职、 实习、交流、进修学习等创造条件,要求专业教师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深入到旅游实践的第一线,以了解旅游业的最新发展态势 。
同时聘请一些水平和能力比较突出的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和旅游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或者作报告,形成一支专职和兼职、知识结构合理的旅游师资队伍 。
三是改革教学手段 。针对旅游专业的特点,旅游院系要大力改革教学手段,改革单一的?课堂上讲景点、教室里讲客房?的传统教学模式 , 加大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分量 。
四是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旅游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为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 。旅游院系要努力推进校企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 。把旅游院系的研究优势 , 旅游企业经验优势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把握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是要把旅游高职办出特色 。旅游院系在大力发展旅游高职的同时,更要注重办出特色,真正使高职教育能为旅游行业培养一大批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操作技能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 。
参考文献:
[1]童金杞.浅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1).
[2]中国国家 统计局2000年度劳动和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2001,(09).
[3]孙钢.西部地区旅游发展情况及对有关问题的认识[J].旅游调研,2001 , (8).
[4]王健.论我国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及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 , 2009,(07).
[5]丘建华,赵光辉.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影响因素与规律探讨[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5).
[6]罗松.基于和谐理论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北方 经济,2009,(11).
有关旅游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二:试论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摘要旅游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也,随着社会发展日渐兴起 , 逐渐成为朝阳产业 。在很多地区,旅游业已经作为一项有完整产业链的事业开展起来,与之相配套的旅游服务业设施的发展也日趋完善 。在这个旅游业的发展当中,需要有合适与合理的人力资源去进行调配和管理,以便于提升旅游质量与效率,有效的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创新 。人力资源要用到合适的地方,发挥正能量,并且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管理的创新,找出合适的切入点 , 有效改进 。
关键词旅游;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55-01
旅游的发展依靠人才 , 人才的发展需要有效的管理和调配 , 以便达到最优化的组合 , 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来 。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可以分为内部的创新与外部的创新 。内部的创新是指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部门调配,包括各个部门的人员配置与调岗等,为的是全面发展旅游人才 , 发展多面手 , 适用于各个方面的工作 。旅游企业的外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指旅游产业链的人力资源创新调配,为的是更加符合当前阶段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旅游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
一、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与全面性
旅游业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目的在于激活发展潜力,调动起内部和外部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全力以赴的工作,发展自己的旅游事业,提升利润空间,这个要以?理论为先导,创新为关键 , 落实为目标? 。总体来说 , 作为旅游企业的内部来说,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面 , 要做到专业性和全面性的协调发展 。
(一)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专业性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性,表现在其专业性方面 。由于内部分工的日益多样化,需要有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去胜任工作,而且做到了专业化与专门化 。在旅游企业内部,总部要有意识的培养专业人才 , 包括?旅游宣传、旅游策划、旅游方案、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等 , 这些都是企业内部需要设置的专业部门 , 并且结合市场进行有效的发展,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企业职能部门 。
各个旅游专业的发展需要专门的人才,而且在发展初期,企业要做到尽量不做调配,做到任人之长,发展的专门化与系统化,有效进行纵深发展 。这是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第一步,也是我们发展的先决条件 , 专业化意味着旅游企业发展的长远性和支撑性 , 也意味着旅游发展的壮大性 。
(二)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全面性
在旅游企业发展的后期 , 我们就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性发展,达到一专多能的目的 , 为的是更加的适应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例如在旅游业发展中,导游是个不可或缺的关键位置 , 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性,首先的一个关键就是从导游开始做起 , 导游的创新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
以导游为代表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要求导游不单单是熟悉导游之内的知识,也要熟悉导游之外的知识,全面发展导游的视野,拓展其内涵 。这就需要有专业知识、服务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礼仪交往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做到全面性,就是做到一专多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建设化的需要 。
【有关旅游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二、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连锁效应
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产生连锁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人力资源管理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全面推动相关的产业有序发展 ,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
(一)两种奖励的并行
在旅游业发展当中 , 有一种特定的人才资源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方案 , 而这种独特的构思 , 是需要我们通过有效的奖励机制与得以赞扬和保护的,这就是人才的潜力和创新性,适当和合理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能够发掘出人才的价值 。
这种人力资源奖励方式通过系统有效的方式融入管理之中,不断增强个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财智与智慧潜能,同时有效的规范个体行为,同时提升其自身的素质,组织维护好其个体需求,通过良好有序的内部组织环境来有效的激发起创造力,维护好内部的良好秩序 , 提升工作运行效率 , 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是物质激励成为主导激励方式 。对于优秀的人才而言 , 一定的物质待遇提升 , 仍能不断的满足其在企业中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对于行政管理模式,会不断的发现优秀员工的潜质,给他们提供在企业中发展的机会 。
(二)人力奖励管理创新的旅游成效
这种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产业链的管理创新,能够有效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这是和旅游相关的一系列产业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游客接待的大量性 , 消费的客观性,空间的扩大性和人员的流动性?,为了在短时间之内连续不断的适应这种需求,我们必须要在整过过程中做好服务平台的建设与总结,从游客报名到旅游过程结束,再到游客回家的全过程,都提供一个比较完善和系统乃至比较细心周到的服务体系,使游客高高兴兴而来,满满意意而回 。而这个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参与和支持,做到细致与全面 。这些都是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发展,是通过人力资源发展而发展的内容 。我们应该如何通过空间的服务平台去传达这种理念,将其灌输到旅游的整个过程之中去 。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获知,在实际的旅游发展中,旅游企业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发展实际情况,去进行旅游资源的合理调配与人力资源的合理管理,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协调,达到内外共赢的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改革旅游发展机构,通过内部的管理带动外部的产业链 , 通过外部的产业链,来拉动一系列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发展效率,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追求的目标与方向 , 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
参考文献:
[1]旅游导游词[M].中国旅游出版社 , 2009.
[2]袁国红,张月芳.旅游管理知识题解[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3]导游教材编写组.导游基础知识[M].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有前途 。
1、就业前景好
旅游管理包括酒店管理方向、旅行社管理方向、旅游风景区管理方向、旅游行政管理方向等 。就酒店管理方向而言,目前中国有星级酒店过万家,并且正处于酒店改制转型期,8000多家公有制的酒店要进入市场经济,对酒店管理人员的需求大大增加 。
2、就业方向好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可在旅游类企业,从事旅游区规划、景观设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产品策划;也可以在酒店类企业,从事酒店管理、酒店服务;还可以在专科、技术类院校 , 从事旅游类专业教学等工作 。
3、工资待遇好
工资待遇好之所以说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是热门专业,是因为开设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的院校也很多,每年报考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的人数也不在少数 。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能力和课程设置:
一、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能力
1、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礼貌待客 , 诚实守信 , 吃苦耐劳 。了解旅游服务部门主要岗位的服务流程及用语,能提供恰当的接待服务 。
2、具备使用、维护及保养基本设施设备的知识与能力,能较娴熟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业务沟通和规范服务 。
3、具有继续学习,应用新技术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自我创新,勇于创业的能力 。
二、旅游服务与管理课程设置
旅游管理学、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旅行社业务、旅行社管理、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酒店餐饮学、旅游学概论 。
旅游文化学、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景点规划与管理、旅游安全学、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生态旅游、旅游客源、地区概况、旅游财务管理、旅游项目管理、旅游信息系统、微观经济学等 。
旅游人力资源规划
旅游人力资源规划是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专题规划,是围绕旅游区或旅游企业未来的战略目标,经过人才供需分析 , 对所需人员从数量、质量到结构的预测和规划 。要制定一份既有前瞻性,又具有实用性的人力资源规划,事前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必不可少,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内容
旅游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主要是根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目标及长远利益出发 , 对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进行科学分析,并给出符合发展需要的预测结果 。旅游区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存量与增量的预测
这种预测主要是根据旅游区的人力资源现状,对未来拥有的不同层次人力资源数量的推测与判断 。就存量而言,主要是指景区人力资源的自然损耗(如自然减员)和自然流动(如专业转移、变动)引起的人力资源变动;就增量而言 , 主要是指随着景区经营规模的扩大等发展带来的人力资源的新需求 。通过存量与增量的分析,再依据人力资源再生能力,可以进行预测 , 以便当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发生调整时,能够根据需求补充新的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 , 及时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 。
⒉旅游区人力资源结构预测
人力资源结构应当合理 。进行人力资源结构预测,正是为了防止出现结构问题 。以保证景区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较好的人力资源结构的最佳组合,以避免出现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组织不配套或者结构比例失调等情况 。
⒊旅游区特种人力资源预测
这是针对旅游区对特种人才和资源的需求而进行的预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通过专门特种人力资源的预测,可以使旅游区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与方法,加快专门人才的开发和培养 。
二旅游区人力资源预测技术
旅游区的人力资源预测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方法多种多样 , 分类也各不相同、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⒈专家评判法
专家评判法又称专家经验预测法,属于定性预测 。它是按照一定的理论,建立在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基础之上的预测法 。专家评判法是应用历史比较长、比较普遍的预测方法之一 。这种预测技术通常是预测者在对景区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深人调查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然后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和数据,凭借预测者的经验、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对景区人力资源发展的前景规模、方向、速度等做出比较接近实际的分析和判断 。这类预测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预测者的业务水平、分析能力、对各类有关资料数据的掌握程度,以及当时外部环境对预测者的心理影响等 。具体包括函询调查法、专家会议法、特尔菲法等三种 。
⒉趋势外推法
趋势外推法又称为时间序列法,是定量预测技术的一种 。是将历史资料和数据按时间顺序排列成一系列,根据时间顺序所反映的发展过程、方向和趋势,将时间顺序外推或延伸 , 以预测未来所需人力资源 。⒊描述法
旅游区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的制定者通过对将来某个时期的景区发展的诸因素进行假定性的描述、分析和综合,预测景区人力资源的需求量 。由于这是假定性的描述,因此景区入力资源需求就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目的是适应和应付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变化 。
二、教育项目规划
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体系和经费也要作出规划,培训体系包括学历数育、职业教育、公众旅游教育、岗前培训、短期培训等 。作教育项目规划时应突出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训 。
一第一层次:旅游局的所有旅游管理人员
要有效的保证旅游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起来 , 并且逐渐的形成体系,创造品牌,那么政府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以及在政策上加以扶持是十分重要的 。相关政府人员应进行旅游管理多方面的培训 , 如:战略规划、开发、市场营销、调研、旅游行业标准和旅游执法 。对于派遣到国内、特别行政区和周边国家旅游局的培训,提出了系统的代培计划 。
二第二层次:旅游区人力资源管理者
旅游景区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实现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这种转变归根结底要靠一批既懂旅游理论又懂实践的人力资源管理专门人才来完成 。人力资源管理者肩负着为旅游景区选才、育才、用才的重任,其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才能胜任工作 。先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进修 , 提高他们的学历档次,丰富其专业知识,提升其专业技能;其次,要让他们从多方面深入了解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以顺利地完成从行政管理到策略性筹划及设计者的转变 。
三第三层次:旅游区从业人员
旅游从业人员是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所在,他们的教育培训应把着力点放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 。应严格建立岗前培训、岗位培训、资格认证考核、登记认证考核等制度 。加强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对上岗职工进行岗前严格培训,并结合晋升、奖惩等激励手段,提高职工工作技能与综合素质 。培训方式可由景区内部培训向参观学习、脱产进修等转变,以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使整个景区从业人员结构、人力资源储备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与各地区有关旅游院校联合开办成人教育系列的各种学历教育班,鼓励、支持并组织景区在岗在职人员采取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参加学习,让更多的员工有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使其在职业道德意识、政治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委托有条件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开办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教育培训班 , 景区可与学校联办旅游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旅游职业技能鉴定所,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开展景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景区人才培训基地 。组织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不定期的进行培训,特别是对那些专业背景与本行业无关的人员更应加大培训力度 。此类培训有两重目的:首先,它能帮助他们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改变管理者对待服务与培训的态度;其次又可以了解现代的管理理论、掌握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 。
四第四层次:旅游相关行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