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有什么美丽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 , 这里是个小村子,村西头河当中,有一个土墩墩 。不管下雨还是晴天 , 不论河水涨落,土墩总归是仅露出一个顶在水面上,不管你远眺近看,都象是一条牛在河中洗澡,露出一点牛背的样子 。历代流传下来,老年人都说这个土墩上有宝贝,可是从未有人得到过 。凡是撑了船想去盗宝的人,船到河中,还勿曾靠近土墩墩,总归翻船落水,好多人为此送了命 。俗话道:“想发财,必倒霉!”
有一回,来了一个江西人 , 他说他的一条牛逃到河中土墩上去了,要借一只船去捉牛 。当地人一轧苗头 , 晓得他想去盗宝 , 呒没一个人肯借船给他 。最后,他用了可以买一条船的钱,才在叶家码头向叶老人租了一条破船 。老大帮他撑船,他就自己一个人把船撑到河当中,船头对着土墩,从身边拿出一棵“磨盘草”,向土墩上下挥动,口中念念有词,约莫半个多时辰,终于把一条金**的大水牛引到了破船上,划回岸来 。
叶老人看到江西人真的载了一条牛回来了,感到很惊奇 。再一看,牛还在船上屙了一大滩屎哩!便扳着脸说:“喂喂!替我把屙在船上的牛屎弄干净了再走!”
江西人笑咪咪地说:“我租了你的船 , 送你一堆屎也不错呀!”
叶老大说:“弄干净休想走!”
江西人叹了口气 , 蹲下身子,用双手捧了牛屎甩进河里,并说:“你将来不要懊悔?。?
叶老大看着江西人骑上牛背,拍打着牛屁股一直往东去了,才回到船上,细细一看,嵌在船板缝中的牛屎没有弄干净,船舱里还有一小块 , 哪里是牛屎?分明是金光闪闪的黄金!连忙追上岸去,江西佬已无影无踪,早骑上金牛奔走了 。这事一传开去,大家都把河中的土墩叫作金牛墩 。
金牛虽然走了,但屙下的一堆金屎和嵌在船板缝里的金子 , 却被这里的百姓用来建造了一座集镇,也就是现在的奔牛镇 。
常州麻糕与“双桂坊”
清朝辰光,乾隆帝巡视江南来到常州 , 名臣刘纶一路陪随圣上 。这天穿大街小巷来到城里热闹地段,乾隆帝突然在一处极不显眼的大饼摊前停止 。一离奇古怪的事情发生了!
这条街巷,非常繁华,商店林立,百货齐全 。唯有这个大饼摊,店房简陋,门窗不雅,这有店主是孤女、寡母,俩人异姓同名都叫桂芳 , 她们家境贫寒以洗衣,卖大饼相依度日 , 正当一代君王驾临常州之际;常州城里一位自称“麻**”的闺秀,来请桂芳母女洗裙衫 , 言明翌日来取,随即离去 。当母亲桂芳正欲取衣洗涤时,发觉裙衫口袋藏有一块灵珑透剔,光如水晶、雕刻异常精细的白玉麻菇!母女料到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珍宝 , 当即分头寻找失主 , 在马山埠找到了这位麻**!麻**当然连声道谢!对贫家母女襟怀坦白的高尚气质赞许!随即登门问寒问暖,当问到大饼摊生意可好时,桂芳叹息说:“生意清淡,只得洗衣补充 , 依然度日如年!”麻**当即以白玉麻菇赠谢,母女坚决拒绝 。麻**灵机一动,取来文房四宝当即赋诗一首,贴在大饼推店主门口,诗云:
麻糕乃是饼中王,
天子不尝甚荒唐 , 
圣上熟辨民食味,
皇基永固定国邦 。
就这怪诗一首,深深吸引了乾隆帝,问长问短、问店家母女姓甚名何?当得知异姓母女同叫桂芳时更为惊奇,又问道:“这大饼为何称其麻糕?”刘纶也一时难答 。可是桂芳姑娘直言不讳答道:“天意也,刚才还有麻仙女在此,这诗是仙女写的 。”刘纶如释重负:“陛下,皇恩浩荡 , 这麻仙定是麻姑仙无疑了,天助大清江山千秋万代?。鼻?∫惶? ,龙颜大喜当即取过麻糕大口吞食,并以百两赏金赐于桂芳母女 。
乾隆回京随带麻糕给皇后一尝,皇后赞美说:“常州麻糕果然不寻常,酥、松、味美 , 脆又香!~~~~~”皇后问乾隆帝:“此糕始创于何人之手?”乾隆帝只能含糊其辞回答皇后:“双桂芳也!”
常州的双桂坊与麻糕由此得名 。
乾隆皇帝下江南,一路游山玩水,吃的是山珍海味 。六月大
伏天时到了常州 。 , 
一天,乾隆吃过御膳 , 看到常州地方官员送来的大麻糕、芝
麻糖 , 拿起来尝尝蛮好吃,吃了不少,又觉得口渴,就吃西瓜 。
哪知西瓜都是水,麻糕吸收水分,睡了一觉起来,肚皮胀得鼓鼓
地难受,撒尿又撤勿出,越来越难过 。常州府台、武进、阳湖知
县都急得团团转 , 要去找名医诊治 。有个当差的见了就说:“肚
皮胀,只要吃萝卜干 。”乾隆听说,赶快叫弄点来吃吃试试 。知
府心想:”这东西怎能上台盘?”但又不敢违拗,就派人取来 。
乾隆取了一块放在嘴里漫慢咀嚼,倒也蛮好吃,就一块又一块一
连吃了好几块 。吃下去后 , 肚子里咕噜噜叫了一阵,通气了,忙
命太监拎马桶过来,屙了屎,肚子好过了 , 地方官吏也都轻松、
高兴起来了 。
乾隆离开常州时.就带了些萝卜干,一路上吃,他觉得萝卜
干形状有点象搿开的桔子,别有一番风味,就把萝卜干叫做‘’实
心桔子” 。以后常州府每年朝廷进贡的物品中 , 就多了一样萝卜
干,“常州萝卜干”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
红梅阁原名飞霞楼,元朝至正年间,有个叫龚子彬的县吏在红梅阁内,编造狱册,每天由家中婢女送饭给他吃 。一天,他外出回来,已经十分饥饿,却不见婢女送饭来,于是怒气冲冲回家责打婢女 , 不料误打在脑袋上,使其毙命 。第二天早上 , 他在案桌上方的遮尘板下,发现了昨日的饭菜,才省悟到自己冤枉了婢女,不由得悔恨万分 , 一时感慨道:“此间积案如山,焉知无枉乎?”于是,一把大火烧掉了全部案卷 , 然后到常州府台自首,后被判充军云南 。恰巧府台是云南人,就托龚子彬捎封信给家里 。
龚子彬被押解上路 , 刚出城门,迎面来了位鹤发老人愿与他们同行 。说着 , 顺手将一根树枝折成手杖,又解下腰间的丝带,让龚子彬跨上手杖拉着丝带,闭上眼睛,霎时间只觉耳边生风 , 脚底生云 。不到半个时辰,便来到一座红梅盛开的城市,原来已到云南 。龚子彬惊喜之余,当即进城为府台投递家书,府台父亲见信函日期还是当天日期,问明原由后不由惊叹,为感谢龚子彬及时送信,就请当地官府给假,让龚子彬仍回常州 。龚子彬等人跨上手杖拉着丝带又回到常州 。府台还以为他们尚未动身,待见到回信,惊疑不止 。于是龚子彬拿出从云南折回的红梅作凭证,府台这才相 数年后,龚子彬再次遇到这位飘然若仙的老人,龚子彬愿随仙翁一起去学仙道,红梅阁的一位道士也“随之行” 。道士的徒弟追上去问:“师父何时归来?”道士指着门前的一根石柱说:“此柱开花,吾归期也 。”三年后,那根石柱果然开花,“其纹奇巧,迸出秽石上分许” 。形似梅花,又为白色 , 其珍贵之处在于花形的多变 。
1.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以自然现象表示人生哲理的句子是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 , 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 , 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
《水调歌头》
苏轼
【常州有什么美丽传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 , 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 《水调歌头》这篇文言文的翻译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
不知道天上宫殿 , 今天晚上是哪年 。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
3. 水调歌头表现了什么,也说明了什么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赏析一 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正任密州知府 。
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苏轼想起了分别七年的苏辙 。词人举杯望月,心中生起无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出照人”张若虚痴情的追问,在苏轼心中回响 。
不禁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本词开篇,豪迈的意气,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入,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愤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对比,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企望天上的纯洁 。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同样一种缺陷的美好 。
苏轼遥望月宫,似与嫦娥共舞,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 。随着月光的移动,低照在门窗上,照的屋里的词人难以入眠 。
无眠的孤清与亲人分离的悲凉只能唯圆月是问 。但作者知道人之离合与月之圆却是自右而然 。
既知此理便“不应有恨”,从而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态度:既只要人常在,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恍如咫尺相依 。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 。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本词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 。
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 *** 来消解,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 。赏析二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 , 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 , 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 。
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 , 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 , 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 。
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 , 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 。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 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 , 侧重写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 。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 , 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 , 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 。
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 , 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 。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 。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 。
作者俯仰古今变迁 , 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 , 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赏析三 本篇为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超然台饮酒赏月时所做 。
苏轼 ,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两宋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诗,词 , 散文以至书法,绘画等都有极高成就 。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都表现出题材广泛,思想深刻 , 境界高远笔力遒劲的特点 , 在当时及对后世都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从熙宁四年(1071),到写本篇止,外任整整五年,与胞弟苏辙也整整五年未见 。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来密州任职 , 然而,济南与密州相距并不算远,却也因各自疲于官事而五年未不得相见,本篇正是表现这种手足相念之情 。
在抒写手足情深的同时,词人不能不想到,兄弟二人都是由于与变法派相左而出为地方官 , 并备受冷遇的,不能不想到仕途险恶 。所以“大醉”遣怀,表现出世与入世,隐退与仕进 。
4. 苏轼《水调歌头》全文及解释水调歌头
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 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 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明月,你什么时候开始出现?
我举起酒杯提问,面向青天 。
不知天上月里的宫殿,
今夜,是哪一年?
我真想驾着长风,回返天上,
怕琼楼玉宇里难以长期盘桓;
因你那里离地面实在太高,
我受不了你那刺骨的风寒 。
还不如起身跟月下的影子翩翩起舞 。
多美呵,天上又怎比得人间!
转向朱红的楼阁,低低射进美丽的窗扇 , 
你照射失眠的人儿难合双眼,
月亮呵,你对人类未尝有什么怨恨 , 
可为什么在我弟兄分别后却更加团圆?
人生,免不了要遭受悲欢离合 , 
月亮,免不了要经历阴缺晴圆 。
但是,这“离合”、“圆缺”,
自古以来就难如人愿 。
不过,只要人们能长寿健在,
哪怕远隔千里均可共同领略这月光的美满!
5. 《水调歌头》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苏轼酒醉中的狂放和性格的豪爽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表现了苏轼酒醉中的狂放和性格的豪爽的有:
把酒问青天
我欲乘风归去
起舞弄清影
6. 水调歌头的背景资料苏轼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 。
苏洵子 。嘉佑二年(1057)与 弟辙同登进士 。
授大理评事 , 签书凤翔府判官 。熙宁 二年(1069) , 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
与 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 , 出为杭 州通判 。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 , 移知徐州 。
元丰 二年(1079) , 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 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哲宗立 , 高太后临朝,被 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任未旬日,除起 居舍人,迁中书舍人 , 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 贡举 。
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 扬州、定州 。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 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 。
徽宗即 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 属江苏) ,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高宗朝,赠太师 , 谥文忠 。
《宋史》、《东都事略》有 传 。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著有《东坡全 集》一百十五卷、《东坡乐府》三卷 。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 一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 旦,大醉 , 作此 篇 。
兼怀子由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 (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 弟弟苏辙之作 。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 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 , 把 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 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 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 。
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 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 回折,跌宕多彩 。
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 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 徘徊的困惑心态 。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 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几句 , 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 , 寄寓着 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 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 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 。“转朱阁 , 低 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 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 。
“不应有恨,何事 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 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 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 人的怀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 , 表 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 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 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 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 。
结尾“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 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 的慰问和祝愿 , 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 。词的 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 , 高度概括了人 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 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 , 又饱含感 情 。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 。词中充分体现了 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 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 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 。
作者俯 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 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 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 , 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 社会的高度契合 。
7. 苏轼写水调歌头的背景是什么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水调歌头是苏轼四十一岁中秋节时怀念弟弟苏辙而做的诗,当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 。苏轼当时正任密州知府,官场失意.全篇充满苏轼贯有的浪漫主义色彩,一首被广为流传的中秋节诗歌.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 , 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 , 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很明显 ,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 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 , 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 , 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 。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 。一钩新月 , 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