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类养殖的概述

沿革 200多年前中国河北、广东等省沿海居民就在岸边筑堤设闸,利用涨潮时的高水位纳入鱼虾幼苗混养,至秋末收获 。这种方式完全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产量很低且不稳定 。类似的养殖方式也见于东南亚及中美洲 。20世纪40年代日本藤永元祚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批 对虾幼苗,为世界对虾养殖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0年代初 , 全人工控制的对虾养殖已能小规模进行,至70年代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育苗和养殖技术用于生产 。淡水大虾的养殖研究始于林绍文,他在60年代创造了罗氏沼虾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方法,现已在世界许多国家推广 。中国淡水虾类幼体培育和生活史的研究,早在20世纪30和40年代已经开始 。对海水虾类的养殖研究始于1953年 。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在完全人工控制条件下培育出了中国对虾的仔虾 。7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人工育苗,80年代初结束了靠自然苗养殖的局面 。
【虾类养殖的概述】
世界虾类养殖产量中约4/5以上是印度洋-西太平洋沿岸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产的 。除具有养殖传统的中国、泰国、印度和日本等外,美国、加拿大、洪都拉斯、澳大利亚和法国等20余个国家都已建立生产性养虾场和专业研究机构 。养殖对象除对虾外,还有春尾白虾、北方长额虾和罗氏沼虾等20余种 。此外爬行虾类的几种龙虾(Panulirus spp)和螯龙虾(Homarus spp)等 。
养殖方法 主要包括育苗和养成两个阶段 。
育苗 对虾养殖用苗可直接从自然繁殖?。ê涌诨蚯澈G?┎独袒蚶?贸彼?扇耄?部扇斯し敝撑嘤?。沼虾及其他虾类养殖用苗均须人工培育 。育苗设施有土池、网箱、水泥池和聚脂水槽等多种,而以水泥池和聚脂水槽为主 。面积一般只有几平方米至几十平方米,环境条件容易控制,出苗率一般高于大水体 。
虾的养殖方法1、对于池塘的工作要做到清淤、晒塘、毒塘三步 。清淤是清除池底表层15-20厘米的淤泥 。晒塘可杀死各种病原体及其他敌害生物,改善底质环境 。毒塘的目的是杀死各种敌害生物 。
2、水质的过程又分进水和肥水 。进水就是经过消毒的虾池进水前先检查过滤网,以阻止带病菌、病毒的桡足类、小型甲壳动物等进入虾池,增加对虾感染病毒的机会 。肥水是为了培养基础饵料生物,这项措施是健康养殖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3、池塘和水质都好之后就可以放养海虾了 , 这个时候要讨论的是放养时间和放养的密度 。放养的时间应力争一个“早”字 。常规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11月份或来年的3月底 。海虾放养密度以放养当年人工繁殖的稚虾为主 。放养时间为7~9月份 。每亩养虾沟放养稚虾1~1.5万尾 。多的话每亩虾沟放养3厘米左右的虾种1.5~2万尾多!
说说观赏虾养殖方法;
家养方法:小型观赏虾 。对水质要求并不十分严格 。可以用来除藻 。是一种非常好用的工具虾 。通体金**,半透明 , 亦有背部有米**条纹 。水质要求:PH5.2-7.8均可成活繁殖 。养殖环境:最好是底床有水草泥 。水中放置沉木,MOSS草,或者与水草在一起养 。食物:幼虾以微生物或MOSS类水草为食物,成虾可适当喂食虾粮 , 红虫,菜叶等 。光照:无需特殊光照处理,但是在无光情况下体色有退变 。繁殖:由幼虾到成虾时间大约为2-2个半月的时间 。成体后体长大约为1.5-1.8公分 。母虾抱蛋 。待20-25天就可有幼虾下身 。习性? 水温:15-28℃,PH:6.0-8.4 , DH2-10分布: 湖泊,溪流,由台湾改良种 。大卵型,饲养难度: 中等产卵要求: 淡水 , 体形小,没有带攻击性与破坏性的螯足,食性上属于混合食性,因此,养在草缸里,不会伤害其他生物 。以藻类及浮游生物为食,不挑食,可喂于营养丰富的煮熟的菠菜、冰冻红血虫等 , 对水温适应极强,易于饲养 。可与大部分温驯的灯鱼混养,但不可与大型或者较凶的鱼种混养 。还可以清除食物残渣,对水草上附着的藻类做细致的清洁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