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总结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总结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总结,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充满好奇心,对所有东西都很好奇或者是不解,那么大家都知道基本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总结是怎么写吗 , 下面和我一起来了解学习看看吧 。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总结11.理解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
2.熟悉并熟悉设计高增益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方法
3.掌握多级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4.掌握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
二、实验预习与思考
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
2.采用直接偶尔方式,每级放大器的工作点会逐渐提高,最终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如何从电路结构上解决这个问题?
3.设计任务和要求
(1)基本要求
用给定的三极管2SC1815(NPN),2SA1015(PNP)设计多级放大器 , 已知VCC=+12V, -VEE=-12V,要求设计差分放大器恒流源的射极电流IEQ3=1~1.5mA , 第二级放大射极电流IEQ4=2~3mA;差分放大器的单端输入单端输出不是真电压增益至少大于10倍,主放大器的不失真电压增益不小于100倍;双端输入电阻大于10kΩ,输出电阻小于10Ω,并保证输入级和输出级的直流点位为零 。设计并仿真实现 。
三、实验原理
直耦式多级放大电路的主要涉及任务是模仿运算放大器OP07的等效内部结构,简化部分电路,采用差分输入,共射放大,互补输出等结构形式,设计出一个电压增益足够高的多级放大器,可对小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 。
1.输入级
电路的输入级是采用NPN型晶体管的恒流源式差动放大电路 。差动放大电路在直流放大中零点漂移很?。?它常用作多级直流放大电路的前置级 , 用以放大微笑的直流信号或交流信号 。
典型的差动放大电路采用的工作组态是双端输入,双端输出 。放大电路两边对称 , 两晶体管型号、特性一致,各对应电阻阻值相同,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很高,利于抗干扰 。该电路作为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时,采用vi1单端输入,uo1的单端输出的工作组态 。计算静态工作点:差动放大电路的双端是对称的,此处令T1,T2的相关射级、集电极电流参数为IEQ1=IEQ2=IEQ,ICQ1=ICQ2=ICQ 。设UB1=UB2≈0V,则Ue≈-Uon,算出T3的ICQ3,即为2倍的IEQ也等于2倍的ICQ 。
此处射级采用了工作点稳定电路构成的恒流源电路,此处有个较为简单的确定工作点的方法:
因为IC3≈IE3,所以只要确定了IE3就可以了 , 而IE3 UR4UE3 ( VEE),R4R4
UE3 UB3 Uon (VCC ( VEE)) R5 Uon R5 R6
uo1 ui1采用ui1单端输入,uo1单端输出时的增益Au1
2.主放大级 (Rc//RLRL (P//)1Rb rbeR1 rbe
本级放大器采用一级PNP管的共射放大电路 。由于本实验电路是采用直接耦合,各级的工作点互相有影响 。前级的差分放大电路用的是NPN型晶体管,输出端uo1处的集电极电压Uc1已经被抬得较高,同时也是第二级放大级的'基极直流电压,如果放大级继续采用NPN型共射放大电路,则集电极的工作点会被抬得更高 , 集电极电阻值不好设计 , 选小了会使放大倍数不够 , 选大了,则电路可能饱和,电路不能正常放大 。对于这种情况,一般采用互补的管型来设计,也就是说第二级的放大电路用PNP型晶体管来设计 。这样,当工作在放大状态下,NPN管的集电极电位高于基极点位,而PNP管的集电极电位低于基极电位 , 互相搭配后可以方便地配置前后级的工作点 , 保证主放大器工作于最佳的工作点上 , 设计出不失真的最大放大倍数 。
采用PNP型晶体管作为中间主放大级并和差分输入级链接的参考电路,其中T4为主放大器,其静态工作点UB4、UE4、UC4由P1、R7、P2决定 。
差分放大电路和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其工作点相互有影响,简单估计方式如下:
,UC4 VEE IC4 RP2 UE4 VCC IE4 R7,UB4 UE4 Uon UE4 0.7(硅管)
由于UB4 UC1,相互影响,具体在调试中要仔细确定 。此电路中放大级输出增益AU2
3.输出级电路
输出级采用互补对称电路,提高输出动态范围,降低输出电阻 。
其中T4就是主放大管,其集电极接的D1、D2是为了克服T5、T6互补对称的交越失真 。本级电路没有放大倍数 。
四、测试方法
用Multisim仿真设计结果,并调节电路参数以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给出所有的仿真结果 。
电路图如图1所示 uo2 Rcuo1Rb rbe
仿真电路图
图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测试得到静态工作点IEQ3,IEQ4如图2所示,符合设计要求 。
图2 静态工作点测量
输入输出端电压测试:
测试差分放大器单端输入单端输出波形如图3 , 输入电压为VPP=4mV,输出电压为VPP=51.5mV得到差分放大器放大倍数大约为12.89倍 。放大倍数符合要求 。
图3 低电压下波形图 主放大级输入输出波形如图4
图4 主放大级输入输出波形图
如图所示输入电压为VPP=51.5mV,输出电压为VPP=6.75V放大倍数为131.56倍 。整个电路输入输出电压测试如图
图5 多级放大电路输入输出波形图
得到输入电压为VPP=4mV , 输出电压为VPP=4.29V,放大倍数计算得到为1062倍 实验结论:
本电路利用差动放大电路有效地抑制了零点漂移,利用PNP管放大级实现主放大电路,利用互补对称输出电路消除交越失真的影响,设计并且测试了多级放大电路,得到放大倍数为1000多倍,电路稳定工作 。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总结2实验一:仪器放大器设计与仿真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仪器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2.理解仪器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
3.熟悉仪器放大器的调试方法
4.掌握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模拟电路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毫伏表信号发生器等虚拟仪器的使用
二. 实验原理
仪器放大器是用来放大差值信号的高精度放大器 , 它具有很大的共模抑制比,极高的输入电阻,且其增益能在大范围内可调 。仪器放大器原理图如下所示:
仪器放大器由三个集成运放构成 。其中,U3构成减法电路 , 即差值放大器,U1、U2各对其相应的信号源组成对称的同相放大器,且R1=R2,R3=R5,R4=R6 。令R1=R2=R时,则
Vo2—Vo1=(1+2R/Rg)(Vi2—Vi1)
U3是标准加权减法器,Vo1、Vo2是其输入信号,其相应输出电压 Vo=—(R6/R5)Vo2+R4/(R3+R4)Vo1(1+R6/R5)
由于R3=R5=R4=R6=R,因而
Vo=Vo1—Vo2=(1+2R/Rg)(Vi1—Vi2)
仪器放大器的差值电压增益
Avf=Vo/(Vi1—Vi2)=1+2R/Rg
因此改变电阻的值可以改变仪器放大器的差值电压增益,此仪器放大器的增益是正的 。
三. 实验内容
1.按照上述原理图构成仪器放大器,具体指标为:
(1)当输入信号Ui=2sinwt(mV)时,输出电压信号Uo=0.4sinwt(mV) , Avf=200,f=1kHz
(2)输入阻抗要求Ri>1MΩ
2.用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模拟电路仪器,按设计指标进行调试 。
3.记录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四. 实验步骤
按下图连好电路,并设置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正弦,频率为1kHz,幅度为2mV;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变化
其中Avf=1+2R/Rg≈200 , 输入的为差模信号2mV符合实验要求
五.实验结果
如图示波器CH1、CH2、CH3分别是Vi1、Vi2、Vo,由图可知输出Vo=0.4sinwt(V) ,  且和Vi1同相
六.实验心得体会
从这次实验中我学会了multisim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了仪器放大器的原理,而且通过仿真实验更加熟悉了一些常见电路元件的功能
MOS管功率放大器电路图的硬件电路设计思路:用LM386来做,带宽好像是500KHZ的,思路是要抑制零漂,那就用差动放大器来实现,且增益为40,而386通过改变1,8脚的电阻电容可以将增益调制到20—200的任意范围,带宽好像是500KHZ大于50KHZ所以选差动放大芯片LM386 。
达标测试和步骤:稳定输入一个信号,调节10K的RP,在TEST1点测试让其稳定在一个固定值 。然后一边测试TEST2一边调节1.5K?的RP,让电路增益达到40dB=100倍 。输入阻抗你自己去搞搞完接到Vi处,LM386的输入阻抗好像是20K的,你想想弄个阻抗匹配网路就OK.
采用OP07组成的二阶带阻滤波器的阻带范围为40~60 Hz,其电路如图2所示 。带阻滤波器的性能参数有中心频率ω0或f0,带宽BW和品质因数Q 。Q值越高,阻带越窄,陷波效果越好 。
功率放大电路往往要求其驱动负载的能力较强,从能量控制和转换的角度来看 , 功率放大电路与其它放大电路在本质上没有根本的区别,只是功放既不是单纯追求输出高电压,也不是单纯追求输出大电流,而是追求在电源电压确定的情况下,输出尽可能大的功率 。
本电路采用两个MOS管构成的功率放大电路 , 其电路如图4所示 。此电路分别采用一个N沟道和一个P沟道场效应管对接而成,其中RP2和RP3为偏置电阻 , 用来调节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特征频率fT放大电路上限频率fH的关系为:fT≈fhβh,系统阶跃相应的上升时间tr与放大电路上限频率的关系为:trfh=0.35 。
对于OCL放大器来说,一般有:PTM≈0.2POM,其中PIM为单管的最大管耗,POM为最大不失真输出管耗 。根据计算,并考虑到项目要求,本设计选用IRF950和IRF50来实现功率放大 。此工作可由单片机内部的10位AD转换器完成,但实验发现,单片机的10位AD芯片的处理效果不是很好 。因此本设计采用了两个AD转换芯片来对负载输出的信号进行转换,并使用单片机控制计算,然后送入液晶显示其功率和效率 。
AD1674是一片高速12位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该芯片内置双极性电路构成的混合集成转换器 , 具有外接元件少,功耗低,精度高等特点,并具有自动校零和自动极性转换功能,故只需外接少量的电阻和电容元件即可构成一个完整的A/D转换器 。AD8326是TI公司推出的16位高速模数转换器,其转换速度快,线性度好 , 精度高 。AD8326和A1674的电路连接图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 。本电路采用12864液晶来实时显示输出的功率、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和整机效率 。该液晶具有屏幕反应速度快、对比度高、功耗低等优点 。可以实现友好的人机交互 。为了简化电路,本设计采用串口连接 。并在单片机的控制下,按照要求的格式显示接收到的数据和字符信息 。图7为液晶显示电路的连接图 。其中D0~D7为数据口,R/W为液晶读写信号,E是使能端 。
由于本系统是低频正弦信号的功率放大,要求能测量并显示输出功率、整机效率等信息,所以要用到AD转换 。AD芯片测量的交流信号 , 所以,测量的电压数据进行比较,以获得最大电压值 , 此值即为正弦信号的最大值 。而要想得到正弦信号的有效值,就要对最大值进行处理 , 从而获得有效值 。这样,就可以将电源的输出功率和供给功率,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其数值,并将测得的数据用液晶适时的显示出来 。
因此,本系统软件实现的功能应当可以实现对正弦信号有效值的测量;同时能够通过液晶准确显示输出功率和系统供给功率和整机效率 。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总结】
图8所示是本系统软件的设计流程图 。