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舞:豪放,含胸做骑马的动作,不是江南stly 。还有板腰 。男子动作挺拔豪迈,具有阳刚之美 。草原畜牧生活培养了蒙古族人民勇敢,热情,爽直的性格,蒙古族民间舞通过模仿矫健的大雁和奔跑的骏马,来体现草原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
羌族的舞蹈是什么?羌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毛文羌族自治县 。其他分布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人口30多万 。羌语是汉藏语系缅甸语系的一个分支,也是一种常用汉字 。羌族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和歌舞音乐 。
包括山歌,劳动歌,民谣,巫师歌 。歌舞有两种:节日歌舞和丧葬舞蹈 。
羌族民歌在羌语中被称为“拉娜”或“套索” 。一般在劳动场所或山区演唱,节奏比较自由 。它由两个或四个短语组成,其中一些短语有弯曲的头或弯曲的尾 , 从而形成三个或五个短语 。演唱形式包括独唱和二重唱 。传统歌词中有许多苦歌,反映了旧社会羌人的苦生活 。自1949年以来,羌族人民编制了许多民歌来赞美他们的新生活 。
【蒙古舞,藏族舞,羌族舞的基本体态特征】
劳动歌包括犁地、收割、除草、撕玉米皮、打游戏、打柴火、过家家等歌 。有些节奏是自由的,类似民谣 。有一些有规律的节拍 , 接近歌舞 。劳动歌曲的形式有独唱、合唱和二重唱 。《劳动》中歌曲数量最多的是《玉米皮》 , 有些节奏明快 , 凝聚力强,气氛热烈 。有些节奏缓慢而悠扬 。
风俗歌是专门为传统的风俗仪式活动设计的,包括婚礼歌、酒歌和民歌 。婚礼歌曲包括婚礼歌曲和节日歌曲 。婚礼歌曲也叫姐妹歌 。在一个女孩的婚礼前夕,陪伴新娘的女人和新娘一起唱了这首歌 。节日歌曲是新郎家为庆祝婚礼而唱的歌曲 。它包括对新娘的美丽和服装的赞美,以及祝贺 。婚礼歌曲的演唱形式主要有二人转和对唱,以及二人转和集体对唱 。
酒是婚丧嫁娶时唱的歌 。一般由4~6个乐句组成,节奏缓慢,曲调悠扬,风格简单 。歌词多段 , 包含宾主之间的问候和娱乐 。有些人讲述家族历史或赞美古代英雄 。山调是一首自由体裁的抒情歌曲 。按照羌族的习俗,农历正月初五,青年男女在山上玩耍,俗称打寨子 。弹民谣就是这种场合唱的歌 。
巫师歌是巫师请神送鬼时唱的歌 。里面保存着一些古老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如《泽其格布》《木姐朱》《为几个葛人而战》 。说唱交替进行,还有一段打羊皮鼓的插曲 。
羌族民歌的歌词每句有四个音节 。唱歌的时候一般先唱两句或者四句 。民谣和酒歌标题一样 。另外,汶川和理县的每一句歌词都有7个音节,这些歌都没有歌名 。羌族民歌使用的音阶主要是五音和六音 。有的民谣用的是四声序和七声序,完整的七声序很少 。除了以哆、啦、咪、啦、啦为主调的各种调式外 , 有些民歌还采用了由哆、啦、啦、啦、啦、啦、啦组成的特殊调式 。在羌族民歌中,六度音阶运用广泛,大多具有五度音阶的特点,即在mi之间,do的do,re,mi,fa , sol,la , mi,sol,la,si,do不是用半音演奏 , 而是分别出现在不同的乐句或乐段中 , 或者最后只出现fa或si的一部分 。许多民歌采用这种手法,形成独特的风格 。此外,民歌中连续变调的例子也时有发生 。盘县部分羌族习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唱山歌,和声结构以二度为基础 , 分为三度、四度或五度 。除了男女合唱和副歌外,还有混合合唱 。有些合唱已经有了复调元素 。
音乐包括丧葬歌舞和节日歌舞 。丧葬仪式中使用的丧葬歌舞,不表现悲伤,主要是赞美死者 , 安慰亲属 。节日歌舞广泛用于各种节日活动中 。演出时,人们分成两组,围成一个圈,轮流唱歌跳舞 。采用两句对唱的形式 。各地羌族的舞蹈大体相似,但音乐因地而异 。
羌族民间乐器有口弦、羌笛、唢呐,还有巫师用的单面鼓、钟等 。簧片由竹子制成,是整体的,可以发出两个实音的泛音 , 或者两个相差两度的簧片实音 。羌笛是一种竖吹双管双簧乐器,有两个谐音 。但由于缺少定制乐器 , 节奏不一 。通常,演奏的音乐由一系列连续的二度颤音组成 。旋律缓慢而悠长,没有明显的乐句 。演奏时,利用空气流通使音乐连续 。
跳皮鼓或称羊皮鼓是羌族巫的主要舞蹈形式,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流传 。羌族人每遇病、丧之事,都要请巫师跳皮鼓 。巫师一般为2人,1人举短戈在前,1人左手持单面鼓,右手持弯把鼓锤敲击,并摇晃鼓内的小铁环哗哗作响 , 开始在一阵吆喝和鼓声震天的热烈、紧张气氛中边击鼓边跳,走步时脚不停的颤动,带有神秘感 。主要步法有:甩鼓步,两脚八字分开 , 鼓先落在两胯之间,然后向上甩,同时击鼓 。两边踮跳步 , 前脚向前跳,后脚以脚尖点地跟出,左右交换击鼓 。还有开胯下蹲跳步、松膝绕步等 。也有原地打“旋子”的技巧动作 , 其动作节奏明快 , 激烈而敏捷 。一般在老年人死后,跳皮鼓要进行3天3夜,死者的亲朋故友都要参加跳皮鼓,人数不限,跟在巫师身后,从右到左,或由左到右地跳动 。先成曲线队形,然后成圆圈 。跳皮鼓以表演者手中所持羊皮鼓、串铃等为伴奏 。节拍多以为常见,较少 。鼓点种类繁多,相传过去跳皮鼓的鼓点曾有108种之多 。猫舞是属于农节期间的祭祀舞蹈这种舞蹈由巫师在祭祀中跳 , 是源于羌族古老民间舞蹈的一种 。舞时双手做猫爪状,有单腿踮跳、双腿蹲跳、开胯甩腰踏步等动作,多模拟猫的动态,以灵活、短线条动作为主 , 独具特色 。跳叶隆是由巫师绕着火塘跳的丧事舞蹈 。巫师弓身弯腰拍手跳碎步,用脚尖踮地前行,两手前伸,颤抖不停,动作有神秘和恐惧色彩 。它的某些舞姿类似猫舞 。跳麻龙巫师在祈雨时所跳的舞蹈 。舞者手持带把的龙头,龙身是用6.7米余长的粗麻绳做成 。舞动龙头时,长麻绳盘旋飞舞,啪啪作响 。其动作技巧难度大 , 舞步多采用以蹲跳为主的跳皮鼓的动作 。巫师边跳边念祈雨的咒语 。跳盔甲是一种古老的祭祀舞,过去多用于有战功的民族战士 , 或有功德的老人的葬礼,故亦称大葬舞 。表演时人数不定 。舞者身穿生牛皮制的铠甲,头戴野鸡翎和麦杆皮盔,手中各持弩、矛,领舞的巫师要挂上肩铃 。舞队形成对垒的两排 , 跳前高唱象征胜利的战歌,动作以踮跳步、模仿冲杀,弩矛飞舞,伴随着震天吼声,叮铃声,表现羌族人民的威武气概 。羌族祭祀舞是祭祀山神、祈求丰收的舞蹈,来源于古西羌风俗 。舞者戴凤、狮、虎、豹、牛、羊、猪等面具 , 以凤领头碎步入场 。舞蹈中有传统的套路动作,分“充柱”、“甘柱”、“央柱”3套,以鸟为祭 。此种遗风在茂汶县羌族中仍有流传 , 每年十月初一 , 青壮年手执羽毛 , 到山上唱歌跳舞以娱神 。喜事锅庄是在节日、婚嫁和劳动之余时所跳 。男女相对,各成一排 , 拉手而舞 。常由能歌善舞的老者带头,男女一唱一答,边唱边舞 。当舞蹈进入快板时,男女两排相互交换位置,或众人拉手相继从别人腋下钻过 , 穿梭不停 。动作以脚步多变、膝部颤动、腰胯扭动为基本特征 。舞时动作随歌声节奏加快,最后达到高潮 。舞者人数可达数十人之多 。常通宵达旦,气氛热烈 。忧事锅庄是为老人举行丧事所跳的舞蹈 。在丧事之后,死者的亲朋都参加舞蹈,一般在室外旷地表演 。伴唱的内容主要是歌颂死者生前的高贵品德和表示怀念之情 。舞蹈气氛低沉 。舞时男在前,女在后 , 拉手成弧形或圆圈,动作沉稳、缓慢 。各地忧事锅庄风格特点不尽相同,有的步伐单一,反复跳动,有的舞步活跃 。百度百科上都有哦!第十届桃李杯群舞“羌寨里的年轻人”
- Lisa钢管舞视频你看过吗?Lisa的舞蹈水平怎样?
- 内蒙古十大旅游景点
- 芭比娃娃兔子舞的中文歌词
- 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魔登女孩舞蹈歌词
- QQ炫舞里合体宠物初级和高级有什么区别?
- 内蒙古旅游攻略 内蒙古名胜古迹十大旅游景点
- 歌词最后一句是携手到老是什么歌?最近跳的广场舞,三个字的。很好听。
- 暑假去内蒙古草原旅游,需要注意什么?
- 泰攻略安去内蒙古自驾游内蒙古离泰有多远安
- 舞蹈房怎样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